人们往往渴望他人的点赞与肯定,然而,总有一些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对你横加指责。
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但总有一些人对你施加压力,让你感到困扰。
人们向往站在成功的巅峰,但不可避免会经历一段失意的低谷期,甚至多次起伏沉浮。
无论你处于何种地位,都会遇到一个轻视你的人。那些地位低于你的人可能会给你找麻烦,地位高于你的人可能会对你嗤之以鼻,甚至同级别的人也会抵制你,担心你超越他们。
面对各式各样的人,我们不得不应对,这确实让人感到疲惫。
许多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会选择取悦他人,希望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翻脸无情,打压对方的气焰。
实际上,取悦和翻脸都是极端的做法,它们往往不顾及后果。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曾遭遇过多次被人看不起的境遇。他的应对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01 承受冷漠,在打压中成长起来。
在风起云涌的五代十国之际,赵匡胤跋山涉水抵达湖北复州,满怀期望地等待防御使王彦超的接纳。
王彦超与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素有旧谊,按情理,他应当伸出援手。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王彦超仅赠予赵匡胤十贯铜钱,便将他遣送出门。
这一举止不难理解,因为那时的赵匡胤,犹如飘萍无依的江湖浪子,尚无显赫成就。而王彦超则不然,他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官员,王重霸之子。王重霸曾参与黄巢起义,后梁时期位居显赫的太子少傅。
地位的悬殊使得王彦超傲然俯视,而赵匡胤只能带着失落的心情默默离去。
然而,赵匡胤并未因遭此冷落而心生怨气,反而砥砺前行,勤学不辍,文武双全。他寻觅机会,终成一朝之主。
北宋王朝建立后,赵匡胤召集群臣商讨国是,王彦超亦在列。
赵匡胤问道:“昔日你为何不接纳我?”
王彦超慌忙跪地,答道:“浅水岂能容下神龙?昔日陛下未留于小郡,实乃天意所归。”
古人有言:“水无击则不跃,人无激则不奋。”
若有人轻视你,这似乎是一种羞辱,一种藐视,但对于意志坚定的人来说,这却是“百折不挠”的起点。
每一次的挑战,都在暗示我们迎难而上;每一次的轻视,都是对精神强度的考验;每一次的拒绝,都在提醒我们提升自我价值。
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场价值交换。当你提升自我价值,或超越他人价值,那些曾看不起你的人,也会转变为你的朋友,甚至为你所用。
02 学会冷静,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江淮地区的某个古老角落,流传着一段关于赵匡胤的传奇故事。
年轻时,赵匡胤一度沦落为贫苦之人。
一日,他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军棍,风尘仆仆地来到南京的一家赌场,结果一败涂地,输得个精光。
身无长物的他,在归途中偶遇一位摆渡的老翁,老翁将他渡到了河的彼岸。
赵匡胤掏了掏空空如也的口袋,灵机一动,便说:“老丈,我手头无银,这根军棍就权当抵押,日后必定前来赎回。”
老翁轻叹一声,摇头道:“军棍,本应是维护正义、驱除邪恶之物,没想到你却用它来做赌注。真是遗憾,令人惋惜。”
赵匡胤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连忙低头行礼:“老丈教诲,铭记在心。”
后来,赵匡胤登基称帝,果然没有忘记那位老翁,派人四处寻访,最终找到了他的后人,并给予他们慷慨的帮助。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成语故事,有着诸多版本,但无一例外,都以赵匡胤的深刻自我反省画上圆满句点。
当一个人遭受轻视时,最初的反应往往是思考对方是否错了。然而,这样的困扰不如转换为自我审视——我究竟哪里做得不够?我是否值得他人尊重?
品德缺失者,无论走到哪里都难得人心;学业不精者,同伴避之唯恐不及,师长亦稍有微词;不孝之子,亲友侧目,兄弟间也会展开严厉的训斥;依赖父母者,社会舆论不屑一顾;遗弃子女者,更是被视为无耻之徒……凡此种种,若发现自己身上有所沾染,便应及时改正。
借助他人的不屑眼光,你将能更清晰地看到自身的诸多缺陷,立时明了应该如何改进。
人际交往中,我们不妨将他人视为一面镜子,以此来修正自己。以正义之士为镜,生活将变得光明磊落;以恶人为镜,则能规避无数陷阱,远离错误。
03 做人冷淡,和过去做一个告别。
在古典名著《警世通言》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讲述赵匡胤不辞劳苦,护送一名名叫京娘的女子,跋涉千里,终归故里。
京娘原是乡间女子,不幸被一群凶猛的土匪掳走,被迫成为他们的压寨夫人。赵匡胤得知此事后,不遗余力地展开救援,不仅成功解救京娘,还亲自用马匹搭载着她,沿途缓缓前行。
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两人相互扶持,共度难关,逐渐萌生了微妙的情感。京娘对赵匡胤心生爱意,并在适当的时候表露了出来。
终于抵达京娘家时,她的父母和兄长误以为这对青年男女在旅途中已私定终身,便坚决要求京娘与赵匡胤完婚。面对这样的误解,赵匡胤愤怒地回应:“我此行纯为义气所驱使,岂能让这种无端之言玷污我的清誉。若我贪恋女色,早在路上便可与她成亲,何必千里迢迢护送至此!”言毕,他愤然掀翻桌子,决然离去,不回头。
古语有云:“不慕鸳鸯戏河岸,独行千里护京娘。”
欲成就大业者,必须与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划清界限,不可沉溺其中。那些轻视你的人,或许只是热情过盛,一旦你与之共情,便不得不投入同样的热情。
智者往往能够收敛自己的热情与善意,迅速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抽身。《了凡四训》中亦有明言:“往昔种种,犹如昨日消逝;来日种种,犹如今日新生。”
那些不快的记忆,都属于过去,你应当重新开始,迎接新生。人生路途,有些人或许只是一转身便是一生,若你不愿转身,便可能苦海无边。因此,断然抉择,实为上策。
无论遇到何人,当你能够与他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干涉彼此的生活,便会感到最为轻松。
冷处理,不仅能让人冷静,让纷争平息,让烦恼消散,还能在无声无息中,让自己茁壮成长。
冷处理,是一种深谋远虑,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可以调整关系,实现双方的共赢。当冷处理达到极致,便如冬日之末,春天的曙光即将到来。
面对那些轻视你的人,讨好只会让你更加看人脸色,翻脸则会扭曲自己的本性。不妨采取冷处理,以守为攻,借逆境修炼,转化困境为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