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还能“苦撑”150年?最后一个原因很关键

楚风文史 2023-12-19 19:14:02
前言

曾几何时,中国有一个国家强盛到称霸天下的地步,其疆域之广,文化之先进,都是前无古人的。然而,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帝国,为何还是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那些芸芸众生,又是如何在千钧一发之际挽救住这个将死的巨人,让它苟延残喘150年之久?

唐朝,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为何在“安史之乱”后还能苦撑150年才最终灭亡?

一场致命的风流

当我们提起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唐朝必然会第一个跃入脑海。这个曾经称霸天下的帝国,其疆域之广阔、文化之璀璨,都是前无古人的。然而,这么强大的一个王朝,为何还是在“安史之乱”后步入衰败,最终被黄巢所灭?我们不禁要问,这个曾经的巨人,在安史之乱后为何还能再撑150年?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原因?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是为唐玄宗。这位开国老臣的孙子自幼聪慧过人,又继承了祖上治国的良好基因。在他执政的前期,唐朝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辉煌时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李隆基既重文教,又严吏治。他采纳贤臣的建议,改革官制,使唐朝的国力达到顶峰。然而,这千古一帝的中后期却因一场风流而葬送了自己的政绩。

公元740年,李隆基四十八岁这一年,有一位名叫杨贵妃的女子被选入后宫。她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年仅十七岁的她轻舞飞扬,神态极美,让李隆基一见倾心。他们不仅有着三十余岁的年龄差,还有着正妻韦氏的存在,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二人的相爱。

李隆基为她改名“贵妃”,不久便册封为妃。除了爱慕杨贵妃的容貌,二人还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对音律舞蹈的热爱。相传当年杨贵妃就曾与李隆基一同创作了《霓裳羽衣舞》,可惜在后世已经失传。

唐玄宗沉迷美色,荒废朝政

渐渐地,李隆基被美色迷惑,沉迷在温柔乡中无法自拔。他将大量朝政事务都交给手下的大臣处理,自己则整日整日地与杨贵妃谈笑风生,甚至还学习她所跳的那些曼妙的舞蹈。一时间,繁华的长安城中弥漫着歌舞升平的气氛,而皇帝本人则置身事外,不再过问国事。

更为严重的是,李隆基还极度信任杨贵妃的兄长杨国忠,提拔他担任右相。而这位杨国忠不仅没有治国的才能,反而骄奢淫逸,劣迹斑斑。他肆意专权,贪赃枉法,激起朝野上下的普遍不满。然而他自己却心安理得,仗着皇帝的宠信,我行我素。李隆基也对此视而不见,任由奸佞当道。这无疑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导火索。

安禄山窃取政权的好时机

安史之乱的主谋安禄山,本是一位节度使。他见唐玄宗荒废朝政、任奸佞当道,心生不满。于是他决心要发动叛乱,夺取政权。而此时正是个绝佳的机会,因为朝野上下都对李隆基极为不满。安禄山便与好友史思明联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

起初,李隆基对此并未放在心上。他深信自己当年平定吐蕃、僮族的战绩,以及唐朝强大的国力,这些叛军不足为惧。然而事实证明,他错估了形势。在援军迟迟未到的情况下,安禄山的大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攻占长安。李隆基仓皇出逃,人心惶惶。当他终于想起自己的责任时,为时已晚。

唐玄宗痛定思痛,重整旗鼓

万幸的是,李隆基还有救回这场战局的机会。在文武百官的变相逼迫下,他不得不杀了杨国忠,并赐死杨贵妃以平民怒。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深爱的女人就这样离他而去,心如刀绞。然而作为一个君主,他必须为自己的过错买单。李隆基痛定思痛,最终集结部队反攻,终于收复长安,平定了这场动荡的叛乱。

然而,强大的唐朝却始终无法回到从前。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动荡,各地反叛势力接连出现,少数民族也趁机进犯边境。再加上安禄山叛乱的战火直接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这无疑是对曾经辉煌帝国的沉重一击。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唐朝最多也就能支持个几十年吧。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这个已经形同虚设的政权,竟然还能苦撑150余年!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深意?

唐朝依旧“苦撑”150年的原因有哪些?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离奇的历史事件。要想解释清楚这个迷,我们不得不分析唐朝究竟还有哪些政治因素在支撑,让它在风雨飘摇中依旧站住脚跟。

首先是人心依旧在李唐,即便经历风雨,人们内心还是希望大唐王朝能够恢复昔日的辉煌。这是对原政权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其次是社会经济基础没有完全崩溃,南方地区的经济因人口迁移而得以发展壮大。再加上唐朝统治者有意识地分封一批功臣为节度使,在当时这有利于政权的稳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唐玄宗之后,大唐又出现过两次短暂的“中兴”。第一个是唐代宗李豫,他平定了安史之乱的残余势力,并试图通过变法来挽救这个濒临崩溃的王朝。在他统治期间,唐朝曾出现短暂的稳定。第二个是唐宪宗李适,他通过任用辅佐宰相来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藩镇的势力,使得唐朝又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兴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元和中兴”。

如果没有这两个君主的努力,单凭唐玄宗之后那些昏庸无道的皇帝,大唐王朝又怎会苦撑150年之久呢?所以可以说,这个奇迹般的延续完全是拜二人的改革与努力所赐。

结语

然而,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周期性。即便经历了两次中兴,大唐帝国还是在黄巢起义军的打击下走向崩溃与灭亡。公元880年,黄巢在湖南起义,很快占领东南大部分区域。并于公元904年攻陷长安,次年迫使唐哀帝李柷禅让,这也意味着光荣的大唐王朝终于在历史的长河中谢幕。

当我们回望这个隔世如梦的朝代,不禁要感叹,它的绚烂辉煌与沉重覆灭,都如此震撼人心。正如大唐盛极必衰的历史定律那样,唯有不断变革与自我革新,一个政权和文明才能获得新生,并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里生生不息、永葆青春。

10 阅读:5954
评论列表
  • 2024-03-22 09:59

    唐宪宗叫李纯,李适是他爷爷唐德宗

  • 2024-07-20 16:36

    历史是有惯性的。就像刹车。不可能一刹就停[笑着哭]

  • 2024-01-05 11:31

    都成节度使~地方割据皇帝了,怎么不会鱼肉。

  • 2024-07-10 07:33

    这个苦撑有个卵用,反正李家皇帝一个个被权臣武将太监操控了吧,地方被军阀节度使土皇帝占据着,到了最后几十年朝廷太监决定一切,但凡皇帝不听话不满意杀了重新立个新皇帝等等等。。。

楚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