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仅6年就挑起世界大战,希特勒是怎么做到的?

佳霖谈历史 2024-03-06 11:23:42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暴跌。

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

五天后,人群聚集在华尔街,又再次亲眼目睹股市断崖式的下跌。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超过300亿美元的财富沦为泡沫。投资者损失的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

为了提振经济,美国总统胡佛不顾外界反对,打着贸易保护旗号,批准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进口货物关税。

美国提高关税,欧洲国家自然要反制。

经济危机搭配上贸易保护,效果立竿见影,短短两年,全球贸易额暴跌60%。

市场需求减少,工厂订单自然就减少。没有订单,还要这么多工人干嘛?

到了1932年,英国失业工人近300万,德国560万。美国则达到了1370万人。

面对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都在想,如何才能走出泥潭。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他在宣誓就职时,发表了一篇富有激情的演说:“我向你们,向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而大洋彼岸的德国,则早已经放弃了治疗。

1919年6月,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在承担了巨额战争赔款的同时,进出口贸易还被英法严格限制。

贸易无法正常运转,意味着德国没有稳定的外汇收入用于支付赔款。

而一战后建立的德国魏玛政府,又缺乏合法性,需要讨好民意。

在不能增税、不能削减福利、还无力解决赔款的情况下,魏玛当局破罐子破摔,疯狂印钞,买进外汇。

可其他国家也不傻,废纸换外汇?想得美呢!马克的信用迅速崩溃。

更糟糕的是,因为超发货币,德国国内也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人们几十年积攒的储蓄,几乎一夜之间变成废纸。

你一定听过这句台词:“知道现在一个面包要卖多少钱吗?50万德国马克!这些钱连手推车都装不下”。

这段话出自于电影《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但实际上,这是虚构的。因为当年德国的物价远不止这个水平。

1923年的德国,4.2万亿马克才能兑换1美元。一杯啤酒要卖到上千万马克。

一个面包卖50万马克,这算良心价了。

1923年,德国妇女烧纸币点燃炉子

物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飙涨,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如此糟糕的经济,为美国资本抄底德国创造了条件。

1924年,美国启动“道威斯计划”,通过适当减轻赔款负担,并提供大量贷款,帮助德国恢复经济。

同时,在英美主导下,法德意等七国签署《洛迦诺公约》。

这一公约削弱了法国作为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权,缓解了德国与邻国的紧张关系。

靠着英美资本输血,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德国人又过上了正常生活。

然而,这不过是一种畸形的繁荣罢了。

1924年至1929年期间,德国获得的326亿马克的外国贷款,美国资本占70%。

德国经济与美国高度绑定,这使得一旦美国金融市场暴雷,德国会死得很惨。

大萧条后,大量美国银行破产,德国经济被打回原形。魏玛政府对此束手无策,人们怨声载道,这让宏图大志得不到伸展的希特勒看到了出头的机会。

一战时的希特勒

早在1923年,希特勒就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发动政变,准备趁乱夺取政权。

结果还没走出路口,政变就被平息。

此后的六年,由于经济转好,希特勒转变思路,决定通过选举夺取政权。

为此,希特勒大力吸收党员,可谓是来者不拒。

但尽管如此,纳粹党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

毕竟能过好日子,谁愿意跟着希特勒玩命啊。

不过,全球经济危机改变了一切。

有失业经历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失业,往往会影响一家人。

所以明面上看,德国失业人口只有500多万,可实际受到冲击的德国人,远远不止这个数。

1931年,德国达姆施塔特国民银行在储户的挤兑风潮中破产

希特勒很清楚人们想要什么,因此在竞选期间向人民承诺:只要他上台,五年之内一定消灭失业,让每个德国人都有面包和工作。

纵观历史,当人们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任何道德约束都变得一文不值。

于是,纳粹党的支持率一路走高。

尤其是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的手工业者、小店主,更是成了纳粹党的坚实拥趸。

1932年2月,希特勒认为时机成熟,宣布参加总统选举。结果惜败于85岁高龄的前德国陆军元帅兴登堡。

但在同年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拿到了608个席位中的230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依照《魏玛宪法》,国会第一大党的党魁应该出任政府总理。

不过宪法同时还规定,总统可自由任免总理。

也就是说,希特勒能否出任总理,要看兴登堡的态度。

而兴登堡又非常瞧不起希特勒,只同意让他当副总理。

希特勒非常愤怒,本打算撂挑子不干了。

但这时,命运再一次眷顾了希特勒。

由于国会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内部倾轧,兴登堡任命的两任总理都被迫辞职。

希特勒趁机游说保守派政客和大资本家,希望能与之合作。

保守派政客和大资本家认为希特勒是个只会喊口号的愣头青,容易被操纵。

于是在1933年1月30日,作为保守派头子的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在任命仪式上,兴登堡高高在上,希特勒则表现出一副谦卑的姿态。

但没过多久,他就露出了獠牙。

2月1日,希特勒盯上了《魏玛宪法》中的特别授权法。

如果这条法律启动,希特勒可以不通过内阁,自行制定法律或修改宪法。

可要通过这条法律,需要经过国会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员同意才能生效。

而纳粹党此时只占国会33.6%的席位,其他党派显然是不会投赞成票的。

因此,希特勒便要求兴登堡解散国会,重新选举,日期定在3月5日。

但在国会中,反对纳粹党的势力仍然非常庞大,就算重新选举,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权力格局。

所以希特勒要想控制国会,就必须采取非常手段。

1933年2月27日晚上,德国柏林的国会大厦燃起了熊熊大火。

大火被扑灭后,警察在现场逮捕了一名叫范·德尔·卢贝的荷兰籍共产党人。

第二天,希特勒发表讲话,称“这种纵火行为是德国布尔什维克进行的最骇人听闻的恐怖主义行为”。

关于国会纵火案的真相,至今也没有明确答案。

有人认为是范·德尔·卢贝出于个人原因放的火,被纳粹党利用;

也有人认为这场纵火案,就是纳粹党策划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起事件为希特勒清除异己创造了条件。

3月2日,经兴登堡授权,纳粹党冲锋队逮捕1.8万德国共产党人。

德共也成为魏玛时期,第一个被迫退出国会的党派。

范·德尔·卢贝

3月5日,国会重新选举,纳粹党只拿到44%的席位,离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但通过清洗德共,希特勒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既然短时间内不能做加法,那就做减法嘛,把反对者通通扫掉!

3月23日,在纳粹党的威逼利诱下,《特别授权法》以绝对多数获得通过。

第二天,兴登堡在授权法案上签字。希特勒获得了立法权,可以不经表决,任意颁布法律或者修改宪法。

当初自以为能轻易操控希特勒的保守派,此时才发现,这小子不简单,连战功赫赫的兴登堡都被他架空了。

一年后,兴登堡去世。

希特勒说服兴登堡的儿子奥斯卡,将总统与总理合二为一。

此前,希特勒还解散了德国所有政党,将各邦的权力收归中央。

自此,魏玛共和国就被无情地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希特勒成为德国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元首。这是威廉二世都不曾达到的高度。

大权独揽后,希特勒决心一展抱负,摆脱《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打破以法国为首的邻国对德国的外交孤立。

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希特勒想要摆脱军事限制,打破外交孤立,就得先完成扩军。

而要完成扩军,就得先有钱。

毕竟彼时的德国,不缺兵源,缺的是钱。

所以这时候摆在希特勒面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兑现承诺,解决就业问题。

五年解决将近600万人的就业,这个事情很难办。

但希特勒做到了。

怎么做到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举债,大搞基建和制造业,透支未来。

希特勒任命亚尔马·沙赫特为德国经济部长,负责具体操盘。

沙赫特上任后,首先冻结了物价。提前预防了又一场恶性通货膨胀。

待稳定了物价,希特勒通过多条法案,投入近百亿马克,启动了一大批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桥梁、水坝等基建项目。

如果算经济账,这些基建工程都是赔本生意。

但如果算政治账,意义就大了。可以直接、间接提供一百多万个工作岗位。

大搞基建的同时,希特勒也没忘了初心。

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道秘密手令,决心重整军备。

在这个计划的指导下,政府财政大量向军队倾斜。

为了保证军需,德国数千个军工企业及其中下游产业链,吸纳失业人口数百万。

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既可以消灭失业,带动经济,战时还可以输出产能,重振国威,简直是一箭双雕。

希特勒视察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古斯塔夫列车炮

这两板斧砸下去后,还有几十万不想进厂打螺丝的失业者。

不过没关系,德国在扩军,正好可以参军。

1935年初,希特勒公开宣布:德国国防军将由10万扩充到30万。

此举公开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引起英法等国的强烈反对。

希特勒起初很紧张,担心受到制裁。

但他很快就发现,英法只是口头抗议,并没有实际动作。

于是,德国的扩军顺利展开,吸纳了50万失业青年。

据统计,希特勒上台的第二年,德国失业人口降至300万。到了1938年,基本就没有失业者了。德国经济也因此迅速走出了低谷。

你可能会问:希特勒又是大兴基建,又是发展军工,还扩大军队规模,如此高额的财政支出,政府没钱了怎么办?

那好办,找美国借钱嘛。

早在道威斯计划实施期间,美国资本便控制了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德国出现经济危机,美国资本也要受到伤害。

所以,美国非常愿意借钱给希特勒。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投资数额大,贡献突出,美国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还在1938年获得了希特勒颁发的德国雄鹰大十字勋章。

除了向外国资本借债,沙赫特还建议希特勒在国内大量发行债券。

最著名的就是1933年发行的梅福券。

这种债券的全称是冶金研究公司期票,由德国央行发行,年利率达到4%,使用期限为5年。

债券到期前,持有者可以随时到德国任何一家银行兑现利息。

因为有政府担保,许多德国人被高利息吸引,购买大量梅福券当做投资。

至1938年,梅福券的流通量达到120亿马克,约为当年德国工业收入总额的40%。

有意思的是,冶金研究公司其实是个空壳公司,在现实中从未存在过。

它成立的目的就是不借助国际资本市场,悄悄为德国重整军备提供资金支持。

梅福券

当然,希特勒搞钱的手段不止于此,他还把目光投向了德国国内的犹太人。

一战后期,犹太人通过投机倒把,大发国难财。

许多德国人认为犹太人在后方搞各种小动作,间接导致了德国的战败。

德国战败到底是不是因为犹太人捅刀子,这个另说。

但犹太人有钱无势,这就注定了他们要被收割。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有组织的掠夺与迫害。

而通过掠夺犹太人,希特勒又获得了大量财富。

解决失业问题,人民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希特勒的支持率由此高涨。

但所谓的纳粹经济奇迹,也不过是虚假的繁荣。

这种靠借债制造的繁荣,终究难以维持。

希特勒时期修建的高速公路

1939年,德国财政收入为170亿帝国马克,支出为163亿马克,而总债务却高达惊人的374亿马克。德国政府每年仅还本付息的支出就有33亿。

数字已经说明了问题。德国政府每年收的税,连还利息都够呛,更别提还本钱了。

对于希特勒来说,外国资本的贷款,他可以赖账。

但国内融资不能赖,除非他不想活了。

所以,随着德国政府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此时留给希特勒出路,也只有对外扩张一个选择了。

通过战争掠夺别国资源,补上国内的窟窿,继续讨好民众。

而德国要想扩张,那么莱茵兰地区就必须重新军事化。

为此,希特勒于1936年3月7日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并派遣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根据《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的规定,莱茵河以西和以东50公里,为非军事区,任何国家都不得驻军设防。

希特勒派兵闯入,挑衅意味明显,法国必然会强烈反对。

而以当时的军力对比而言,一旦开战,德国会被300万法军轻松碾碎!

就连希特勒事后也承认:“在进军莱茵兰后的48小时里,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因此,当希特勒将想法告知将领们后,几乎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

不过希特勒看穿了法国人的色厉内荏,他决定赌一把,赌法国不会出兵。

结果,还真让他成功了。

法军因为国内政局动荡,只是口头抗议。甚至都没有制裁德国。

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受到当地居民的夹道欢迎。

莱茵兰事件是一个很小的军事行动,却影响深远。

自此之后,英法对德国的军事限制荡然无存。德国完全摆脱了战败国身份,再也不必为了躲避制裁,悄悄地进行扩军备战。

希特勒则通过这次豪赌,让他在德国群众眼中成为英雄人物。

德国人对他的拥护与崇拜,达到了狂热的地步。

最关键的是,法国外强中干的表现,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众东欧国家对它不再信任。纷纷改善与德国的关系。

英法的铁杆小弟比利时与荷兰,也先后宣布中立。

自此,凡尔赛体系阵营彻底土崩瓦解。

莱茵兰事件后,由于军事不再受限制,德军总参谋部拟定了一份《四年计划》发展方案。

希特勒要求在1939年内,做好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四年计划》的效果很快体现在德国军工业上面,据统计:

1938年,德国铁产量由1932年的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 ;

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70万吨;

煤产量由1933年1.26亿吨增至4.1亿吨 ;

发电量从1933年186亿度增加到1938年455亿度。

截止二战爆发前,德国陆军增至108师,总兵力约242万。军火产量为美英两国总和的两倍。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本身资源贫乏,经济总量有限,单靠计划指令调配不足以实现这么大规模的军火生产。

所以在这四年里,对外扩张,掠夺资源,便是德国扩军增产的重要手段。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召集作战部长、外交部长和三军总司令,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秘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希特勒决定拿自己的祖国奥地利开刀。

不久后,希特勒向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施压,要求许士尼格承认奥地利纳粹党的合法地位,并准许奥地利纳粹党参与奥地利政府事务。

希特勒此举,目的很明显,就是想搅乱奥地利局势,再试图控制。

许士尼格无力抵抗,起初求助大哥墨索里尼。

不久前,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吃了大亏,是在德国支持下才扭转败局。

老墨这会欠希某人一个人情,便只好表示爱莫能助。

无奈之下,许士尼格又转头求助于英法。

但英法也坐视不理,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说:“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方不能指望英国的援助”。

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与许士尼格举行会谈。同时也安排了德军在奥地利边境进行恐吓性的军事演习。

在威逼利诱下,许士尼格就像个小弟一样,全盘同意了希特勒的要求。包括交出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权,成为德国控制下的傀儡国。

许士尼格

事后,许士尼格觉得自己的利益严重受损,又反悔了,宣布进行公投,让奥地利人民投票决定国家的前途。时间定在3月13日。

希特勒得知消息,大为恼火。他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决定武装占领奥地利。

1938年3月12日凌晨,德军越过德奥边境,兵不血刃地占领维也纳。

由于同属德意志民族,德军占领奥地利期间,不仅没有遭到抵抗,反而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3月13日,希特勒荣归故里,宣布并签署了德奥合并的法律。

就这样,奥地利被并入了德国版图,成为纳粹德国的东方省。

吞并奥地利后,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三面包围。希特勒随即将目光转向苏德台地区。

大萧条期间,苏德台地区的德意志人的失业率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五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管不顾。

这导致苏台德居民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非常不满,一直有独立倾向。

见民心可用,希特勒以支持“民族自决”为借口,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威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尊重民意。

这就是典型的回旋镖。

当初协约国以民族自决原则,肢解战败国。现在风水轮流转,这套玩法又被希特勒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过去

但与吞并奥地利相比,吞并苏台德的难度比较大。

一方面,捷克斯洛伐克继承了奥匈帝国大部分的工业体系,军事工业非常发达。

另一方面,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的正式盟友。如果强行占领,法国有可能干涉。

所以当德军大兵压境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也调集20万大军陈兵于边境,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

捷克斯洛伐克陆军

消息一出,立刻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法国内阁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德国进攻时,是否应履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友义务。

英国内阁也紧急召开会议。

英法内阁各自掰扯了一阵子后,决定豁出去了。

不是豁出去和德国打一仗,而是豁出去,彻底不要脸了,把苏台德地区送给德国。

1938年9月15日,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晤。

会面结束后,他连夜赶回伦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通电话。

在这期间,墨索里尼四处活动,宣扬以和为贵。促使结果朝着有利于希特勒的方向发展。

随后,英法一起向贝奈斯施压,要求他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解决苏台德事件。

贝奈斯不同意,张伯伦就威胁他,说你如果不同意,那我们就不管了。你自己找希特勒单挑去吧。

贝奈斯气得牙痒痒,但没办法,弱国无外交,他也只得服软。

9月30日,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签署《慕尼黑协定》。

根据这一协定,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会议结束后,希特勒笑着对张伯伦说:这是我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诉求,感谢你为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

张伯伦很天真,居然真的认为自己阻止了一场世界大战。

回国后,他在机场挥舞着协定文件,得意地说:“我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和平!大家可以安心睡觉了。”

然而,《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便撕毁了协议。

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随后,希特勒分别在捷克(不包括苏台德地区)和斯洛伐克成立两个傀儡政权。

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期间,英国议会炸开了锅,工党议员在议会上猛烈抨击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法国人也开始检讨,认为不能再坐视希特勒的扩张。

但英法只是窝里横,真到了讨论对德开战时,他们一如往常。

而通过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的腰杆也硬了。

此时的德国,人口达到8700万,可动员兵力是法国的两倍。

军工产量在消化了捷克的一众兵工厂后,相当于法国的四倍。

不夸张地说,希特勒可以不用在意英法的态度。

所以,他的胃口也更大了,决定吞并波兰。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的惩罚,德国大片领土被划给了波兰。

德国也因为但泽走廊的存在,领土被一分为二。

这种现状,使得德国人对波兰的厌恶程度,甚至超过了法国。无论是魏玛政府,还是纳粹政府,都拒绝承认波兰的西部边界。

1939年3月21日,希特勒要求波兰归还但泽走廊。

打一巴掌的同时,希特勒还给了一颗糖,他对波兰外长表示:等将来干翻苏联,会将乌克兰的一部分领土赠与波兰。

不过波兰政府并不买账,拒绝了希特勒的威胁。

希特勒的野心显然不止但泽走廊,波兰不买账,正合他意。

4月3日,希特勒批准了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三天后,波兰外交前往伦敦,与英国签署互助协议,约定波兰受到德国攻击,英国将出兵干涉。

见英国挑明立场,一个月后,法国也与波兰签署互助协议,约定波兰受到时,法国将在西线进攻德国。

但协议签完没两天,法国就冒出一句反战口号——为什么要为但泽而死?

法国人对战争的恐惧,为后来法军的宣而不战埋下了伏笔。

希特勒那边,对英法的警告毫不在意。

他的腰杆硬了,既然要打,那就打呗。

他真正关心的,其实是斯大林的态度。

东欧上空战争阴云密布,同样让苏联也感受到了紧张气氛。

为了保证自身边境安全,斯大林起初尝试与英法接触,希望达成一个安全条约,能在德国入侵波兰时,英法苏同时出兵,夹击德国。

但出于意识形态的隔阂,英法与苏联的谈判拖拖拉拉。

波兰政府得知英法与苏联接触,开始作死。

表示如果苏德开战,波兰不会给苏军让行,而德军进攻苏联,波兰则会给予德国军事通行权。

这种故意针对,让斯大林非常不满。

希特勒得知消息后,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改善苏德关系的良机。

于是,德国与苏联展开谈判,过程非常顺利,仅用20天时间便达成了改变世界历史走势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和德国不接壤,他俩约定互不侵犯,针对的是谁,不言而喻。

1939年9月1日,德国150万大军闪击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波兰战役期间,闪电战首次亮相。

波军统帅部原以为战争会像一战那样缓慢地展开,双方先用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最后摆开架势打阵地战。对德军的闪击战毫无准备。

结果,波兰空军的500多架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了机场。

德国空军得手的同时,陆军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从几个主要地段向波军防线发起突击。

战前,由于波军统帅部对英法的承诺过分信任,认为英法肯定会出兵援助。

因此,波兰的七个集团军被一线平铺在了边境上,没有形成战略纵深。

而这样的布防,使得德军只要突破一点,波军就全线崩溃了。

9月3日,英法遵照与波兰的互助协议,向德国宣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波军主力在德军突破防线后,遭到分割包围。

英国除了派海军威胁德国与挪威的海上贸易线外,再无作为。

英法的百万大军在西线观望,坐视波兰灭亡。

9月16日,波兰政府逃往罗马尼亚。

第二天,苏联政府宣称: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作废。

随即,苏军以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进驻波兰东部。

此时,虽然华沙还在波军的手中。

但从军事角度看,大局已定,波兰灭国只是时间问题。

10月6日,波兰战役结束,德国大获全胜,苏联也啃下一大块蛋糕。

随后,德军挥师向西,准备与英法联军一较高下。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