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追击孙膑于一棵树下,看到树上写的8个字,大喊6个字拔剑自刎

楚风文史 2024-06-17 02:50: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战国时期的烽火连天中,庞涓与孙膑的较量堪称智谋与勇气的巅峰对决。庞涓一路追击孙膑,终于在一棵树下将其逼入绝境。

然而,当他抬头看到树上写的八个字时,顿时脸色大变,仿佛被雷霆击中般失声大喊六个字,随后竟拔剑自刎。

这究竟是怎样的八个字,让庞涓这位智勇双全的名将瞬间崩溃?孙膑的绝妙计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与伏笔?

少年意气风发,同门师兄弟

时光倒回春秋末期,诸子百家蓬勃兴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呼唤着众多英才的涌现。就在这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有一位隐居山林的奇人异士,名叫鬼谷子。

他博学多识,通晓兵法谋略,但不以功名利禄为念,只希望能授业解惑,培养出真正的治世之才。孙膑和庞涓,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了鬼谷子的关门弟子。

他们年龄相仿,气质迥异,却有着相同的理想和追求。孙膑沉稳内敛,擅长谋略,不善言辞却心怀大志;庞涓桀骜不驯,崇尚武力,嫉恶如仇又豪气干云。

两个性格南辕北辙的少年,在鬼谷子的悉心教导下,却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他们朝夕相处,切磋兵法,畅谈人生,志同道合的心灵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师兄弟二人常常整夜长谈,憧憬着未来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的宏图伟业。然而,天道无常,世事难料。谁也没有想到,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看似亲密无间的师兄弟,有朝一日竟会化为死敌,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造化弄人,天意难测,那些少年意气的豪情壮志,终究敌不过命运的捉弄。孙膑和庞涓,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明星,本应一同照耀这片天空,最终却走向了相悖的轨迹。

他们的故事,既有少年意气的豪迈潇洒,也有世态炎凉的悲凉唏嘘,更有兄弟阋墙的哀痛欷歔。这段跌宕起伏的经历,无不在诉说着人生无常的残酷,也映射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错综复杂。

"请君入瓮",小人得志便猖狂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年的少年意气,已经被世俗的尘埃所掩盖。庞涓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沙场经验,很快在魏国平步青云,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权势滔天,地位尊崇,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已经被功名利禄所取代。

而孙膑,却依然在鬼谷子门下潜心修炼,埋头苦读兵书,研习谋略。他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怀揣着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

看到昔日的师弟孙膑还在寂寂无闻,庞涓的心中掠过一丝得意,又生出一计毒计。他决定亲自登门拜访,热情邀请孙膑到魏国任职。言语之间,满是兄弟情深的关怀备至,殊不知这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孙膑听说庞涓大驾光临,喜出望外。他想到与庞涓重逢,又能在魏国一展抱负,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多年的兄弟情谊,岂是虚情假意?他毫不怀疑庞涓的诚意,欣然前往魏国。

可当他踏进魏国国境的那一刻,等待他的却是一场骇人听闻的惨剧。庞涓早已嫉妒孙膑的才能,生怕他日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夺去自己的荣华富贵。小人得志,便要除掉眼中钉肉中刺。

庞涓下令废黜孙膑的双足,在他脸上刻下了屈辱的印记。周围的将士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反对。权势熏心,连基本的道德和良知都可以弃如敝履。

这一天,孙膑失去的不仅是双足,更是对人性的信任和希望。昔日的亲密无间,竟沦为了小人得志后的玩物。朋友反目,兄弟阋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孙膑躺在冰冷的囚室中,内心的绝望和愤怒交织,但残存的意志告诉他,绝不能就此认命。屈辱,将是他日后复仇的动力;仇恨,将是他未来成就霸业的首要目标。

蒙尘璞玉,依然光华夺目

人生,就像一局棋盘,布满了算计和陷阱,稍不留神就会输得一败涂地。孙膑,就是这弱肉强食的乱世中,一个不甘失败的弄潮儿。当他躺在冰冷的囚室里,内心几乎陷入绝望的泥沼,但那颗不屈的心,依然在黑暗中燃烧。

机会,往往垂青于那些准备好的人。当齐国使者路过魏国,孙膑以卓越的见识和博学多识打动了他。这位慧眼识珠的使者,当即决定将孙膑带回齐国,为他谋求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天无绝人之路。孙膑虽然身陷囹圄,但他的才华,犹如黑夜中的萤火,微弱却坚韧,终于照亮了另一种可能。他毅然决然地跟随齐国使者离开,背井离乡,却也由此走上了改变命运的不归路。

在齐国,孙膑幸运地得到了田忌将军的赏识。田忌以敏锐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慧眼识珠,知道孙膑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面对朝中重臣的质疑和反对,他力排众议,不惜得罪权贵,也要将孙膑举荐给齐威王。孙膑,这个残疾的流亡者,终于有了一个露才的机会。他满怀感激,发誓要为齐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齐威王面前,他妙语连珠,讲解透彻,以渊博的学识和高瞻远瞩的见地,征服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很快,孙膑就成为了齐威王最信任的谋士。朝堂之上,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为齐国图强盛之策;军营之中,他指点江山,调兵遣将,为齐国谋攻伐之利。

他就像是一块蒙尘已久的璞玉,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光华夺目,惊艳了所有人的眼。从一个身残志坚的落魄之士,到呼风唤雨的一代名相,孙膑走过的路,是何等的不易。

他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传奇,在乱世中写就。

"解围良方",围魏救赵的妙计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354年。战国七雄并起,攻伐不断。作为当时的头号强国,魏国对赵国虎视眈眈,终于在这一年发动了全面战争。魏军大举进攻赵国国都邯郸,贲、育两个重镇相继失守,赵国危在旦夕。

情急之下,赵国向齐国和楚国告急求援。身为齐国上将军的田忌和军师孙膑,自然责无旁贷。孙膑运筹帷幄,以绝顶聪明的头脑和超凡脱俗的见地,提出了解救赵国的妙计。

孙膑向田忌分析当前形势,语重心长地说:"攻守之势,全在虚实。兵法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现在,魏军主力集中在邯郸,大梁门户洞开,守备空虚。我们应当避其锋芒,直捣它的腹地。我军轻骑兵直扑大梁,攻其不备。

魏军若撤出,我军便避其锋芒,与之周旋,即可解赵国之围。此计一举两得,既能挫魏军之威,又能解友邦之困,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孙膑提出的著名的"围魏救赵"计策。他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因敌而变,抓住了战机。田忌闻言大喜,当即决定实施这个计策。

齐军一路风驰电掣,奔袭魏国都城大梁,同时派兵在桂陵迎战追击的魏军。此战,孙膑首次与他的死敌庞涓正面交锋。他料定以庞涓的性格,必然轻敌冒进,于是施展"反间"之计,故意示弱,诱敌深入。

果不其然,庞涓轻骑突进,把辎重都丢弃,急于赶回大梁。结果,在桂陵狭窄的地形中,遭到了齐军的伏击,一败涂地。庞涓本人,也在这次战役中被俘虏。

"围魏救赵"的战役,奠定了孙膑的军事声望。他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成为了当时最受瞩目的军事家。在这场胜利中,他不仅报了昔日的奇耻大辱,也向世人证明了他的非凡才能。

但对孙膑而言,这只是复仇的第一步。因为庞涓,这个夺去他双足的仇人,还逍遥法外,依然在魏国为祸。

孙膑深知,只有彻底击溃魏国,羞辱庞涓,才能真正雪耻。于是,他开始筹划一场更大的战役,誓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马陵道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岁月如梭,转眼来到了公元前342年。这一年,魏国再次发动战争,意图吞并韩国。韩国寝食难安,再次向齐国求援。孙膑对形势了如指掌,对田忌说:"此战关乎齐国声威,我们应当倾全力救援韩国。

十三年前,我们用'围魏救赵'之计大获全胜。这一次,我们还用同样的方法,再来一次'围魏救韩'!"于是,孙膑开始精心设计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他故技重施,让齐军在进军途中不断减少灶火,制造出士兵逃亡的假象。

孙膑深谙庞涓的性格,知道他必然贪功冒进,轻敌冒险。果不其然,庞涓得知齐军"兵败如山倒"的消息,便带着轻骑兵疾速追击。

孙膑静静地等待着,就像一个优秀的渔夫,等着鱼儿自己跳入网中。他早已选定了马陵这个天险之地,部署了重兵,埋下了伏兵。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庞涓的军队急匆匆地赶到了马陵峡谷。

就在这个时候,孙膑下令士兵在谷中最粗壮的大树上砍去树皮,露出洁白无暇的树身。借着火把的微光,一行狰狞的大字赫然呈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当庞涓骑马来到山谷,悚然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时,心中已是凛然。他还没来得及看清那行字,漫天的羽箭就如雨点般射来。乱箭穿心,血溅当场,魏军溃不成军,死的死,逃的逃。庞涓在慌乱中被击落马下,知道大势已去,只得拔剑自刎。

临死前,庞涓只留下了六个字的遗言——“遂成竖子之名。”是啊,十三年前,是他亲手把孙膑推上了复仇的不归路。十三年后,也是他亲手把自己送进了黄泉。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从马陵道一战,齐军士气大振。他们乘胜追击,攻入魏国腹地,生擒魏国太子,彻底击溃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强敌。昔日的战国霸主,就此沦为了二流诸侯国。

孙膑,这个当年被刻上刑徒印记的"竖子",终于雪耻成名,被齐威王亲封为"兵圣",名扬天下。他的传奇人生,堪称是战国时代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结语

孙膑和庞涓,是春秋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师兄弟"。他们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令人唏嘘的戏剧色彩。从亲密无间到反目成仇,从一步登天到自取灭亡,个人恩怨竟然左右了国家兴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一些宽容和尊重,少一些猜忌和算计,你我的人生,甚至国家的前途,也许会有另一番光景。

让我们从孙膑和庞涓的悲剧中汲取教训,以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0

楚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