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五十年创作杂谈||心是口非伤感情

宇瑜阅览生活 2025-02-26 13:50:00

心是口非伤感情

  文/高致贤

  为人,口是心非不好,心是口非也不艺术。心是口非,即是好心不能有好表达。这在家庭成员对话中最为常见。

  如:妻子见丈夫饮酒过量,惟恐其伤身体,想劝他少喝一些,本是关心丈夫健康,全属爱心一片,可话一出口便是“不要命啦!”有的还加上一句“羊子见尿”。有的子女见母亲为家务劳累过度,深感心疼,本想劝老人休息一下,出口的却是“你怎么老是闲不住?别贱皮子啦!”有青年为父母买来高档时装,旨在让老人享受享受,老人舍不得常穿,他们便劝道:“就是不会享福,留着火化、沤泥巴?”孩子外出会友,老人担心其安全,回来晚些,老人见了也放心、高兴。却又以训斥的口吻:“为什么现在才回来?做啥去啦!”关心子女的学习本属父母之共性,可有人一见孩子考试、作业的成绩不如意,本想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但张口便是:“笨蛋,长的猪脑髓!”……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有一个特点,这些语言又常常出现在家庭成员的对话中,因为人们多有一种对外客气、对内率真的习惯。也可以说是“亲者严疏者宽”的一种表现吧。可是只强调真而不讲艺术,听起来就成了恶言。一旦碰到受话一方情绪不好,便会发生口角,甚至引发家庭纠纷,影响家庭和睦;有的还会引起许多麻烦和产生预料不到的恶果。

  话是除哑子之外的人都会讲的,它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用得好是“粘合剂”,用不好便会成为“破头楔”!一些人在家中说话常用反诘句、惊叹号,使对方接受不了,好心表出坏意来。若将语句中的反问改为陈述,问号叹号改为逗号句号不更好吗?

  诚然,口是心非,虚情假意,表述得再甜蜜也是不好的,口蜜腹剑更能伤人。可是,内心再美,表达不讲艺术,甚至变成恶言,也会好心办坏事。尤其是对那些尚未真正理解说话人性格的人。

  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我们都应该多学些语言表达的技巧。对家庭成员讲话也应该讲究表达艺术,这既能体现互相尊重,又营造了温馨氛围。

  

0 阅读:1

宇瑜阅览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