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知三 靳根元
看戏的观众,都是抱着各种心态来戏场的。观众中大概有以下几种心态:一是真正爱秦腔的人;二是来凑热闹者;三是借看戏,谈情说爱者、见朋友者;四是蹭安万秦腔流量的网络手,推销农副产品者;五是安万秦腔的铁粉,追逐者;六是年长者来戏场怀念远去的岁月。
时代不同了,无论哪一种层次的观众都被安万秦腔调动了激情,舞台前几十万观众,说安万,议安万,拍安万,唱安万秦腔,使安万秦腔真正成为这个时代秦腔改革的推手。
安万秦腔,作为秦腔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时下,吸引着来自各个层面、各种心态的观众群体,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热爱与关注。
第一,真正爱秦腔的人。这部分人是安万秦腔最忠实的追随者,他们对秦腔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专业的鉴赏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安万秦腔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那种舞台阵势,更是灵魂上的一种震撼与慰藉。他们尊重每一出剧目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欣赏安万秦腔,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戏曲的魅力,还能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一片精神宁静。
第二,闲暇之日来凑热闹者。这类观众可能最初并非出于对秦腔本身的兴趣而来,而是被安万秦腔的热度所吸引,或是出于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尽管他们的初衷可能是娱乐消遣,但在接触过程中也可能逐渐被秦腔的艺术魅力所感染,进而转化为真正的秦腔爱好者。
第三,借看戏,谈情说爱者、会朋访友者。一些情侣或朋友选择在观看安万秦腔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对他们而言,看戏仅是背景、借口,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媒介。这样的场合让他们能够在一起共享文化体验,加深友谊,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第四,蹭安万秦腔流量的网络手。这部分人群主要由网络创作者构成,他们利用安万秦腔的高人气,或直播或制作相关视频、写文章等,以此获得关注和流量。出发点都在于商业目的,但他们也在无意间传播了秦腔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项古老艺术。
第五,安万秦腔的铁粉,追逐者。这些粉丝对安万秦腔有极高的忠诚度,他们会追踪安万的所有演出信息,参加现场活动,甚至参与到相关的线上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他们是推动安万秦腔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第六,年长者来戏场怀念远去的岁月,借戏消愁。许多老年人通过观看安万秦腔,带来自己年轻时的美好回忆,以及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气息。对他们而言,安万秦腔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浓厚的情感价值,也是借看戏,消除自己心中的愁苦情绪。
安万秦腔之所以能触动人心,跨越年龄、阶层,激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融合了历史深度与现代活力,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灵魂,又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各代人的纽带,其独特魅力不容小觑。
安万秦腔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与深邃的文化内涵,在秦腔艺术界树立了一座丰碑。在恪守秦腔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的同时,引入现代审美与技术手段,实现了古典艺术与当下风尚的完美对接。演员们将传统唱腔与现代表演技法巧妙融合,通过多元化的人物诠释与生动的情节铺陈,赋予了每一场演出以鲜活生命力。安万秦腔剧目选择古典、奇缺(如《三下阴》),大多数观众没有看过,这些剧目涵盖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话题,强化了秦腔与现代社会的相关联,彰显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
安万秦腔之所以被视为戏剧艺术的“改革推手”,源于其一系列开创性的实践举措:
一是不断创新的精神。面对传统艺术边缘化的困境,安万秦腔秉持锐意进取的态度,不断探索秦腔艺术的新边界,促进传统艺术的复兴与繁荣。
二是普及与服务大众。通过多样化渠道与模式(如义演进西安),积极贴近广大戏迷,构建起与社会公众紧密互动的沟通桥梁,有效拓展了秦腔的受众群。
三是跨界融合与媒体联动。借助新媒体等平台的协作,极大提高了秦腔的可见度与影响力,促进了秦腔文化的广泛传播。
综上所述,安万秦腔凭借着其深刻的变革意识与实践行动,不仅重振了秦腔的辉煌,更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为其注入了勃勃生机,成为了连结往昔与未来的艺术创新者,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无限潜力与蓬勃生命力。
作者简介:王知三,名举章,男,生于1946年,甘肃静宁人,退休人员。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民间文学、民俗学、文史地理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热爱民间文艺,钟情民俗文化,一直笔耕不辍,著述颇丰,著作等身,编著字数达到二千多万字。到目前为止,其撰写的文学、民间文艺、地域民俗、民俗学理论等著述130部,已经出版95部;发表、展演、播映新闻、摄影、论文、民俗、民间文学、广播文艺、电视专题片千余件,先后有百余件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县表彰。帮助四十多人完成了职称晋升和学业。上世纪末曾担任静宁县文联常务副主席,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原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顾问,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中国环县道情皮影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和平凉市、静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贡献有:1、伏羲神话圈的提出和论证;2、关陇民俗文化圈的提出和论证;3、六盘山地区红色旅游的首倡和策划;4、对关陇地区十余县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5、妈祖文化圈的提出和论证等;6、平凉文化格局构建理论的提出与论证;7、静宁苹果文化的提出与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