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很多职工都在工资刚到账时,就把钱从银行卡转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24年发布的《个人金融行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有68.3%的工薪阶层会在工资到账后24小时内进行不同程度的资金调配,其中25.7%的人会将主要工资款立即转出工资卡。这一行为在90后、00后年轻群体中比较普遍,占比达到37.2%。

年轻职工之所以工资刚发就从银行卡转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很多人担心自己的银行卡被人盗刷,而转到自己认为更为安全的地方。第二,一些人在工资刚发之后,就转到移动支付平台,购买余额宝或理财通,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第三,工资刚发就从银行卡转到移动支付账户,这样平时结算支付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工资刚发就从银行卡转走,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呢?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会对自己有以下4大影响,聪明人已经停止这处行为。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会影响个人消费管理

之前,有很多90后、00后也是习惯于工资刚发就从银行卡转走,但没过多久,他们却又后悔了。因为,把工资转到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之后,由于无法控制消费支出,没过几天钱就花没了。后面只能是借钱消费,最终债务雪球越来越大。
而如果工资发到银行卡不转走,平时需要用多少钱,就取多少钱来消费。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个人消费需求。而如果发现这几天生活支出大了,后面几天就可以减少消费支出需求。这样才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第二,会影响银行对个人信用评估

如果职工选择工资刚发就转走,账面上不留一分钱,银行就会怀疑你是否在财务上存在什么问题。所以,对你的个人信用评估会降低。也就是说,如果每次发工资就把钱转走,就会在无形中降低银行的对你的信用度,一旦遇到消费者需要申请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时,往往通过的难度会加大,或者即使通过了贷款审核,但利率也会上升。
第三,在移动支付平台上的钱可能会被盗走

工资一发下来,就从银行账户上转走,转到微信和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 这样虽然结算支付更加方便了,但是,把钱放在移动支付平台也并非安全。比如,有些网友反映,他们在购物时扫了一下不法商贩提供的二维码,结果移动支付平台上的资金就被人全都转走了。如果你把工资留在银行卡上,平时使用现金进行支付,就不会出现类似账户的资金被转走的情况。
第四,会影响银行提供的其他金融服务

通常银行会对把工资留在账户上的客户提供其他金融服务。比如,免年费的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可获得优惠、贷款利率折扣、资金转账免费等。而如果银行发现客户只把工资账户当作“中转站”,基本没有资金留存,就会减少提供一些服务资源,或者采取收费模式。
从银行角度看,如果职工将每个月的工资都留在银行卡上,就可以作为活期存款,银行的存款利差会进一步扩大,盈利能力就会增强。所以,银行对客户在账户中留存资金越多,时间越长,就能提供更多其他金融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以上这4大原因,就是业内人士不建议大家,刚发工资就从银行卡转走的原因。之前你是否也有工资到账就立即转走的习惯?现在了解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你会调整自己的做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理性地管理个人财务经验。
我个人坚决支持工资钱下来,一定要最快速的提走或转走!因为现在许多银行的一类卡都开始每天限额5千了,下手慢了,一旦用钱岂不急死!
一看就是银行的托
工资是别人的,怎么用有你卵事,胡说八道的没事干,[呲牙笑][呲牙笑]
不知所云
一看就是一个傻托![笑着哭]
信银行不如信自己
我的钱,我有支配丶使用权!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