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25年,国内很多专家都提出:通胀周期马上就要到来,物价会持续上涨,手里有大量现金的人应该资产为王,这样就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其实,专家们持这样的观点,也并非空穴来风。资料显示,现在我国M2规模已经超过了300万亿,是GDP的2倍。按照常理,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之下,出现通货膨胀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专家们预言通胀周期马上就要到来。但现实生活中,国内物价水平却始终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今年3月份的CPI为-0.1%。显然,在货币超发的大背景之下,国内经济却进入到通缩的周期之中,这就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我国经济出现通缩周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超发货币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并没有大量进入到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所以,商品市场的物价才能保持稳定。而超发货币之所以没有进入商品市场,主要还是投资信心不足,这种信心要想恢复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另一个是,在经历了多年疫情之后,实体经济受到冲击,多数老百姓收入下降。于是就减少不必要的生活支出。比如,家中的小家电只要能使用,就不再买新的了。这样一来,国民消费需求萎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就只能下跌了。
那么,2025年究竟是现金为王,还是资产为王呢?现在国内有两大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通胀的到来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持有资产为王才能使财富保值增值。不过,也有相反观点认为:而现在国内实体经济低迷,资产泡沫较大,现金为王才是明智之举。

对此,我们认为,不同的经济周期,持有现金和资产的情况并不一样。通胀周期持资产,就能使财富保值增值。而通缩周期持现金,能规避资产泡沫的破裂的风险。实际上,在当前通缩周期内,持现金有三大好处:
第一,通常在通缩周期内,实体经济不景气,多数老百姓收入减少。如果持有现金,可以应对失业、疾病等不时之需,以抚平人生的波动。比如,遇到失业或降薪,手里有大量现金,就不用太担心生存的问题。

第二,在通缩的周期内,物价整体呈现逐步下跌的趋势。这就意味着,现金的购买力是越来越强,这对于手里拥有大量现金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之前,就有不少专家忽悠大家,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更有利。但在通胀环境下,老百姓手里的资金购买力不断缩水,收入又没有增加。显然,通胀对于多数人的资产起到的是稀释的作用。
第三,在通缩的周期内,如果资产存在存在泡沫,那这个泡沫就很容易被挤破。所以,手持现金就有抄底资产市场的机会。比如,现在楼市持续低迷。各地房价已经从历史最高位跌去了30%,未来还有下跌的空间。如果手里有现金,就可以逢低购买。

此外,A股市场也存在着较大的泡沫,现在只有投机价值,没有长期投资价值。而一旦股市进入到长期熊市,手里有大量现金,可以抄到熊市的大底。总之,在资产泡沫逐步破裂的情况下,手里持有现金,就能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
2025年,究竟是现金为王还是资产为王?我们给出的答案是“现金为王”,因为,在通缩的周期内,手里有现金就可以应对失业、疾病等不时之需。手里有现金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商品。手里有现金可以在资产泡沫破裂时,抄底股市与楼市,成为人生的大赢家。所以,只有手里有大量现金,就能安稳度过这段通缩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