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果你一个朋友都没有,就会看清“三个真相”

爱的轻语声 2025-02-09 21:35:46

《且听风吟》中提到:“如果你没有任何朋友,那恭喜你,说明你已然成熟。”

仔细考虑一下,缺少朋友并不代表成熟,而是对人际关系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不再为朋友的有无而困扰,甚至连亲情也可以选择放弃。

总会注意到,中年人的朋友变得愈发务实,大家都忙于生活琐事,面临事业与经济的压力,哪有时间去关心他人呢?

01

利益之下,没有朋友。

我一直在思考,苏轼为何在才华横溢、勤奋于政务的情况下,还是陷入了乌台诗案。仅仅因为几句不恰当的诗句,他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苏轼与沈括、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是同僚,平时也常常交流文艺,颇有默契。

大家都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时常相遇。然而,我们却真的“了解外表不懂内心”。

苏轼创作了一篇文章,随后邀请朋友前来品鉴。

有朋友一边为他喝彩,一边寻找文章中的不足之处。

果然,《湖州谢上表》中的“其、新进”等词,成为了沈括等人争功请赏的一个机会。

接下来,超过四十篇文章被归类为问题文章。

大臣蔡确对沈括的评价是:“首鼠两端,暗中破坏司农法。”他形容沈括像只老鼠,左右逢源,喜好在阴暗角落里突然出现,给人惊吓。

进入职场后,我们才意识到“尔虞我诈”的现象确实存在。

对你微笑的人,或许是对你伤害最大的那一个;而那些在工作中对你严厉的人,可能是在为你着想;请你喝酒、送礼物的人,或许是在寻找你的弱点。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经指出:“将友谊简单化为利益的人,我认为是抹去了友谊中最珍贵的部分。”

虽然深知利益关系不可靠,但我们依然选择去相信,因为我们同样需要这些利益。

然而,利益最终像是一面照妖镜,揭示了人们的真实面貌,映射出内心的真实状态。你的善良,反而在他人眼中成了“好欺负的对象”。

人为了财富而死,鸟为了食物而亡。尽管利益本质上是外在的东西,但没有它确实是不行的。如果想要得到,就必须公开争取,暗中竞争,不要总是顾虑朋友的面子。

02

危墙之下,没有朋友。

《孟子·尽心》上提到:“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顺应其正道,因此了解命运的人不会在岩石下逗留。”

追求利益和规避危险是人类的天性。当威胁出现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逃避,无论情况如何。

你不可能明知道围墙快要倒下了,却还走近去试图去支撑它。

在《儒林外史》里,匡超人与景兰江、赵雪斋、支剑峰、胡密、严致中等人聚会共进晚餐,并吟诵诗句,结下了深厚的文友情谊。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众人纷纷互相赞美,展现各自的才能,场面热闹非凡。

突然,一名官员出现,认为饭局中的支剑峰是盐务巡商,不应与普通文人一起胡闹。随后,支剑峰便被逮捕。

景兰江见情况不妙,立即拉着匡超人逃跑,从小巷中迅速溜走,毫不回头。

刚刚还在欢声笑语,转眼就开始逃跑,这样的反差,让人心凉。然而,谁愿意把糟糕的事情与自己相连呢?

王羲之有两个著名的儿子,分别是王徽之和王献之。

某天,两个兄弟正聚在一起阅读,突然家中发生了火灾。

王徽之匆忙跑了出去,甚至连鞋子都没顾得上穿;而王献之后则从火海中走出,显得十分镇定。

大家普遍认为,王献之的表现更为出色,心理状态也更佳。

我察觉到了端倪——在紧急时刻,兄弟之间的血缘之情似乎都不再重要。谁会愿意置身于火海之中呢?

许多朋友在你经济拮据时不愿意借钱,而在你遭遇重大困难时选择独自离开,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压力,背后可能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

“身处偏远富贵有亲友,身在繁华贫穷无问津”的社交法则,同样适用于朋友之间。

“贫困”意味着生活面临危机,如果不能及时止损,接下来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自救。借钱不还的情况会出现,这并不是不想还款,而是无能为力。

身为债权人,碰到还不上钱的朋友确实让人感到愤怒。不如一开始就保持距离,拒绝借钱。这样至少可以保护自己。

03

岁月之中,没有朋友。

诗人白居易在京城工作期间,与元稹成为好友,两人共同租住一处,时常畅饮;他们一起推动新乐府运动,合称“元白”。

随后,元稹遭到贬谪,白居易也被贬,朋友们各自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他人。

元稹在五十多岁时去世,白居易只得独自前行。

白居易曾提到:“阿卫和韩郎相继离去,夜台模糊不清,是否知晓?”

许多人在精神饱满时,会对朋友说道:“我们是生死相依。”然而当真正面临生死时,恐怕最终还是只能顾及自身的生存。

春秋时期的俞伯牙,遇见了钟子期,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约定明年再相聚。

可惜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意识到,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懂得“琴声”的人了,于是干脆把琴摔坏了。

从今往后,前路悠长,朋友难再相见。

进入中年之后,交往的朋友不可能都是同一年出生的。许多人比你年长,可能会比你更早退休,无法为你提供帮助;而有些老年朋友在与你建立联系后不久便离世了。

即使是同龄人,也不一定都能活到老。有些人往往会英年早逝。

花瓣虽有情意,流水却无情;朋友虽有情谊,岁月却无情。

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如同一粒微尘,友谊在时间的流逝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而已。

04

达尔文曾提到:“在名声、荣誉、快乐和财富这些事物面前,相较于友情,它们都显得微不足道……”

世间的人都知道朋友的重要,但唯独名利地位无法轻易放下。

进入中年,若身边没有朋友,也不必自贬身价,而是要理智面对现实,专注于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盲目跟随,减少无谓的社交,远离低级的社交圈;不迎合他人,学会做真实的自己,依靠自己;接受现实,与一群人共同追求利益,也是可以的。

强求而来的东西不一定会如愿,随缘而聚散才是最合适的。

0 阅读:8

爱的轻语声

简介:不唯物、亦不唯心,只唯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