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五十知天命。”
木心曾说:“我在五十岁之后才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回顾自己,五十岁时究竟领悟了什么呢?或许你和我一样,意识到一生中真正能做到的事情屈指可数,甚至可能连一件事情都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虽然经历过许多,但也有所积累,拥有了房子、车子、孩子、妻子和一定的财富,余下的日子似乎变得轻松自在了。
许多人认为,五十岁之后,应该好好犒赏自己,尽情享受美食和饮品,早点去旅行,欣赏美丽的风景。
实际上,五十岁标志着人生下半场的开启,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一件事情的起始,往往意味着另一件事情的终结,这样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下半生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应为:简化人际关系,提升内在精神,保持生活平衡。
01
关系降低,淡泊名利。
我们的一生中,或许会遇到成千上万的人,能够真正熟悉的人,至少有几百个。
同学、教师、亲戚朋友、同事、顾客,以及市场的小贩等,都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还有许多人时常邀请你,畅饮交流,热闹非凡。
在聚餐时,大家举起酒杯,畅饮一番,随后便开始随意地互相敬酒。
大家普遍认为,敬酒时应从本次聚会中最重要的人开始,同时将这位重要人物安排在主座。
如果首席的人员没有出现,聚餐就无法真正启动。即使有人肚子饿了,也会顾虑重重地只吃点小东西,不敢放开手脚。
社交的驱动力显而易见。能力强、具备价值的人,周围总是热闹非凡,他们在社交圈中更具影响力,获得的赞誉也更多。
五十岁之后生活就变了,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一个新的现实——人散茶凉。
无论与谁建立关系,都要谦逊待人,逐步将自己调整回普通人的身份。
当你选择退居二线时,应当坦然接受这一变迁;如果是退休,则应与原单位保持距离。
北宋时期的宰相王安石,积极推行改革,声势浩大。
在他隐居于江陵时,苏轼前去探望他。
王安石不再摆架子,主动前往江边迎接苏轼。
苏轼说道:“抱歉,我的衣衫不整……”
王安石曾说过:“眼前的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并非官员,又何必如此讲究呢?”
在一次小型聚会后,苏轼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信,请求他能够推荐他的学生秦观。
王安石读了信后回信道:“收到秦君的诗,手中无法放下……”他的才华无疑是卓越的,但他并不身处那个位置,也没有参与政事。
人要懂得分寸,与人交往时不要自以为是,退一步则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与那些只图利益的人交往,就应当以利益为基础;对于不想维持关系的人,就果断断绝,不必再让他人影响自己。
02
精神升级,学无止境。
《荀子·劝学》提到:“上面吃的是尘土,下面喝的是黄泉。”
只要生命依旧,就不应感到沮丧,而要努力去汲取知识。
在五十岁以后,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认知,不应再用过时的经验来理解这个世界。
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我对此感触颇深。
在八九十年代,几乎每个家庭都生活在贫困中,大部分人都在乡村。那时的信息交流非常不便,寄信回家往往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送到。
大约在2000年左右,我们开始使用“扩机”。将设备夹在腰间,显得颇为气派,而且这种设备的价格也不低。
电话响起时,会显示来电号码,你只需找到电话机,拨打回去,就能建立联系。
“扩机”使用的时间还不长,手机就已经出现了。如今,我们又迎来了智能手机的时代。
通讯技术的进步可谓迅速而显著。如果不加以利用和了解,走出门外便会感到无所适从。
见到许多老人,他们总是抱怨出门不便,似乎难以理解电子信息所带来的种种便利。
五十岁之后,我们将迅速迈入老年。如果不与时俱进,不主动学习,就会成为被淘汰的存在,想要追寻的那份小小理想,也将变得遥不可及。
看看,使用手机订票、预定酒店等,你如果不懂的话,就会寸步难行。
各种事物中,唯有读书最为高尚。多花时间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内心也会更加充实。当你欣赏风景时,了解其背后的故事,风景也会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03
生活平级,量入而出。
如果一个五十岁的人积累了财富,那他是否就达到了真正的财务自由呢?
实际上,金钱所能带来的只是片刻的快乐,并不能保证一生的幸福。
只要有花费,就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切勿因收入丰厚而过上奢华的日子。
《勉谕儿辈》中提到:“从简朴走向奢华简单,从奢华回归简朴却困难。”
依照原有的生活水平,去体验未来的生活。切勿轻易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
北宋时期的宰相王安石在任内提出:有关部门在紧急情况下,不如向那些拥有良田并能多倍售谷的富人征收。对遭受灾害的贫民,必须给予救助。
王安石在退休后创作了《渔家傲》,其中有句写道:几间茅屋窗明亮,尘埃不染,常有春风轻拂。
能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骑着小毛驴外出游玩,这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因为曾经担任过宰相,就觉得自己有特权,有什么了不起的。
相较之下,明代的首辅徐阶在晚年时的表现截然不同。他放任自己的亲属和子女大量侵占土地,统计显示高达二十四万亩。因此,控告他的人不断涌现。
他的行为使得两个儿子遭到了流放。人们对徐阶心存不满:“在家闲居时能影响朝廷的风气与法度。”
人应当始终如一地努力,财富应当长久地保持充裕,保持一如既往的简朴生活,才是明智的选择。
04
人生可以比作一条抛物线,五十岁时正好处于顶点。
因此,我们要积极向上,也要懂得适时放下,能够进退自如,才能避免世俗的困扰。
降低人际关系,保持三五个知心朋友,珍惜家庭,可以滋养感情。
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并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
生活要平淡,回顾苦与甜,保持简单,减少饮食,可以更好地保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