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江西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享有“中国白莲之乡”“才子之乡”的美誉。然而,因其铁路建设滞后,常被调侃“高铁地图上找不到抚州”。近日,随着全国"十四五"铁路规划中期评估启动,这座千年古城再次引发关注——规划中的三条铁路为何全部"难产"?

在江西省“十四五”铁路规划示意图上,有三条途经抚州的铁路颇为醒目:
在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接驳地带,三条战略铁路正陷入多维博弈的规划迷局。这些停滞的轨道工程不仅折射出央地利益的复杂博弈,更暴露出新时代铁路建设从"规模优先"向"效益优先"的范式转变。

战略棋局三维透视
项目名称
温武吉铁路
景鹰瑞铁路
昌福(厦)高铁
战略定位
浙闽赣能源通道
赣东文旅经济走廊
环鄱阳湖城市群动脉
投资强度
801亿元(单线)/1120亿(双线)
476亿元
预估683亿元
争议焦点
单双线标准之争
南丰-瑞金线位比选
光泽县绕行方案
博弈主体
三省发改委VS国铁集团
文旅部VS自然资源部
闽赣两省交通厅
卡脖子段落
龙泉至庆元段(60km)
南丰-广昌峡谷带(42km)
资溪-光泽山地段(78km)

破局之道:抚州的突围战法
借势国家战略:抚州正推动温武吉铁路纳入《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试图将"地方诉求"上升为"国家行动"。最新消息表明,国家发改委业已启动预可研审查工作。
创新融资模式:针对国铁集团的资金顾虑,抚州提出"铁路+文旅"捆绑开发方案:沿线站点周边预留1000亩综合用地,打造陶瓷集散中心、红色研学基地等造血项目。
GDP2000多亿
抚州没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