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孔孟的思想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与文化。近期作者在读《孟子》一书时,发现了孟子所提倡的王道的深刻智慧,今天我们就来窥探一二。
首先要问大家一句话,在半个世纪之前,对于美国而言,他到底害怕苏联的什么地方?论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这些美国都在某种程度上与苏联持平甚至大大超越了苏联。美国所根本畏惧苏联的地方,在于它的意识形态和所倡导的理念,这个东西代表了全人类的理想和最终追求,足以摧毁西方的价值观体系。
那么明白了这一层,我们就能发现孟子所提倡的“王道”的杀伤力,以至于在后面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都争先恐后的树立仁义的大旗以收买人心,谋求支持。
我们需先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本质上是中国由奴隶制转为封建制的过程,且此时周礼崩坏,王道式微,以下克上,乱伦背德的事情屡见不鲜。在这个时期,百姓所期盼的,无非就是有一位统治者能站到他们面前,实行王道,来正人心。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孟子所提倡的王道的深刻智慧。
在《孟子·梁惠王》篇中,孟子反复强调与民同乐的观念,强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与民同乐的思想在一千年后的北宋社会,被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准则提出,成为了千古名句,并受后代学者深深喜爱,可见孟子的影响力。
孟子与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碍于统治者的眼界和时代的局限,未能推行下去,但他的思想和智慧却犹如火炬一样,照亮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