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慕容泓起兵入关中,苻坚爱子战死,姚苌起兵,建立后秦

史善的趣水 2025-03-14 20:58:22
慕容泓起兵入关中

截至二月底,后燕王慕容垂的军队依然在邺城(现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外围展开攻势。然而,他已计划派遣部队分头出击,意图进一步拓展疆域。首先,他命令自己的兄弟范阳王慕容德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向南进发,目标直指枋头(今河南省浚县东南淇门渡)。

慕容德不负众望,抵达目的地后迅速发起进攻,一举攻克了枋头。成功占领后,慕容德安排了一部分兵力留守此地以巩固战果,随后便凯旋而归,返回邺城向慕容垂复命。

得知捷报,慕容垂大为欣喜,正打算再次派遣部队继续扩张领土时,却突然接到消息:馆陶(今河北省馆陶县)爆发了叛乱。

原来是东胡人王晏在当地聚集了一批追随者,公开起兵反叛,并宣称效忠前秦,与驻守邺城的长乐公苻丕形成了呼应之势。

由于王晏的叛乱行为,馆陶地区的乌桓人、汉人,甚至部分鲜卑人纷纷筑堡自保,拒绝接受慕容垂的统治。

慕容垂对王晏的背叛感到极为愤怒,决定采取行动平定叛乱。他派遣兄长慕容恪之子太原王慕容楷,联合其弟弟镇南将军、陈留王慕容绍共同出征,前往馆陶讨伐王晏及其追随者。

话说后燕行冀州刺史慕容绍,此时正驻守在广阿(今河北隆尧县东)。

数日之后,慕容楷率领一支军队抵达广阿,与弟弟慕容绍会师。然而,慕容楷并不打算用武力镇压王晏以及那些叛变的族人。

慕容楷与慕容绍商议道:“这些鲜卑人、乌桓人和汉人,原本都是我们燕国的臣民。我们的复国大业刚刚起步,人心不可能立刻统一,出现反叛也在情理之中。对于这些人,我们不应该诉诸武力,而应该以德服人。我打算选择一个地方作为据点,将主力部队驻扎在那里作为后盾。你身为冀州刺史,可以带领少量人马前去安抚他们,用道理让他们明白大义,他们一定会归顺。”

慕容绍也赞同这个观点。

于是,慕容楷选定广阿以东二百里外的辟阳(今河北枣强县东南辟阳城)作为据点,而慕容绍则仅率领数百骑兵前往游说王晏等人。

王晏看到慕容绍只带了这么少的人前来,并没有设防,便迎接他入城,听他分析利弊得失。考虑到慕容楷的大军驻扎在辟阳,王晏深知慕容氏兄弟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以德服人,于是决定真心归附。

不仅如此,王晏还决定独自骑马随慕容绍一同前往慕容楷的大营,表明投降的决心。那些参与谋反的鲜卑人、乌桓人和汉人纷纷派遣使者向慕容楷表示归降,一时间竟有数十万人之多。

慕容楷将队伍中的老人和小孩留在原地,安排太守与县令妥善照顾,同时召集其中的青壮年加入军队,随后与王晏一同前往邺城。

慕容垂见慕容楷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馆陶,还带来了大量兵力,心中十分欢喜,称赞道:“你们兄弟既有文韬又有武略,足以继承先王(慕容恪)的事业。”

三月,又一个春天来临之时,慕容垂一边围困邺城,一边计划整顿军队准备进一步出征。然而,他却意外收到了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并封为吴王的诏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需要从头说起。

原来,慕容垂的兄长慕容儁之子、前燕末代皇帝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在前秦担任北地郡(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长史。

慕容泓得知叔父慕容垂在关东起兵,正在攻打邺城,于是决定也举兵反抗前秦。慕容泓离开北地郡,前往关东,迅速集结了数千名鲜卑人。

然而,慕容泓并没有带领这支队伍去与叔父慕容垂会合,而是率军返回关中,意图夺取长安。

慕容泓的部队进入关中后,很快抵达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前秦驻守华阴的将领强永率领部队迎战慕容泓。

慕容泓首战告捷,声势大振,部队规模也随之扩大。慕容泓于是自封为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刺史、济北王。

慕容泓在前燕时期就曾封为济北王,因此他自称济北王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明确宣告与前秦决裂。尽管如此,慕容泓依然尊奉慕容暐为皇帝,并推举他的叔父慕容垂担任丞相、都督陕东诸军事、大司马、冀州刺史以及吴王等要职。

慕容泓计划以陕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为分界线,自己与慕容垂分别负责夺取关东和关西地区。这种安排被后世史家视为一个新的政权已然形成,即五胡十六国之外的西燕正式建立。

从慕容泓的实际行动来看,他所构建的政权体系与慕容垂有所不同,且地位高于慕容垂。虽然二者均声称继承前燕正统,但最终发展出两个独立于前燕的新政权,分别被称为西燕和后燕。

尽管西燕与后燕都以复国为目标,但两者之间却势同水火,这再次体现了慕容鲜卑内部长期存在的兄弟阋墙、缺乏团结的问题。

与此同时,慕容泓的弟弟慕容冲也在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市)起兵反叛,迅速聚集了两万余人的队伍。

慕容冲当时年仅二十六岁,是慕容儁之子,曾被苻坚收为男宠,后因王猛劝谏而被外放为官。起兵后,慕容冲率部攻打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展现出直逼长安的态势。

慕容垂、慕容泓与慕容冲相继起兵,邺城、华阴、蒲坂等地接连爆发针对前秦的攻势。这一消息传至长安,令苻坚勃然大怒。

然而,真正让他愤怒的是,慕容鲜卑三处同时起兵并非全部威胁——东晋的将领们也趁此乱局向其发动进攻,夺取了多座边关重镇。

事情发生在公元384年的正月。当时,东晋从三路对前秦展开军事行动:

谢玄派遣鹰扬将军刘牢之率军攻打谯城(今安徽省亳州市);

桓冲则命令上庸郡太守郭宝出兵,目标直指魏兴郡(今陕西省安康市)、上庸郡(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以及新城郡(今湖北省房县);

与此同时,东晋梁州刺史杨亮之子杨铨期率领部队前往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对前秦梁州刺史潘猛发起攻击。

最终,这些被围攻的城池无一幸免,尽数落入东晋将领之手。

说到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当时东晋几位关键人物的动态:

二月,荆州的桓冲得知谢安在淝水之战中的辉煌胜利,深感意外,同时也为自己的先前言论感到羞愧,不久便因病去世。

随后,东晋朝廷重新调整了重要职位的人选:桓石民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桓石虔担任豫州刺史,桓伊则出任江州刺史。长江下游地区,扬州刺史仍由谢安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依旧归于谢玄。此时,谢石已官居尚书令。

进入三月,东晋朝廷进一步提升谢安的地位,授予他太保之职。至此,桓氏与谢氏两大世家继续共同支撑着东晋的江山。

淝水之战后,苻坚对东晋依旧心存忌惮,一时之间难以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然而,对于慕容鲜卑三处同时起兵的局势,苻坚感到格外痛心,毕竟他对慕容鲜卑一向优待有加。

苻坚不禁懊悔地对尚书左仆射权翼说道:“当初没有听从你的建议,如今竟让鲜卑人四处作乱,形成这般局面。关东六州本就是燕国旧地,我无意争夺,但慕容泓竟敢率军逼进关中,这该如何是好?”

经过一番商议,君臣决定派遣苻坚之子、广平公苻熙出任雍州刺史,驻守蒲坂;同时调回另一子、原雍州牧钜鹿公苻睿,任命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卫大将军,并兼任录尚书事。

苻坚还授予苻睿五万兵马,命左将军窦冲担任长史,龙骧将军姚苌出任司马,共同讨伐慕容泓与慕容冲。此外,苻坚特别命令窦冲单独领兵讨伐慕容冲。

四月,西燕济北王慕容泓率军驻扎华阴,得知苻坚大军压境的消息后,心中惶恐不安,决定率部撤离关中,返回关东故土。

然而,苻睿性格粗暴且轻敌,得知慕容泓向东撤退后,便打算在半路设伏,企图给予对方沉重打击。

随军出征的龙骧将军姚苌却持不同意见,劝谏道:“这些鲜卑人因思乡心切才起兵作乱,他们的目标不过是返回关东老家。将军应当顺势将他们驱逐出函谷关,切不可强行阻截。即便是弱小的老鼠被抓住尾巴时,也会回头咬人一口,更何况这是一支怀揣归乡之心的鲜卑军队呢?如果将他们逼入绝境,他们很可能会拼死一战,与我们同归于尽。一旦我军因此失利,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下令擂鼓进军,慕容泓必然会惊慌失措,仓皇而逃。”

然而,苻睿根本未将慕容泓放在眼里,他认为慕容泓不堪一击,没有必要将这支残兵败将留给驻守关东的长乐公苻丕去对付。更何况,此时苻丕正被慕容垂围困于邺城,自顾不暇。

苻睿下令在华阴与慕容泓展开决战。慕容泓明白自己已无法撤离关中,只能下令全力迎战。尽管苻睿率领五万大军,而慕容泓只有数千兵马,但最终苻睿却大败,甚至本人也阵亡。

姚苌收拾残兵暂时撤出华阴,稳住局势。由于主帅苻睿的战死,姚苌担心受到天王苻坚的责罚,于是派遣长史赵都和参军姜协前往长安,向苻坚汇报战况,并主动请求惩罚。

苻坚得知儿子苻睿阵亡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他情绪失控,怒不可遏,竟然下令处死了赵都和姜协,还宣布要追究姚苌的责任。

另一边,左将军窦冲率部进攻河东(今山西省夏县)的慕容冲。慕容冲战败后,带领八千骑兵一路西撤,前往华阴投奔兄长慕容泓。

此时,慕容泓的部队不断壮大,人数达到了十万之众。

慕容泓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长安交给苻坚。苻坚拆开信件阅读后,发现信中内容大致如下:

“吴王慕容垂已经平定了关东地区,您应该尽快准备车驾,护送皇兄慕容暐离开长安。我慕容泓将率领关中的燕人护卫车驾,返回邺城。从此,燕国与秦国以虎牢关为界,永结友好。”

苻坚看完信后愤怒至极,随即将信件交给慕容暐阅览。

苻坚将慕容暐召至面前,手持慕容泓的来信说道:

"若你想离开,朕可为你准备车马。你的族人真是外表似人,内心如兽,根本不配为国之贤士。"

年仅三十五岁的慕容暐听闻此言,满心恐惧,立刻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直至额头出血,涕泪横流地请求苻坚宽恕。

苻坚见状似乎有所触动,沉默良久。最终怒意渐消,说道:"这是那三个小子所为,与你无关。"此后依旧待慕容暐如初。

苻坚还命慕容暐写信给慕容泓、慕容冲和慕容垂,劝他们停止反抗,不要叛变。

然而怯懦的慕容暐在给慕容泓的信中竟写道:

"我如今已是困于笼中的囚徒,必死无疑。我对燕国犯下大错,不值挂怀。你应该建功立业,推举吴王慕容垂为相国,中山王慕容冲为太宰和大司马,你自己则担任大将军和司徒之职,代我行使职权。一旦得知我的死讯,你便可即位称帝。"

慕容泓收到此信后,下令继续向长安进军,并改元"燕兴"。

姚苌叛乱,建立后秦

384年三月,尽管西燕济北王慕容泓册封慕容垂为吴王,但此时的慕容垂显然已不再满足于这一爵位,因为他已经是燕王了。就在这个月的月底,长期围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的慕容垂决定调整战略,将兵力扩展至冀州各地。

前秦在冀州部署了五位苻氏家族的王公,分别驻守各地郡县,与长乐公苻丕共同固守关东地区,以应对慕容垂的进攻。

这五位苻氏王公分别是:

驻守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的冀州刺史、阜城侯苻定;

驻守高城国(今河北省盐山县)的高城男苻绍;

驻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的重合侯苻谟;

驻守中山郡(今河北省定州市)的固安侯苻鉴;

以及驻守高邑(具体位置不详)的高邑侯苻亮。

从血缘关系上看,苻定和苻鉴是苻坚祖父苻洪兄弟苻安的儿子,也就是苻坚的堂叔;苻绍和苻谟是苻坚的堂兄弟;而苻亮则是苻坚的侄子。

面对冀州境内的这些苻氏守将,慕容垂率先派遣其兄长慕容儁之子、乐浪王慕容温率军攻打信都的苻定,然而此次军事行动并未取得成功,未能攻克信都。

在四月三日,慕容垂决定派遣自己的儿子——抚军大将军慕容麟,前往增援慕容温。说起慕容麟,他是慕容垂的儿子,然而,在慕容垂带着家人从邺城逃往前秦时,慕容麟却折回邺城,向前燕朝廷告密。

时间回到370年,当时慕容垂随前秦大军攻入邺城,他处死了慕容麟的生母,但饶恕了慕容麟的性命。后来,慕容垂复国并重返邺城,慕容麟多次进献策略,且大多被采纳。慕容垂因此对他恢复了往日的信任,还任命他为抚军大将军。

到了五月,后燕的抚军大将军慕容麟率领部队抵达信都,并与乐浪王慕容温会合。随着两支部队的汇合,兵力得到增强,信都城中的前秦冀州刺史苻定逐渐失去了守城的决心,最终决定向后燕投降。

苻定向后燕投降的消息传到高城后,驻守此地的苻绍也放弃了抵抗,选择向后燕投降。随后,慕容麟率部从信都西进,目标是常山郡的重合侯苻谟。

进入六月,慕容麟成功攻陷常山郡,守将苻谟投降。不久之后,高邑侯苻亮主动放弃城池,向后燕投降。

最后,慕容麟挥师攻打冀州境内最后一个苻氏守将——中山郡的苻鉴。到了七月,慕容麟攻克中山,苻鉴被俘。通过这一系列战役,慕容麟威名远扬。慕容垂得知战报后大喜过望,下令让慕容麟镇守中山。至此,冀州基本被后燕平定。

苻坚得知儿子钜鹿公苻睿在战场上阵亡的消息后,愤怒至极,扬言要严惩龙骧将军姚苌(字景茂)。

姚苌接到消息后深感恐惧,权衡利弊后决定放弃与慕容泓的对抗,带领自己的羌族部队撤退至渭北的牧马场。

不久,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尹纬、尹详以及南安(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北)人庞演等人,率领羌族中的豪强大户及其追随者投奔了姚苌。

随着这些势力的加入,姚苌的部众迅速扩充到五万余家。在众人的推举下,姚苌被拥立为盟主。

公元384年四月,姚苌自封为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并改元“白雀”,宣布大赦天下。

他任命尹详和庞演为左右长史,南安人姚晃和尹纬为左右司马,天水人狄伯支等人为从事中郎,王据等人为参军,王钦卢、姚方成等人为将领。此时,姚苌建立的政权仅有年号而无正式国号,也尚未确立都城。

同年五月,自称万年秦王的姚苌率领部队从渭北牧马场出发,前往北地郡(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途中,前秦境内的华阴、北地、新平(今陕西省彬县)、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等地的姜族和匈奴部落纷纷起兵响应,归附姚苌。

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姚苌的部众规模再次壮大,新增十余万人,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标志着后秦政权的雏形逐渐形成,尽管当时它还没有明确的国号和固定的都城。

当姚苌在北地称王的消息传至长安时,苻坚顿时怒火中烧。此刻的局势早已千疮百孔,不仅后秦姚苌于长安以北公然谋反,后燕慕容垂也在邺城与冀州掀起叛乱,而西燕慕容泓更是在长安以东的华阴虎视眈眈。除此之外,东晋边境守将频繁出击,不断蚕食前秦领土的消息也令苻坚寝食难安。

早在当年正月,东晋便分三路大军向前秦发动进攻:谢玄派遣刘牢之攻打谯城,桓冲派郭宝进军魏兴,杨铨期则直逼成固。

到了四月,竟陵太守赵统更是率军直取襄阳,而前秦荆州刺史都贵却选择弃城而逃,一路北撤至鲁阳。

更令人愤懑的是,五月间,前秦洛州刺史张五虎竟然不战而降,将丰阳拱手让予东晋。

随后,东晋梁州刺史杨亮亲率五万大军,向巴蜀地区发起猛攻。杨亮还命巴西太守费统率领三万水陆兵马作为先锋,迅速攻入巴郡。

面对来势汹汹的东晋军队,前秦益州刺史王广急忙派遣巴西太守康回率部抵抗。

接连不断的战报涌入长安,苻坚早已心力交瘁。如今,姚苌又公然称王,与自己分庭抗礼,这无疑是一记重锤,彻底点燃了苻坚心中的怒火。他当即决定御驾亲征,誓要铲除姚苌这一心腹大患。

七月,苻坚亲自率领两万步骑兵北上二百里,抵达赵氏坞(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与后秦军队展开激战。

姚苌与其兄长姚尹买率部迎战。苻坚派遣护军将军杨璧、右将军徐成、镇军将军毛盛等分多路进攻姚苌部。

杨璧等人连战连胜,姚尹买不幸阵亡。当时天气酷热难耐,苻坚得知后秦军队营地缺乏水井,便计划切断其水源以渴毙敌军。

苻坚命令士兵用泥土封堵安公山谷,并筑堤拦断同官河(安公山与同官河均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

后秦将士听说前秦大军截断了水源,无不惊恐万分。不久,后秦军中果然出现缺水危机,甚至有士兵因干渴而死。苻坚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欣喜,认为自己即将击败姚苌。

然而,就在此时,后秦大营上空忽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随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不到半个时辰,后秦军营积水已达三尺深,而军营周围百步之外的雨量却仅有一寸。后秦将士得以绝处逢生,士气重新高涨起来。

苻坚接到报告后,不禁感叹道:“莫非上天也在庇佑这些盗贼吗?”

姚苌的部队成功渡过难关后,重新振作起来,并再次列阵,准备与前秦军队展开新的战斗。

与此同时,姚苌得知慕容泓正逐步逼近长安,为了联合西燕慕容泓共同对抗前秦,他决定派遣自己的儿子姚嵩前往慕容泓处作为人质,以示诚意。

原本姚苌是为前秦而与慕容泓交战的,但这次主动和解使他的势力得以增强。前秦天王苻坚得知姚苌与慕容泓结盟的消息后深感忧虑。此时,姚苌已重新集结了七万兵马,对苻坚发起进攻。

苻坚随即派遣护军将军杨壁、右将军徐成、镇军将军毛盛等前秦名将率部迎战姚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三位声名显赫的将领竟被姚苌俘虏。由于姚苌曾与他们同朝为将,不忍心杀害他们,于是派人以礼相待,将他们安全送回大营。

此时,苻坚又收到情报,得知西燕新任首领慕容冲正率领部队逼近长安,于是决定放弃对姚苌的征讨,下令全军返回长安。

另一方面,姚苌也听说西燕的军队正在向长安推进,便在北地郡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众将建议道:“大王应当夺取长安,将其作为都城,再向四方扩展势力。绝不能让鲜卑人抢先占据长安。”

然而,姚苌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道:“不然,鲜卑人因思乡心切才起兵反叛,一旦他们的愿望得到满足,必定不会久留关中。我们应在岭(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的九宗山岭)北储备粮草,等到秦国灭亡以及鲜卑人离开之后,再夺取长安。”众将听后都觉得此计有理。

此外,姚苌认为,在等待时机成熟的同时,仍需积极出击,以扩大长安城外的领地。因此,他留下世子姚兴镇守北地郡,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进攻新平郡(今陕西省彬县)。

姚苌为何将目标锁定在新平?这背后自然有着他的深思熟虑。

事情要追溯到之前的一段旧事。新平境内的百姓曾因不满太守的统治,联合起来将其诛杀。

消息传到苻坚耳中,他勃然大怒,决定惩戒新平百姓。然而,出于某种顾虑,他并未派兵进行血腥镇压,而是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羞辱方式——派人削去新平城的一角,以此昭示新平百姓的罪过。

这一举动深深刺痛了新平士人豪族的心,他们视此为奇耻大辱,一直渴望有机会洗刷这份屈辱。姚苌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认为新平的民心已失,夺取此地并非难事,甚至可能不费一兵一卒。

果然,当姚苌率军抵达新平城下时,太守苟辅便萌生了投降之意。

然而,莲勺县令冯羽、尚书郎赵义和汶山郡太守冯苗等人及时劝阻:“当年田单凭借一座孤城,力挽狂澜,保全齐国。如今秦国疆域辽阔,仍有百余城池可依,太守为何如此轻易就甘愿做叛臣?”

听罢此言,苟辅深受触动,面露喜色地说道:“诸位所言正合我意。只是我担心久守之下,外无援兵,郡民受苦。既然你们如此坚定,我又怎能贪生怕死?”于是,他下令坚守新平城,誓与姚苌决一死战。

面对苟辅的顽强抵抗,姚苌不甘示弱,命令士兵堆土筑成土山,试图居高临下攻破城池。同时,他还命人挖掘地道,企图从地下突袭进城。

然而,苟辅早有防备,或在土山上迎战,或在地道中设伏,让姚苌的每一次进攻都无功而返。最终,姚苌损失惨重,仅阵亡士兵就多达一万余人。

情急之下,姚苌一度被苟辅的诈降计策迷惑,轻信其诚意,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入城接管。就在即将进城之际,他突然察觉情况有异,意识到可能中计,急忙下令撤退。

然而,为时已晚,苟辅的伏兵早已埋伏多时,骤然出击,再次给姚苌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这一战,不仅让姚苌颜面尽失,更让他深刻认识到新平城的难以攻克。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