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2年五月,高句丽对后燕的宿军城(今辽宁朝阳东北)发起攻击。面对外敌入侵,后燕平州刺史慕容归却选择弃城而逃。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后燕天王慕容熙并未采取任何行动来反击高句丽,而是沉迷于后宫享乐。
慕容熙作为后燕君主,显然缺乏应有的雄才大略。他更像是一位擅长征战的大将,而非一位合格的统治者。自幼便与皇嫂丁太后关系暧昧,这种特殊的关系甚至成为他登上帝位的关键因素。从401年八月即位起,慕容熙便深陷声色犬马之中,与丁太后在后宫厮守。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后,慕容熙的目光便转向了其他女子。402年十月,苻谟的两位女儿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两位佳人美丽动人,令慕容熙难以自拔。苻谟原为前秦宗室,曾驻守常山,后降于后燕。尽管他曾一度向已故天王苻坚之子苻丕称臣,但最终仍效忠于后燕。
慕容熙的移情别恋标志着他与丁太后关系的破裂。作为一国之君,慕容熙的行为不仅荒废了朝政,也埋下了后燕衰亡的隐患。
公元386年六月,后燕再度兴兵进攻苻谟,而苻谟又一次向后燕投降。为了报答苻坚昔日的恩德,后燕皇帝慕容垂将归降的前秦皇族苻谟等人全部封为侯爵。此后,苻谟仕途一路顺遂,官至中山尹。
然而时局变幻莫测,到了公元396年,北魏大军压境攻打中山,后燕皇帝慕容宝被迫撤离中山,而苻谟却选择留守。
公元397年五月,后燕开封公慕容详发动叛乱,不仅杀害了苻谟,还屠灭了他的家族。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苻谟的两个女儿苻娀娥和苻训英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不久之后,这对姐妹被引荐给了后燕皇帝慕容熙。慕容熙一见到这两位佳人便为之倾倒,甚至对丁太后也渐渐疏远。他随即册封苻娀娥为贵人、苻训英为贵嫔。
自从苻家姐妹进入宫廷后,慕容熙便沉迷于她们的美色,不再踏入丁太后的宫殿。丁太后心中满是怨恨,认为慕容熙薄情寡义,忘却了她扶持其登上帝位的恩情。于是,丁太后与侄子丁信密谋废黜慕容熙,打算重新拥立章武公慕容渊为君王。
丁信当时担任骑兵尚书,年纪轻轻却已身居高位。早在慕容盛在位期间,他曾参与新昌殿的一次宴请,面对群臣畅所欲言。当时年仅十五岁的丁信便大胆指出慕容盛以威严驾驭臣下的弊端,直言希望君主能够谦逊而不骄纵。慕容盛听后虽未加责罚,反而称赞他年纪虽小却有长者之风。
然而,丁太后与丁信的密谋最终泄露,慕容熙得知后迅速采取行动,下旨逼迫丁太后自尽。尽管如此,慕容熙仍以皇后之礼安葬了丁太后,并追谥她为“献幽皇后”。这场宫廷斗争虽告一段落,但后燕王朝的内忧外患却远未平息。
402年十一月三日,慕容熙再度发布诏令,决定处决丁信与慕容渊。
在诛杀丁太后之后,慕容熙的行为愈发放纵,将全部心思都用在与苻家两位美人共享后宫欢愉之上。他经常带着苻氏姐妹出游。十一月六日,慕容熙偕同苻氏姐妹前往龙城北部的北原进行狩猎活动。
恰在这一天,石城县令高和联合尚方士兵在京城发动兵变,司隶校尉张显被杀害。叛军攻入皇宫,大量掠夺国库中的武器,并强迫龙城守将关闭城门。
慕容熙得知消息后,立刻终止狩猎,匆忙赶回都城。守将们看到天王慕容熙回来,纷纷放下武器,打开城门迎接他进城。之后,慕容熙下令镇压叛乱,虽然大部分叛军被消灭,但高和却幸运地逃走了。
在平定内乱之后,龙城总算迎来了短暂的安宁。慕容熙也重新过上了宛如“太平天子”的生活,但整个天下依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却开始着手一项浩大的建筑工程——修建龙腾苑。这项工程征用了两万多名民夫,占地超过十余里。
龙腾苑的设计极为奢华,其中还特意堆砌了一座名为景云山的人工山峰。该山基底周长五百步,山峰高达十七丈。除此之外,苑内还建有逍遥宫、甘露殿等数百座宫殿楼阁,气势磅礴,美轮美奂。为了满足苻氏姐妹的娱乐需求,慕容熙又下令开凿天河渠,将水流引入宫中,修建了曲光海和清凉池。
正值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士兵与民夫们日夜不停地辛勤劳作,许多人因酷暑而病倒甚至死亡,据说死者超过了半数。然而,慕容熙对此毫不动容,完全无视百姓的怨言和士兵的伤亡。
某日,慕容熙前往城南游玩,在一棵大树下稍作歇息时,忽然隐约听到一个声音说道:“大王,请停止这些劳民伤财的工程吧!”他四处张望,却不见任何人影,于是认定是这棵大树在向他进言。愤怒之下,慕容熙命令随从立即砍伐大树。
当大树被砍倒后,一条长达一丈的大蛇从中窜出。即便目睹如此异象,慕容熙依然固执己见,没有丝毫悔改之意,继续他的奢靡生活与繁重工程。
南燕的情况值得我们重新审视。慕容德作为南燕的建立者,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展现出一定的才能,但在扩展领土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这可能源于他年事已高,雄心壮志不再,或者他对现有的三州之地已经感到满足。南燕与东晋接壤,而此时的东晋正值内乱频仍,有臣下建议慕容德趁此良机南下攻取土地,然而慕容德却因自身实力不足而未能成行。
接下来,我们来梳理一下东晋当时的局势。公元383年十一月,谢玄、刘牢之率领北府兵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肥水河畔大败前秦天王苻坚的南征大军,东晋得以转危为安。当时东晋的皇帝是孝武帝司马昌明,辅政大臣为谢安。后来,司马昌明为了制衡谢安的权力,让同母兄弟司马道子共同参与朝政。
公元385年八月,谢安病逝后,司马道子开始独揽大权,而司马昌明则沉溺于酒色,深居宫中不理朝政。
公元396年九月二十日深夜,司马昌明在醉酒酣睡时被宠妃张贵人用被子闷死,年仅三十五岁。
次日,司马昌明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据史书记载,司马德宗生性愚钝,“口不能言”,对四季变化毫无感知,甚至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在其统治期间,司马道子和其子司马元显先后掌控朝政。这一时期,东晋内部还爆发了孙恩之乱。
就在孙恩即将失败之际,司马道子父子的统治也走向了末路。
402年二月,东晋南郡公、荆州刺史桓玄(桓温之子)自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起兵,目标直指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声讨司马元显。同年三月初一,桓玄抵达新亭(今南京市南),镇北将军刘牢之遣其子刘敬宣向桓玄投降。三月初四,桓玄顺利进入建康,被授予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以及徐、荆、江三州刺史等职,并获赐黄钺。
次日,即三月初五,司马德宗下诏流放司马道子,并处死司马元显。
然而,刘牢之后来试图反叛桓玄却未能成功,最终选择自缢身亡。自此,桓玄独揽大权。
同年十月,桓玄开始清算刘牢之的旧部,下令诛杀高素、竺谦之、竺朗之、刘袭、刘季武等一批北府兵旧将。刘袭之兄长冀州刺史刘轨联合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人据守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共同举兵讨伐桓玄。
但刘轨、司马休之等不敌桓玄,决定投奔北魏。期间,将军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皆愿随行。众人抵达陈留郡(今河南陈留县)时分为两路:刘轨、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前往南燕,而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则投往后秦。
403年二月,东晋朝廷任命太尉桓玄为大将军。九月,朝廷再次颁布诏书,加封桓玄为相国,封楚王,食邑十个郡,并赐九锡。此时的桓玄已位极人臣,正密谋逼迫司马德宗禅让皇位。
十月,桓玄在东晋的一系列举动也传到了南燕。一年前投奔南燕的高雅之等人认为,此时正是南下讨伐桓玄的良机。
高雅之上书慕容德,建议即使无法平定吴会(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也能占据长江以北地区。
中书侍郎韩范也上疏劝说慕容德趁此机会南攻东晋,以扩大领土。他的奏疏内容如下:
“如今晋室衰败混乱,江、淮南北人口稀少,兵力单薄。加之桓玄悖逆,导致上下离心离德。陛下若能亲率步骑一万前往征伐,彼方必定土崩瓦解,不战而屈。一旦得手,秦、魏亦不足为惧。拓地建功,正在今日。若失此良机,待其豪杰诛灭桓玄后重新修明德政,则不仅建康难以夺取,就连江北也将无望。”
慕容德听后心存犹豫,但又不愿浇灭众臣的热情,于是说道:“朕以为故国沦亡,必先平定中原,再荡平荆扬,因此一直未敢南征。卿等所奏之事,需交由公卿商议后再做决定。”
随后,慕容德还调集兵马,在城西举行检阅仪式,显示军力:
步兵三十七万、骑兵五万三千、战车一万七千乘。
然而,南燕众臣大多认为桓玄刚刚得志,势力正盛,不宜贸然行动。最终,慕容德只得放弃南征计划。
403年12月3日,东晋楚王桓玄在安徽当涂九井山北麓登基称帝,建立楚国,改元永始,并将晋安帝司马德宗废为平固王。同年12月9日,桓玄抵达建康。
消息传到南燕时已是次年3月。当时逃亡至南燕的刘敬宣与高雅之密谋刺杀南燕主慕容德,拥立司马休之为帝。他们还打算联合同样投奔南燕的刘轨共同行动。然而刘轨深受慕容德信任,已被封为司空。
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且已在南燕安稳生活,刘轨拒绝参与谋反。尽管如此,刘敬宣仍不信任刘轨的态度,坚持联络他。最终,因计划泄露,刘轨与高雅之被处死,刘敬宣和司马休之则被迫流亡江淮地区。
此时,二人不敢返回桓玄控制下的东晋。但不久传来消息,北府兵旧将刘裕早在一个月前就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
到了3月,桓玄西撤,刘裕成功攻入建康。得知这一情况后,刘敬宣与司马休之决定返回东晋。刘敬宣后来被刘裕任命为晋陵郡太守。
与此同时,慕容德也得知桓玄失败的消息,萌生南征的想法,命令北地王慕容钟集结军队准备出征。然而,由于慕容德突然患病,此次南征计划再次搁浅。
金刀太子慕容熙对苻家两位女子依然宠爱有加。提及苻家姐妹,慕容熙更偏爱苻训英,因此封她为贵嫔,而苻娀娥则被封为贵人。到了403年十二月二十日,慕容熙正式立苻训英为皇后,苻娀娥则被册封为昭仪。即便如此,苻娀娥也并未失宠,慕容熙对她的喜爱依旧深厚。
404年七月,苻娀娥突患重病,慕容熙为此心急如焚,四处寻医问药,但病情始终未能好转。此时,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有一人自称王荣(《晋书》中写作王温),声称能治愈苻昭仪的病症。
慕容熙立刻命王荣入宫为苻昭仪诊治,然而苻昭仪最终还是不幸离世。慕容熙目睹心爱之人病逝,悲痛交加,怒火中烧,将所有愤怒都发泄在王荣身上。他下令将王荣绑至公车门外,先将其肢解,随后焚烧。
自此之后,慕容熙将全部心意倾注于皇后苻训英。
同年十一月,正值东北大地寒风凛冽的冬季,慕容熙不顾严寒,携皇后苻训英出宫狩猎。此次狩猎规模浩大,北至白鹿山(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白狼山东),东越青岭(位于都城龙城东南四百余里之外),南达海阳城(今河北省滦县西南)。随行士卒多达五千余人,其中不少人因遭遇豺狼袭击或冻死途中,沿途百姓也因此深受其害,生活苦不堪言。
405年的冬天,慕容熙狩猎归来没多久,边境传来紧急军情:高句丽出兵入侵,造成百余百姓伤亡。这次慕容熙一改以往的消极态度,决定亲自率军讨伐高句丽。即便出征在即,他仍不忘带上深爱的皇后苻训英同行。
次年正月二十六日,慕容熙的大军围攻被高句丽占领的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慕容熙与苻训英正在车辇中等待捷报时,前线传来消息:城池即将被攻克,将士们准备入城。
然而慕容熙却下令:“先别让将士们进城,等城墙夷平后,朕与皇后要率先乘辇而入。”
于是将士们只能继续破坏城墙,导致攻城时机延误。
高句丽守军趁机调整防御,再加上突降大雪,许多燕军士兵被冻死,最终未能拿下辽东城,慕容熙只得撤军返回龙城。
同年十二月,慕容熙又计划北伐契丹,并依旧带着苻训英同行。
406年初,燕军一路向北深入至陉北(具体位置不详),接近契丹领地时,慕容熙突然胆怯,担心敌强难胜,打算班师回朝。但苻训英却将战争视作一场游戏,坚持要看战斗场面。慕容熙虽不敢与契丹正面交锋,但为了取悦皇后,决定转而南下突袭高句丽。
他下令轻装简行,以骑兵长途奔袭三千里,于二月下旬抵达高句丽属下的木底城(今辽宁新宾西)。此次远征,燕军饱受寒冷和疲劳之苦,损失惨重,最终还是没能攻克木底城。
在这场战役中,夕阳公慕容云(原名高云)不幸中箭受伤,因惧怕慕容熙猜忌,称病不再上朝。
403年的四月,一位名叫赵融的前秦旧属从长安抵达广固(今山东青州),他向慕容德通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慕容德的母亲与兄长已经离世。当时六十七岁的慕容德听闻此噩耗后,悲痛欲绝,哭声震天,甚至口吐鲜血,最终卧病在床。
就在此时,司隶校尉慕容达得知慕容德病重,便趁机谋划叛乱。他派遣牙门皇璆率领士兵攻打皇宫的端门,而殿中帅侯赤眉则从内部打开端门予以接应。
危急关头,中黄门孙进扶着虚弱的慕容德翻越宫墙,暂时躲藏在孙进家中避难。
将领段宏等人得知宫中发生叛乱后,迅速集结军队,驻守在宫城的四个城门,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
随后,慕容德返回皇宫,下令反击叛军。这场叛乱以侯赤眉被杀、慕容达逃亡北魏告终。
时间转眼到了405年的四月,三年过去了,慕容德似乎已经不再执着于寻找母亲和兄长,毕竟他们已不在人世。然而,此时又有人带来了新的消息:他的兄长慕容纳留下了一个遗腹子,如今正生活在后秦的长安城中。这个消息让慕容德喜出望外,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位侄子迎回身边,以此延续家族血脉。
在前秦时代,慕容德曾担任张掖郡太守,他的生母公孙氏和兄长慕容纳也一同居住在张掖。
公元383年,慕容德跟随前秦天王苻坚南下攻打东晋,在出发前,他将一把金刀交给了母亲公孙氏。
然而,淝水之战后,前秦大败。慕容德与兄长慕容垂在崤山以东起兵反叛。当时,张掖太守苻昌出于报复心理,杀害了慕容纳以及慕容德的所有子嗣。唯有年迈的公孙氏因年老幸免于难,而慕容纳的妻子段氏因怀有身孕暂未被处决,与公孙氏一同被囚禁在监狱中。
狱卒呼延平是慕容德昔日的手下,他曾因犯下死罪被慕容德饶恕性命。为了报恩,呼延平秘密释放了公孙氏和段氏,并护送她们逃往羌人部落避难。不久后,段氏产下一子,取名慕容超。
慕容超十岁时,祖母公孙氏不幸病逝。临终前,她取出那把金刀交给慕容超,嘱咐道:“若天下安定,你有机会返回东方,就将此刀转交你的叔父慕容德。”
之后,呼延平继续保护段氏母子,投奔了后凉政权。到了公元403年,后凉向后秦投降,呼延平携带着段氏母子随同凉州百姓迁徙至长安。
后来,呼延平去世。为感念其救命之恩,段氏对慕容超说道:“我们母子能活到现在,全靠呼延平的庇护。如今他已不在,我打算让你迎娶他的女儿为妻,以此来报答他的恩情。”
于是,慕容超遵从母亲意愿,娶了呼延平的女儿为妻。
慕容超在长安期间,为避免被后秦抓获,选择伪装成精神失常者,在街头行乞。后秦百姓见他如此,皆以为他是个疯癫之人,唯有东平公姚绍察觉到异样。尽管慕容超刻意装疯卖傻,但他的非凡气质难以掩饰:身高八尺,腰围九围,即便衣衫褴褛,也难掩其俊朗外貌与卓越风姿。
姚绍向天王姚兴禀报道:“慕容超相貌堂堂,恐怕并非真疯,请陛下赐予他一个小小的官职以稳住他。”
姚兴听后半信半疑,便命人将慕容超带到面前询问。
然而,慕容超故意答非所问,甚至对提问置之不理。姚兴因此不再相信姚绍的判断,还嘲笑道:“俗话说‘妍皮不裹痴骨’,看来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此后,姚兴依旧放任慕容超在长安自由行乞。
后来,慕容德得知侄子慕容超身在长安,立刻派遣吴辩前往寻找。恰巧吴辩有一位同乡宗正谦在长安以占卜为生。吴辩请宗正谦帮忙找到慕容超,并转告他慕容德正在寻觅他的消息。慕容超听闻叔父的消息自然欢喜,却不敢告知自己的母亲段氏和妻子呼延氏。于是,慕容超与宗正谦改名换姓,逃离后秦,踏上前往南燕的路途。
当二人抵达梁父(今山东省泰安市南)时,南燕镇南将军长史悦寿得知此事,随即通报兖州刺史慕容法。
然而,慕容法对慕容超的身份存疑,说道:“昔日曾有占卜者冒充卫国太子,今日莫非又是类似的情况?”因此,他对慕容超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慕容超对此深感不满,自此与慕容法结下嫌隙。
慕容德得知慕容超已进入南燕,且即将抵达都城广固,心中大喜,随即派遣三百精锐骑兵前去迎接。
慕容超到达广固后,立即将象征皇族身份的金刀呈交给叔父慕容德。慕容德见到这把当年的金刀,顿时感慨万千,失声痛哭,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随后,慕容德正式颁布诏书,封慕容超为北海王,并任命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司隶校尉,赐予开府之权。同时,他还精心挑选贤能之士,作为慕容超的下属辅佐团队,并在万春门内为其修建豪华府邸。由于慕容德膝下无子,他有意册立慕容超为太子。
时年二十二岁的慕容超自然明白叔父慕容德的心意。因此,他在宫中对慕容德悉心侍奉,使慕容德倍感欣慰;而在宫外,则谦逊待人、礼贤下士,赢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赞誉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