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是困扰很多中老年人的一大慢性病,而“油”在这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很多人也都把高血脂归咎于吃油太多。事实上,“油”在高血脂中扮演的是复杂而微妙的角色,并不能一棍子打死。
一方面,高脂肪饮食常被视为导致肥胖、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深入揭示,适量且科学地摄入“好油”,不仅不会危害健康,反而能成为我们减肥、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的得力助手。
那今天,我们就从油的成分来说一说,如何吃对油。
根据不饱和键的数量和类型,油脂可被分为不同的类别,这主要涉及到脂肪酸的结构。不饱和键主要是指碳碳双键(C=C),它们使得脂肪酸分子在化学上更加活泼,容易发生氧化、加成等反应。以下是根据不饱和键对油脂进行分类的详细说明。
一、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定义:不含不饱和键(即碳碳双键)的脂肪酸。
特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变质,耐高温。
常见来源: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和部分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但椰子油属于中链饱和脂肪酸,有其特殊性)。
饱和脂肪酸,这一曾经被视为健康大敌的营养素,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渐展现出其复杂的一面。虽然过量摄入高饱和脂肪的食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并非所有饱和脂肪酸都对人体有害。例如,椰子油中的中链脂肪酸就具有提高新陈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的特性。适量摄入这些饱和脂肪酸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地摄入饱和脂肪酸。红肉、全脂乳制品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仍需谨慎食用。为了保持健康饮食的平衡,我们应选择瘦肉、低脂乳制品等替代品,并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 UFA)不饱和脂肪酸根据不饱和键的数量可进一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1.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定义:含有一个不饱和键(即一个碳碳双键)的脂肪酸。
特点:相对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较为稳定,但仍需避免高温长时间加热,它们对人体有多种健康益处,如调节血脂、降胆固醇和降血糖等。
常见来源:橄榄油、山茶油、花生油、菜籽油(尤其是高油酸菜籽油)等。
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在健康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橄榄油中的油酸为例,这种脂肪酸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所谓的“坏胆固醇”,减少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即“好胆固醇”,进一步巩固心血管健康的防线。
而且,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们在烹饪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化学结构,不易产生有害的氧化产物或反式脂肪酸。这就意味着,使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进行煎、炒、烤等高温烹饪方式时,不仅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还能确保食物的安全性。因此,橄榄油、坚果(如杏仁、核桃)、鳄梨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成为了现代健康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单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增强饱腹感、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脂肪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适量摄入这些食物,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2.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定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碳碳双键)的脂肪酸。
特点:化学性质活泼,易氧化变质,不耐高温。
根据第一个双键的位置,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分为n-3系列(Omega-3)和n-6系列(Omega-6)等。这两类脂肪酸都是人体必需的,但需要在饮食中保持适当的比例。
①n-3系列(Omega-3):具有抗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大脑和视网膜功能等多种健康益处。
常见来源:亚麻籽油、紫苏油、沙棘油、鱼油(如三文鱼、鲭鱼、鲱鱼等深海鱼类的油)、核桃、藜麦、奇亚籽等。
②n-6系列(Omega-6):虽然也是必需脂肪酸,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与n-3系列脂肪酸的比例失衡,从而引发炎症反应等问题。
常见来源: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经济类植物油。
Omega-3脂肪酸以其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等特性而闻名于世。Omega-3脂肪酸通过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水平等多种途径,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它们还能缓解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认知能力,为大脑健康保驾护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饮食往往存在Omega-6摄入过多,而Omega-3摄入不足的问题。因此,保持Omega-3与Omega-6的适当比例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