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乱世:两晋南北朝时期38位大将军!

翰林院女大学士 2025-04-17 23:40:00

欣赏本文之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私信我哟。

在动荡三百年的历史上,究竟出现了哪些有名的将才呢?

1.羊祜

羊祜堪称灭吴第一功臣,定下平吴之策,促成西晋统一。晋武帝司马炎任命羊祜为荆州都督,将伐吴重任托付于他,羊祜坐镇荆州九年,大力发展荆州,使国库粮食积蓄可用十年。如此贡献在当时来说绝对能够出将入相,当然司马炎也是看在眼中的,为了表示嘉奖,让其军政一手抓。

羊祜病逝后,敌国百姓自发罢市痛哭,死前力荐寒门出身的杜预接替自己,这位"武库"之才最终成为灭吴主帅,羊祜死后两年,杜预按羊祜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灭吴,完成了统一大业。

2.刘琨

这位出身贵胄的并州刺史,不仅是"闻鸡起舞"典故的主角,更是魏晋风骨的传承者。在匈奴铁骑横扫北方的至暗时刻,以晋阳孤城为支点,独守北疆十年。石勒出兵进攻并州,刘琨不听箕澹劝阻全军尽出,中伏大败,丢失并州,随后投奔抚军大将军段匹磾。刘琨先后在并州、幽州,抗击异族,最后因利益之争,枉死于盟友之手。

3.孟观

这位西晋中期崛起的名将,在晋惠帝元康年间以果决勇毅的军事才能力挽狂澜。当氐族首领齐万年看到八王之乱让西晋无暇顾及西北地区,于是联合羌人发动叛乱,关中数十万流民暴动,西晋王朝在西北的统治岌岌可危。孟观临危受命出任征讨将军,率领精锐禁军深入陇西战场,一举平定西北叛乱。孟观以不足两万兵力击溃十余万叛军的战绩,让其一跃成为西晋最闪耀的将星。

4.马隆

在八王之乱前夕,凉州羌胡叛乱震动西北,此时西晋只想一心灭掉东吴,无暇顾及西北的叛乱,腾不出能够出征的名将。此时马隆毛遂自荐,决定精选三千精兵西征。他根据西北地形改良诸葛亮八阵图,首创"扁箱车阵",将战车改造为可拆卸的移动堡垒。正是此种作战方法,让其快速平定叛乱,一举斩杀秃发树机能,平定凉州。

5.祖逖

祖逖是东晋北伐第一人,被写进课本的男人。西晋末年,祖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奉命北伐,率军从京口渡江北上,一路攻下谯城,在豫州站住脚跟,打通了北伐的通道。四十八岁的祖逖站在摇晃的船舷边,手中船桨重重击打水面,木屑飞溅的刹那,祖逖木桨击水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节,激励着后世陆游、辛弃疾等无数仁人志士。

6.温峤

这位出身太原温氏东晋名臣温峤,以智勇双全之姿,在王朝两次重大危机中力挽狂澜。晋明帝即位后,成为明帝的左膀右臂,然而王敦之乱爆发后,叛军攻入建康,架空晋明帝,温峤便暗中积蓄力量,以便后续的反制。晋明帝遂封温峤为中垒将军、持节、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抵抗王敦。

7.刘牢之

这位北府兵出身的寒门将领,东晋后期最具争议的军事统帅之一。刘牢之的高光时刻便是在著名的淝水之战,刘牢之率领八千北府精锐执行着战争史上最危险的战术穿插,他率军绕过前秦大军防线,在洛涧地区突然发起夜袭,以损失五百人的代价歼灭前秦军一万五千人,这场教科书式的突袭直接动摇了苻坚的战争信心。

然而刘牢之屡次叛变让其饱受诟病,身处王谢桓氏的权力漩涡,从依附谢玄到投靠司马道子,再到结盟桓玄,也许是他的生存之道。

8.王镇恶

王镇恶其最耀眼的成就在于协助刘裕完成北伐伟业。作为前秦丞相王猛之孙,从小受到良好的培养,自幼熟读兵书,尤擅水路奇袭战术,然其水战之能,可比当年周郎。当刘裕发动北伐后秦的战争时,晋军主力在黄河沿线与秦军主力对峙,王镇恶提出一个疯狂计划:"请以水师自渭河直取长安,七日必破城!"这个提议震惊了晋军高层,但刘裕力排众议极力支持王镇恶,其统军从潼关出发,实际用时五日即完成突袭,这个速度甚至超过其承诺的"七日"。

9.邓羌

这位出身安定豪族的将领,凭借超凡军事才能成为苻坚统一北方的核心支柱,绝对是前秦第一猛将。前燕灭国战中的潞川决战中,邓羌率五千精锐反复冲击燕军本阵,配合王猛主力大破慕容评二十五万众,为前秦攻灭前燕奠定胜局。

10.谢艾

十六国时期,这位出身敦煌文士的儒将谢艾以文臣之身三度力挽狂澜,他三次以少胜多击退后赵大军,成为前凉政权抵御后赵入侵的中流砥柱。振武城外面对后赵名将麻秋五万铁骑压境,谢艾临危受命率五千步卒迎战,夜袭大破赵军,迫使后赵皇帝石虎放弃灭亡前凉的企图。

11.檀道济

这位出身寒门的将领,用二十年戎马生涯在动荡的南北朝留下了独特的军事贡献。作为刘宋王朝的军事支柱,檀道济先后平定谢晦之乱、收复淮北四镇,使长江防线固若金汤。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因宋文帝猜忌被冤杀,临终前"乃坏汝万里长城"的怒吼,道尽了乱世名将的宿命悲歌。当北魏铁骑再度南下时,刘宋王朝终因自毁长城而痛失半壁江山。

12.宗悫

宗悫是南朝宋名将,早年在刘义恭手下效力,效力十五年,官至江夏王国上军将军。这位出身寒门的武将,其"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言至今仍激励后人。先后参与讨平雍州境内蛮族叛乱,东攻建康,讨平元凶之乱,协助朝廷平定南郡王刘义宣叛乱,协助沈庆之平定竟陵王刘诞叛乱等,功勋卓著。

13.沈庆之

沈庆之是南朝宋名将,一生历仕(宋武帝、宋少帝、宋文帝、孝武帝、前废帝)五朝。这位出身吴兴寒门的武将,在元嘉北伐中初露锋芒,作战勇猛,善于谋略,两次参加北伐,平定缘沔诸蛮、郧山蛮、犬羊蛮、西阳五水蛮等蛮族,讨平刘劭、鲁爽、刘诞等叛乱。其中在平定荆襄蛮族叛乱中,通过军事威慑与怀柔招抚双管齐下,最终平定延续百年的蛮族之患。

14.垣崇祖

垣崇祖是南朝齐名将,萧道成掌权后,垣崇祖归附萧道成。作为镇守寿春的军政长官,垣崇祖据守寿春时,以水攻击退了北魏大军的来袭。垣崇祖用其短暂的四十四年人生,在南朝军事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构建的防御体系,终齐之世都未被北朝突破,堪称南朝最坚固的北境长城。

15.张敬儿

张敬儿是南朝齐名将,早年依附萧道成,率军平定刘休范叛乱,俟机杀死刘休范,战后因功拜雍州刺史、都督雍凉诸军事。其人生巅峰平定沈攸之叛乱,沈攸之宣称“清君侧”,联合湘州刺史王蕴等方镇势力,集结十万大军顺江东下,试图攻占建康,萧道成任命张敬儿为雍州刺史,命其扼守荆州北部门户襄阳。他一面佯装怯战麻痹敌军,一面暗遣水军焚毁叛军粮船,待沈军军心大乱时亲率铁骑突袭,以寡击众斩杀沈攸之,为萧齐建国扫清最大障碍。

16.王僧辩

王僧辩是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最大的功绩便是在侯景叛乱时,率军击退侯景军,收复郢、江两州,大败侯景,收复建康,堪称再造梁室的中流砥柱。叛将侯景以8000兵马起兵,却因梁武帝萧衍的昏聩应对迅速坐大,最终攻陷建康,饿死武帝,屠戮宗室,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王僧辩临危受命,与湘东王萧绎(即梁元帝)联手抗敌。他率军苦战江陵、巴陵,以少胜多击溃侯景主力,逐步收复长江防线。

他亲率水陆联军东征,接连大破侯景据点,次年攻入建康,彻底荡平叛乱,终结了这场几乎倾覆南朝江山的动乱。

17.叔孙建

叔孙建是北魏将领,早年侍从道武帝拓跋珪,一生南征北战,战功殊多,明元帝即位后,讨伐刘虎叛乱。刘裕北伐时,率军与晋军对峙,在滑台之战中,叔孙建击退檀道济的援军,战后,因功升任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加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

18.尉元

尉元是北魏名将,一生多次与南朝宋军作战,以徐州的彭城为据点,多次击败宋军,挫败南朝宋对北方边境的经略。因功封征西大将军、都督南征诸军事,封山阳郡开国公。

19.慕容白曜

慕容白曜是北魏时期名将,官至青州刺史、使持节,封爵济南王。为人骁勇善战,执法如山,刚直不阿,先后率军攻克肥城、垣苗、糜沟,后率军夺取南朝青州等地,战功赫赫。这位鲜卑贵胄在467年临危受命,以征南大将军之职发动闪电战,在青州战场上虽死伤惨重,但是战绩颇丰。

20.奚斤

奚斤是北魏时期将领,一生历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这位鲜卑贵胄早年追随道武帝拓跋珪,在参合陂之战中大破后燕主力,为北魏入主中原奠定基础。先后参与讨平盗贼,打败高车、库狄等部,平定刘牙叛乱,诛杀慕容伯儿等。又击败越勒部,追击柔然,率军南征刘宋,攻陷河南、颖川、陈郡以南之地。次年,平定兖、豫二州各郡,继而攻克虎牢,立下赫赫战功。因功升任南大将军,封爵弘农王。

21.韩茂

韩茂是北魏将领,官至征南大将军。这个平城郊外的牧马少年,每逢战事必身先士卒。在太武帝统一北方的征途中,韩茂先后参与灭赫连夏、征柔然、平山胡、伐刘宋等重大战役,其率领的骑兵部队如利刃般撕破敌军防线。

22.杨大眼

杨大眼是北魏时期名将,从名字我们不难看出,必定是一个猛将。这位出身羌族、以"目如车轮"震慑敌胆的猛将,带领自己的妻子征战沙场,夫妻二人为北魏立下赫赫战功。杨大眼镇守荆豫十年间,南朝军队始终未能突破淮河防线。

23.斛律光

北齐名将斛律光如同战神般屡次抵抗北周大军,这位鲜卑族统帅以"落雕都督"的威名震慑敌国。洛阳保卫战中,北周联合突厥发动「三路伐齐」,面对二十万大军的三路夹击,斛律光率领骑兵直捣北周指挥中心,一举捣毁,致使北周指挥不当,四散而逃。这个被突厥人敬畏地称为"落雕都督"的军事天才,用三十载戎马撑起了一个王朝最后的辉煌。

24.高长恭

这位戴着狰狞面具驰骋沙场的亲王,不仅长得美丽俊俏,而且能征善战。北周联合突厥大举东犯北齐,周军十万之众分三路南下,其中尉迟迥率精锐直扑洛阳,北齐重镇金墉城(洛阳西北)危在旦夕。齐军主帅段韶、斛律光率主力驰援,而兰陵王高长恭作为宗室悍将,亦领五百精骑迂回敌后。由于邙山地形险峻,周军依山扎营,北齐大军久攻不下。危急时刻,高长恭亲率五百死士绕过敌军主阵,如利刃般直插周军大营核心,此战让高长恭威名震慑北朝。

25.高敖曹

高敖曹是东魏名将,神勇不亚于项羽的猛将,人称南北朝第一猛将,官至司徒、骠骑大将军,进爵武城县侯。早年联合高欢起兵,公开反对尔朱氏,曾以十余骑大破尔朱羽生的五千人。

26.贺拔胜

沙苑之战中,时任西魏右卫将军的贺拔胜,在战役中率数百精骑突入东魏中军,直逼高欢大帐,贺拔胜率精锐突袭东魏大营,斩首万余级扭转战局;河桥血战中,他身先士卒七进七出,战马中箭仍持短刀步战,其勇猛令宇文泰赞叹"万人敌"。更以荆州刺史身份坐镇要冲,五年间整饬军备,训练出令东魏胆寒的"荆州兵",奠定西魏三足鼎立之势。

27.赵贵

赵贵是西魏、北周时期将领,赵贵对于宇文泰巩固关陇政权、建立北周都有很大的贡献。作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这位陇西豪族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边陲武夫到帝国栋梁的蜕变。跟随贺拔胜讨伐元颢,赵贵跟随宇文泰收复弘农,在沙苑之战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东魏丞相高欢亲率20万大军进攻关中,意图一举歼灭西魏政权。宇文泰在沙苑之战后虽取得大捷,但西魏国力仍处弱势。赵贵率五百轻骑绕过正面战场,迂回至东魏大军侧后的小关,赵贵抓住战机连破三路敌军,斩首逾万。

28.侯莫陈崇

侯莫陈崇是北周明帝、武帝时宰相,早年随贺拔岳、尔朱荣镇压葛荣、邢杲,后击败元颢、平定了万俟丑奴叛乱、跟随宇文泰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跟随宇文泰征战河桥。陇西少年侯莫陈崇横刀跃马,用三十年戎马生涯奠定其"北周柱石"地位。

29.宇文宪

宇文宪是北周宗室大臣,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人称战神,北周第一名将,官至益州总管、益州刺史,都督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晋封齐国公。一生中参与多次对北齐的战争,东征灭齐时担任先锋,一举攻占邺城,灭亡北齐。

30.独孤信

相比他在朝堂上的传奇,其实他在培养女儿方面有着独特的能力,三个女儿都是皇后,堪称是史上最牛老丈人。早年为了追随孝武帝,辞别父母,捐弃妻子儿女,让孝武帝大为感动,任其都督三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独孤信镇守陇右的十年间,以卓越的治理能力重塑西北边陲。

31.尉迟迥

尉迟迥是西魏、北周时期将领,早年追随宇文泰克弘农、破沙苑。其最大功绩当属平定蜀地,作为主帅率大军伐蜀,他率三万精兵穿越险峻剑阁,所战皆捷,平定蜀国,终结了自谯纵之乱(405年)以来巴蜀地区长达148年的半独立状态。战后因功升任大都督十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孝闵帝宇文觉受禅即位后,跟随宇文护东征北齐,率军进攻洛阳,战后封上柱国,出任相州总管。

32.吴明彻

陈宣帝以吴明彻为主帅发动北伐,意图收复淮河失地。他统率十万水陆大军北进,首战攻克秦郡,活捉北齐守将尉破胡,随后围攻寿阳,利用南方水军精锐,在淮河与长江交汇处构建起水陆协同防线,迫使北齐名将斛律光焚营溃逃。此役一举收复淮南三十余城,收复自侯景之乱后沦陷三十年的淮河以南失地。重振南朝对江淮的控制权,终结了北齐对南陈的长期压制。

33.杜僧明

侯景之乱爆发时,已届不惑之年的杜僧明随陈霸先驰援建康,在青塘血战中单骑陷阵,身中数箭仍挺立不倒,其骁勇令叛军胆寒。围攻石头城战役中,石头城作为侯景老巢,城防坚固,三面环江,易守难攻。经过四个月激战,陈霸先率部昼夜轮番冲击,最终击溃侯景主力,侯景率残部遁逃。此役歼灭叛军主力,直接导致侯景政权崩溃,彻底击碎了侯景的帝王美梦。次年参与北伐,连克广陵、谯城,兵锋直指洛阳。

34.周文育

周文育是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朝名将,官至江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封寿昌县公,早年随从周荟大战白水蛮,勇冠三军。出身寒微的周文育凭借过人胆识,在陈霸先帐下崭露头角。豫章之战中,周文育率部配合陈霸先,以疑兵之计牵制侯景部将任约,为后续决战创造战机。

35.薛安都

这位祖籍河东汾阴的军事天才,一生跨越南朝宋、北魏两大政权,早年初仕北魏,屡建军功,后投奔刘宋,从刘宋王朝的得力干将到北魏王朝的镇臣。参与平定刘劭、刘义宣、臧质、鲁爽等人的叛乱。投降北魏后,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命其担任都督徐、南、北兖、青、冀五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镇南大将军。

36.萧摩诃

早年跟随侯安都征战,平定侯景之乱中屡立战功。南陈末代皇帝陈叔宝登基后,封其为骠骑大将军、绥建郡公,杨坚派出51万大军征讨陈朝时,陈叔宝命萧摩诃率军抵抗贺若弼,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当萧摩诃在前线拼死作战,陈叔宝却把自己的恶魔之手伸向了他的妻子,以致萧摩诃无意作战,隋朝大军得以顺利灭亡陈朝。

37.长孙嵩

长孙嵩是鲜卑族世族后裔,历经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朝,堪称北魏王朝的活化石,他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燕皇帝慕容宝率十万大军北伐,拓跋珪采取坚壁清野战术撤至参合陂。当后燕军队因粮草不足开始时,时年40岁的长孙嵩受命率两千轻骑在风雪中焚毁后燕粮草辎重,此战使后燕丧失河北粮仓,两年后分裂为北燕与南燕。

38.朱超石

朱超石是东晋将领,官至河东太守、中书侍郎,册封兴平县五等侯。朱超石出身将帅世家,后追随刘裕,联合冠军将军檀道济讨伐荆州都督司马休之。刘裕北伐后秦,朱超石担任前锋,率大军大败北魏大军,爆锤长孙嵩的三万大军,战功显赫。

以上便是两晋南北朝38位大将,正所谓乱世出名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战火,在三百多年的乱世中,涌现出了羊祜、刘牢之、王镇恶、吴明彻、萧摩诃等一大批优秀的将领,他们征战疆场、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当鲜卑骑兵的弯刀遇上汉族士族的谋略,当南朝水师的艨艟碰撞北朝铁骑的蹄声,粹炼出了这些名将的锋芒。

文末互动:

您认为哪位将领最能代表两晋南北朝?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