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当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灭亡之际,云南陆军讲武堂以“救亡图存”的炽热心跳破土而生,这座刚刚挂牌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即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耀眼的将星摇篮。作为与黄埔军校并称的"将帅摇篮",云南讲武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培养出众多改变历史的杰出人才,这里走出的学员,扛起了护国战争的第一面反袁大旗,点燃了抗日战场上的滇缅烽火。
云南讲武堂非常卓越,堪称“黄埔军校的摇篮”,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这座西南军事学府最终走出两位元帅、二十余位上将,优秀将领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所以必须得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那么在云南讲武堂中有哪些优秀的老师呢?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
1.蔡锷
蔡锷是近代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反清、抗袁、拥孙”,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并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被称为“再造共和”或“再造民国”之人,地位之高,不亚于孙先生。
虽然蔡锷成就颇高,但是其童年贫困潦倒,普通的一位放牛娃,好在蔡锷比较争气,他在十岁时便熟读四书五经,邻里乡亲都称他为神童。在其努力的学习下,成绩非常突出,考到了现在湖南大学的前身时务学堂,深受梁启超的赏识。在维新变法的背景下,蔡锷以优异的成绩,两渡东洋学习军事。
1909年担任讲武堂总办期间,这位年轻的军事家将日本士官学校的现代军事理念注入西南边陲,开创性地将战略战术、测绘学等近代军事科目引入课程体系。蔡锷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他要求学员精通日语或德语以研读外文军事著作,设立沙盘推演室强化战术思维,并引入实地地形演练的现代教学法。在1912年的秋季演习中,讲武堂学员展现出高度专业化的战术协同能力,其训练水准令观摩的外国武官惊叹,成为当时中国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典范。
时云南陆军讲武堂实际成了同盟会的活动场所时,众多讲武堂教官加入了同盟会,蔡锷也与同盟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蔡锷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发动起义,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同时蔡锷还是袁世凯定都北京的支持者。但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亲自担任护国第一军总司令,与北洋军激战四川。
由于常年的劳累,蔡锷疾病缠身,最终病倒,东渡日本治病,最终年仅三十四岁的蔡锷病逝日本。后北京政府颁布授勋令,授予蔡锷一等勋位。在授勋排名中,仅次于孙中山和黄兴,功勋卓著。
2.李烈钧
李烈钧的家境还算殷实,由于家庭富裕从小便有良好的机会受到好的教育,吃的比较好,身材比较壮实,能文善武,受到国民政府陆军上将吴介璋的赏识,后受到选派赴日学习,同时期的阎锡山、李根源、唐继尧是其同学。
学成回国后,受到冯国璋与云贵总督李经羲等人介绍,李烈钧到昆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兼兵备道提调,接任陆军小学堂总办(校长)。这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此刻正以云南陆军小学堂总办身份,为这座即将改写中国近代史的军校注入革命火种。这位被孙中山誉为"武学革命第一人"的将军,虽未长居讲武堂,但是他带来的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讲武堂的学员。九江起义成功后,担任海陆军总司令,升任为苏皖粤鄂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兼中央军总司令,率部阻击冯国璋的北洋军。
3.顾品珍
顾品珍出身医生世家,家境还算富裕,早年留学日本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学成回国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事教官兼骑兵科长,四川局势混乱时,顾品珍跟随滇军进攻清政府川督赵尔丰,赵尔丰迫于形势交出政权。顾品珍出任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原讲武堂)生徒队队长、校长、兵工厂厂长、陆军第二旅旅长、第二师中将师长、第六师中将师长、云南讲武堂监督等职。
当年在日本留学时的顾品珍不会想到,自己会以校长身份重返故土执掌讲武堂。作为第六期骑兵科唯一的云南籍毕业生,他在日本系统学习了德国军事体系,这段经历为其日后革新军校课程埋下伏笔。
4.刘存厚
刘存厚算是出身显赫,其父亲是光绪年间的武举人,所以在武术方面还是颇得父亲真传,从小便进入私塾学习文化知识,可惜屡试不中,后进入四川武备学堂就读,被选中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步兵科留学深造。学成回国后,担任云南讲武堂战术教官,后加入同盟会。
声明显现后,先后投胡拥袁,怎奈原始复辟帝位,于是跟随蔡锷讨伐袁世凯,此后仕途便一路顺风顺水,先后担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四川督军、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等。
5.李根源
李根源从小勤奋学习,熟读各种书籍,考入了昆明高等学堂,跟随清代昆明进士陈荣昌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公费留日,进入士官学校学习。后接触到孙中山,担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学成回国后,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负责全权筹办该校各项事宜。
作为云南讲武堂实际创办者,虽然职务名义上非首任校长,但李根源确是讲武堂实际缔造者,李根源1909年以监督身份统领校务(高尔登只是挂名),主导创建了这座革命军校的筋骨与灵魂。他突破职务名义限制,从课程设置、师资引进到校舍建设全程把控,使讲武堂在建校次年即跻身‘中国三大军校’之列。
筹建期间,云贵总督李经羲采纳李根源方案在前明黔国公府遗址筹建校舍,但附条件:将讲武堂与陆军小学堂合并办学,以节省经费。李根源两度赴日招贤纳士,成功延揽张开儒、方声涛等15名同盟会骨干任教,同时保留部分技术型日籍教官,形成独特的革命-专业双轨师资结构。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人才策略,使讲武堂既具备现代军校水准,又孕育出西南最强的革命武装策源地。
6.方声涛
方声涛在光绪年间东渡日本,到日本的一所军事学校东京振武学校进修学习,后进入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骑兵科学习,学成回国后,担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教习。宣统年间赴昆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方声涛作为讲武堂留日教官群体的代表,将日本陆军参谋培养经验融入教学实践,其参与设计的战术推演、沙盘作业等课程,为滇军参谋人才的早期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
7.唐继尧
唐继尧是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唐继尧虽然出身一般,但是其勤奋学习,成绩突出,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到日本的一所军事学校东京振武学校进修学习。后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振武学校毕业,到金泽的日军第九师团炮兵联队见习,一年后又进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学习,其留学经历异常丰富,成绩也是非常突出。
学成回国后,担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后加入新军,开启了仕途之路。从一个陆军第十九镇的一个管带,到贵州都督、云南都督兼云南民政长等,总督云南,成为封疆大吏。护法运动之后,唐继尧利用“靖国”的名义,扩大军阀势力,召开了川、滇、黔、鄂、豫五省联军会议,自己担任总司令。
8.李鸿祥
李鸿祥早年熟读各类史书,13岁考入五华书院,考取四属经古第一名,亲眼见证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便想投身报国。报名投考公费留日学习,成为了三十名留日人员之一。在日本先后进入东京振武学校,后又进入日本士官学校进修。学成回国后,云贵总督李经羲通过云南陆军小学堂总办罗佩金举荐,被聘为云南讲武堂教官。参与讲武学堂的筹备工作,学校建成后兼任该校教宫,将在日本学习到的知识,传授给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其中朱德是在其推荐下考入了云南讲武堂,两人亦师亦友,成了忘年之交。
9.罗佩金
罗佩金能够有着如此出色的成绩,源于父亲对他的精心栽培。由于出色的成绩,罗佩金东渡日本学习,先到东京振武学校,后又进入日本士官学校步兵进修,罗佩金和大多数在日本学习的士官一样,加入了同盟会。
学成回国后,担任新军第十九镇随营学堂监督,兼云南讲武堂步兵科教官,后调任督练处参议官兼陆军小学堂总办。罗佩金通过留日军校生网络重构师资体系,其打造的“士官系”教官团队(士官六期同学占60%)形成教学核心,使课程深度对接日本陆军操典。
以上便是云南讲武堂的老师,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都到了日本进修,可见当时日本在培养军官方面还是很有成就的,我们也没有丧失尊严,在抗战中,我们利用所学到的知识,给了他们迎头一棒。
🔥互动话题🔥
【如果穿越时空选导师,你会选择谁?】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