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发布、概念车亮相,各种酷炫科技恨不得闪瞎你的眼。
但今年的吉利展台,除了那台科技感十足、同样主打硬核安全的“银河战舰”原型车,还传递出一种更深层次的信号——关于“安全”的开放与共享。
怎么个开放共享法?两个核心动作,挺有魄力:
宣布把自研的“电池包底部碰撞试验装置专利”,向全行业开放。这个操作,在如今争奇斗艳的汽车界里,显得有点“另类”。
毕竟,核心技术和顶级试验资源,通常都是各家的“杀手锏”。
吉利是车卖太多选择开始败家了?
显然不是。
在昨天央视《首屈一指》栏目中,前往上海车展“探班”的央视主持撒贝宁,注意到吉利高管短短20分钟的发布会提及了61次“安全”。
借此,他问出了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吉利到底如何努力成为汽车行业的安全天花板?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回答说:安全这事儿,光喊口号没用,得有体系支撑。吉利也是花了十几年,借鉴了沃尔沃的经验,才把安全文化、研发、制造等体系建立起来。
开放,或许正是基于这份体系化的自信,以及推动行业共同进步的考量。
所以你看,当大家都在卷产品力的时候,吉利似乎想在更基础的安全层面,做点不一样的事。
他们不光展示自己能造出像“银河战舰”这样安全的车,还要通过开放共享,试图拉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水位线。
这种在喧嚣车展上,选择了一条更注重长远影响的道路,确实让吉利显得格局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