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彩版王羲之兰亭序五种,你见过几种?

天骄谈文化 2024-09-19 02:53:15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浙江绍兴),生于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卒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官至右将军,故世又称他王右将军,简称“王右军”。曾历任秘书郎、临川太守、江州刺史、宁远将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他的书法丰神疏逸,姿韵萧散,后世尊称“书圣”。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两大名门望族——王家和谢家之一,他们家是书画世家。其父王旷、伯父王导均为当时著名书法家。据说,王羲之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深远。他父亲王旷、叔父王廙(晋明帝的书画老师)、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东晋书法家卫桓的侄女)三位对王羲之的书法影响最大。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谢安等四十多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祓禊”盛会,饮酒赋诗,抒发平生抱负,并将诗汇编成集,由王羲之为之作序,故称《兰亭序》。文凡二十八行,计三百二十四字。

元代鲜于枢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元代赵孟頫在《跋兰序》中云:“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书圣”王羲之写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爱不释手,命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虞世南、赵模、韩政道、诸葛贞等仿制高手临摹“兰亭序”,赏赐给亲贵近臣。其中欧阳询临写的“兰亭序”被摹勒上石,这就是后人传颂的“定武本兰亭序”。此刻石本浑朴敦厚,为众多“兰亭序”刻本之冠,尤以元朝柯九思藏本为最佳。此外,藏於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双钩)“兰亭序”和藏于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名为黄绢本褚遂良临“兰亭序”,也被众多读者所厚爱。

《兰亭序》被李世民爱到了什么程度?李世民亲自撰写《王羲之传论》对王羲之极其褒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以至于李世民让把“兰亭序”的真迹陪葬进了太宗陵墓!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曾拿出内府金帛,大量收购王羲之的墨迹。当时有个名叫辨才的和尚藏有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不愿出售,唐太宗就派御史萧翼装扮成商人,设计骗来。

冯承素的摹本是双钩本,钩摹逼真,一丝不苟,可能最接近原书。冯承素在历史上并无书名,其本人的书法作品不见流传,他我赵模、韩政道、诸葛贞等人都是唐王朝宫廷的拓书人。

所谓“拓”,即双钩廓填,以透明或半透明纸覆于原作之上,双钩字边,而后逐笔填墨。

《兰亭序》写于永和九年,时王羲之五十一岁。而王羲之只活了五十九岁,所以,这是他晚年的书法,已经非常非常成熟,登峰造极。

1、冯承素摹本《兰亭序》:

2、褚遂良临《兰亭序》(黄绢本):

3、定武《兰亭序》(柯九思藏本):

4、虞世南临本《兰亭序》:

5、《兰亭序》褚遂良摹本:(褚遂良有两个摹本,这是之一,另外一个是黄绢本)。

这是褚遂良临《兰亭序·黄绢本》:

这是定武本《兰亭序》:

这是褚遂良摹本《兰亭序》:

这是虞世南临本《兰亭序》:

这是冯承素摹本(神龙本)《兰亭序》:

0 阅读:24

天骄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