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的出台,欧盟内部正就应对策略展开激烈辩论。
彭博社最新报道显示,欧盟成员国在美国加征关税问题上形成两个阵营:以法德为首的强硬派主张采取对等措施,而南欧国家则担忧贸易冲突升级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基础关税,其中欧盟产品面临20%的额外关税。这一决定在欧盟内部引发不同反应。
意大利经济部长焦尔杰蒂在切尔诺比奥商业论坛上明确表示:"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全面评估关税政策的影响范围。"他强调,报复性措施可能适得其反,"最终受损最严重的可能是欧洲经济本身"。
这一立场得到西班牙经济大臣奎尔波的支持,他指出:"过去两天的市场波动已经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
法德力推强硬反制措施相较南欧国家的谨慎态度,欧盟核心国家展现出更强硬的立场。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警告称,美国此举将破坏全球贸易体系,主张欧盟应联合其他受影响国家共同施压。法国总统马克龙则提出更具体的反制方案,包括:
• 暂停欧盟企业对美投资
• 动用"反胁迫工具"限制美国数字服务企业
• 考虑在公共采购领域设置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于2023年通过的"反胁迫工具"至今尚未启用,该机制允许欧盟对经济胁迫行为采取包括关税、投资限制等多维度反制措施。
地缘经济博弈下的战略考量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内部的分歧反映了成员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利益诉求。
南欧国家担忧贸易冲突可能冲击其脆弱的复苏态势,而法德等工业强国则更关注维护欧盟整体经济主权。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言论颇具代表性:"贸易争端只会削弱西方阵营,让其他经济体渔翁得利。"这种观点在依赖出口的南欧国家中颇具市场。
随着事态发展,欧盟委员会面临艰难抉择:既要展现捍卫欧洲利益的决心,又需避免贸易战升级带来的经济冲击。欧盟贸易专员表示正在评估各种应对方案,最终决策可能需要权衡各成员国的不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