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清晨5点,红3、红5军团分南北两路,向青杠坡的敌军发起攻击,但遭到了对方的顽强抵抗。战斗打了3、4个小时,红军方面未能扩展战果不说,5军团的部分阵地还一度被敌人突破。
仗打到这个份上,大家都觉得原先掌握的敌情有些不对劲了:眼前的川军并不“好打”啊!
中央红军入川的决策,是在开始行动前的两三天才作出的,之后总部和红军便马上行动,二局在大部分时间里都随总部在行军路上,所以一直没来得及对川军进行全面的侦听控制。另外,川军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这支地方军没有参加过江西对中央红军的“围剿”,既然从没有打过照面,二局手头所积累和掌握的川军资料自然也就不多,凡此总总,造成二局对土城敌情和川军南下黔北的具体部署,确实没能完全搞清楚。
就在土城战斗打响的前一天下午,二局随中革军委到达土城,一到土城,他们即投入全部力量搜索并侦收川军的电台,同时开始破译其密码。

川军十几个电台的数十封密电,很快就都侦收到了,然而密码一时却破译不出。一般而言,白军各地方军的密电编码水平,比中央军要差很多,但有的地方军通过各种渠道,也能提高其编码技术和保密级别。川军电台就是如此,他们不但使用自编本,而且其底本还是与“特别密本”相仿,较为复杂的“来去密本”,称为“正密”。
曾希圣深知“正密”非破不可,他和曹祥仁、邹毕兆立即开始了紧张的破译,三人彻夜工作,全力突击。
到当日战斗打到如火如荼之际,破译尚在进行当中。眼看情况万分危急,中革军委命令突前的红1军团2师(红2师)火速回援,毛泽东、周恩来都到大埂上指挥,朱德更是不顾危险,把帽子一脱,腰上别一支小橹子(即手枪),和刘伯承一起深入青杠坡前线。
即便朱德以红军总司令的身份披甲亲征,战况仍未能得到根本改观,敌我双方均伤亡惨重。在红2师赶到之前的两三小时里,青杠坡战斗已经达到惊险惨烈的程度,川军一度逼近军委指挥所前沿。紧急关头,毛泽东、周恩来把可称为中央红军最精锐的部队,平时都舍不得用的干部团拉上来,命令该部发起反冲锋,这才夺回阵地,重新与敌人形成对峙局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3》,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分解
(本故事因字数较多,只能每日连载。如您希望一次性看完,亦可累积数日阅读。纯为以文会友,介意者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