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为什么要逼宝玉读书,而不是学祖辈让宝玉去边关立战功?

乐言悦读评红楼 2025-04-21 12:16:33

因为他们的儿子不够死的。

贾政就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死了,丢下一个媳妇一个孙子,老两口养着。

小儿子贾环,看起来又不太聪明的样子。整天晃荡来晃荡去没个正形。

就这个二儿子,虽然说不喜欢走家族正道,去考编制去官场上混。好歹长得一表人才仪态好礼仪不错,行走交际的时候应对如流很能讨人喜欢,又能吟诗作对给家族涨涨才名。

你说他为什么要把儿子送去打仗?

边关那么好待吗?

战争不危险吗?

宁国公当时是怎么挣到这份家业的?

死人堆里好容易活下来,没吃的,靠着忠仆焦大偷东西给他吃。两天没水喝,好容易焦大给他省下半碗水来。

冷兵器时代,医疗环境又那么差。缺胳膊少腿都是常事,丢了性命才是大事。

家里虽然眼看要从亿万富翁衰落到万万富翁了,但日子又不是不能过,为什么要让儿子以命的代价去换取所谓的战功呢?

你看现在富豪有几个送儿子去挣军功的?

去了边关,失去性命的几率有多大,能获得战功的几率有多大,人家就是靠军功得来的爵位,你当人家不知道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能获得军功的只有将军一个,成为枯骨的有多少呢?

一旦送贾宝玉去边关,第一个和贾政翻脸的,就是王夫人。

于贾政而言,如果贾宝玉死了,他还有一个儿子贾环。

但对于王夫人来说,大儿子已死,女儿在深宫里虽近犹远,信息不通,唯有贾宝玉这唯一的骨肉还在身边。

贾宝玉就是王夫人唯一的指望和人生寄托。

她不需要贾宝玉出去挣多大的战功,忙多大的家业来。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这个儿子没有学坏,没有走上她眼中的歪门邪道。就已经很好很好了。

她关心宝玉的身体甚于关心宝玉的学习成绩。

这个儿子脱离自己的掌控范围,是她最大的恐惧。

哪怕贾政不是把贾宝玉送到边关,就算是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在王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等于是在逼死王夫人。

在那个时代,王夫人可能违反不了贾政的决定,但王夫人可能会死。

宝玉挨打的时候,王夫人急切之下喊出了自己心里话: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王夫人的精神寄托全在贾宝玉身上,贾宝玉如果死了,王夫人活不了。

为了一个机会渺茫的军功,搞得自己家破人亡,你当贾政傻吗?



0 阅读:27

乐言悦读评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