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在洗牌

跨境易势 2024-04-04 22:26:41

最近,一位做跨境电商的朋友告诉老陈,身边的人都在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看不到希望”。

这和统计数据不一样。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

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8210亿元,增长19.9%。

很明显,相较于传统外贸,跨境电商的形势要好上不少。

再对比下国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2%。

相比之下,跨境电商同样相当出彩。

老陈前段时间遇到一位做内贸的小工厂老板,正在积极拓展外贸业务。据他所言,原来合作的渠道不仅销售越来越难,而且回款状况也显著恶化:在约定的付款日,能拿回来的款越来越少。小工厂哪里扛得住这样的风险,不知道哪一单暴雷就game over了。

再看个公众公司的例子。

安克在国外市场如鱼得水、称王称霸,但在国内几乎没啥存在感,2022年国内营收在总营收中仅仅占比3.64%,可以忽略不计。

大家觉得,国内市场卷不卷?

跨境从业者口中的难做,更多是相对于之前的好日子而言的。

据商务部的介绍,跨境电商行业5年增长了将近10倍。相比这个速度,近两年的增速确实下降了不少。

疫情期间,跨境电商发了意外之财,随之欧美的高通胀和去库存又成了利空。

这算是市场的周期,实属正常。

哪个行业没周期?哪个市场没周期?

大家面临的环境是一样的,经历的周期是一样的,但结果不一样。

跨境电商龙头Shein那么大的营收,2022年依然增长了50%,超过200亿美元。

A股跨境电商代表性企业安克创新,每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稳步增长。

2023年一季度,安克的销售收入为33.65亿,增长17.475;净利润3.06亿,增长53.8%。

安克的充电线、充电宝、扫地机、耳机等产品,都是拼刺刀的红海市场,难道不卷么?

非常卷。

为什么还能每年持续增长?

是因为有先发优势、有品牌护城河?

这只能是部分原因,还不够充分。

比如,华宝新能在便携式储能行业有先发优势,但2022年被后起的友商反超,还是大大大大幅度反超。2023年一季度更差,营收同比下降2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40.45%。

至于原因,《》一文有探讨过,其中一点是技术投入相对较弱。

再看安克,研发投入的规模持续走高,占营收的比例同样如此。一季度研发投入2.8亿,占营收的8.32%。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有1820名,占总人数超过一半。

要说Shein和安克有什么共同点,老陈觉得就是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女装是跨境电商的大品类,玩家很多。

即使年销售几十亿的大卖,往往还是重度依赖亚马逊,没几家会像Shein那样很早就开始做自己的独立站和APP,毕竟比亚马逊运营难多了。为啥要冒这个风险?

有些公司确实也花重金做过独立站, 但抱的是快速见效的心态,而独立站恰恰是长链条、长周期的模式,需要用心经营、把很多工作做细做扎实,久久为功。

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反观Shein,在容易赚钱的时候,偏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打造柔性供应链。大工厂只接大单,根本不可能理会Shein的纳米级小单,Shein只能找小厂谈,小厂其实也看不上,单量实在太小。

Shein只能不断抛出打破行业惯例的优惠条件来吸引厂家,不仅包揽了打板工作,还提供贷款、提前结算货款,从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甚至还会主动给供应商补贴。这不像甲方,倒像是乙方,着实是苦活儿累活儿。

安克呢,前面聊的研发强度显然是绝大多数跨境玩家没法比的。

再说个很简单的点,

在2021年亚马逊封号潮中,安克创新Anker有关人士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我们从成立起,亚马逊站点上只有一个店铺,我们不会做任何触碰红线的事情”。

这样的话,有几个跨境大卖敢说?

在短期利益面前,大家都把长期风险抛之脑后了。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大部分玩家越来越难,龙头企业在稳定增长。也就是说行业在洗牌,集中度在提高。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好在,跨境电商的品类实在是多,会跑出很多龙头企业、龙头品牌,也会带动第三方服务的蓬勃发展。

资本是最敏锐的。

近期,致欧科技和赛维时代先后挂牌上市、三态股份过会,资本市场已经认可跨境电商行业。

同时,互联网巨头也在不断加码。

拼多多旗下的Temu高调杀入美国市场;

Tiktok shop持续探索并在东南亚发展迅猛;

阿里在第三方电商平台AliExpress的基础上推出独立站系统服务;

菜鸟未来十年将全力投入建设一张全球领先的智慧物流网络,联合AliExpress在今年年内正式推出“全球五日达”国际快递快线产品。

据新加坡会计和企业管制局(ACRA)公布的文件,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获得阿里8.45亿美元注资(约合人民币61亿元),后者在4月份刚刚注资3.529亿美元。可见,阿里对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厚望。

机会仍然很多,但草莽时代已经过去了。

0 阅读:0

跨境易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