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开端于大航海,最早的世界霸主是西班牙,其后英国击败了西班牙,取代西班牙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两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对英国霸权的挑战,虽功败垂成,最终也将英国霸权挑落马下,美国继而成为新的世界霸主。梳理世界主导权的转移我们发现,五百年来,主导世界的国家一直都是西方国家。美国这个西方国家的综合体算是个怪胎,因为主导美国的是欧洲移民的后代,也算是个妥妥的西方国家。

但是最近几十年,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转移。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世界权力格局开始出现了向东方国家转移的迹象,这就是我们口中经常说的东升西降。无论世界主导权是否会向新兴国家转移,无论向哪个国家转移,转移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美国的竭力阻挠。霸权黄昏是危险的,新的世界霸主诞生前,必然面临来自美国的全面打压甚至军事打击。这是我们需要明白这次五百年世界大变局的底层逻辑!
日本全盘西化被西方世界接纳,为什么美国不接受投降的俄罗斯?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一心西化,目的是融入西方国家。无论是国家制度还是意识形态都开始学习西方,多次申请加入北约,不可谓心不诚。但是最终落得个被美国落井下石,差点将国家搞崩溃的结局。俄罗斯在1991年后向美国送上膝盖,不但没有被美国接纳,美国还主导了随后多次对俄罗斯的制裁,一心只想将俄罗斯搞崩溃。
美国为什么不接受俄罗斯的投降?道理很简单,俄罗斯是大国,而且是核大国。向西方投降,只是为了国家发展。但是俄罗斯一旦发展起来,就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一个美国无法控制的国家。
所以,美西方不会收下俄罗斯的膝盖,反而会不遗余力的将俄罗斯彻底整死。美西方只会接受日本,韩国这种小国。这些小国无论怎么崛起,最终都无法在绝对实力上超过美国,而且还可以在东方国家边缘插入一个钉子。其实俄罗斯加入西方的时候,西方有条件,但是没有明说,他们的条件就是将俄罗斯拆分成无数个小国,然后才有资格做西方的小弟,至少像日本韩国一样,就算发展起来,也不能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

大国博弈,谁也没有资格投降。永远不要指望让步,美国就能和你和平相处。他们只会在你让步让到足够虚弱的时候,对你进行步步紧逼,直到将一个大国拆分成多个小国,永远不可能对美国形成威胁为止。这就是大国博弈的结果,胜则主导天下,败则四分五裂。没有缴枪不杀,只有战斗到底!
霸权的兴起与衰败的内在逻辑是怎样的?美国的霸权衰落到哪个阶段了?
世界霸权在农耕文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农耕文明生产力有限,不足以为制霸世界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所以我们讨论世界霸权,大国博弈都是立足于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的世界。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从发展到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都要越过几个重要的阶段。这几个阶段分别是工业霸权,科技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全球霸主开始衰落的时候,也会伴随着这几个霸权的逐渐丧失,伴随着军事霸权的难以维持,最终将世界霸权拱手让人。从这个方面上说,霸主国家不是突然就完成转换的,也不是突然之间就从霸权宝座上跌落的。中间都有个缓慢的过程。
对于今天的美国来说,川普不理解的是,美国明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国,为什么在世界贸易中总是在输呢?他不明白仅仅是工业实力超过美国的中国,为什么就在竞争中赢了美国呢?当然,在特朗普的心中,输赢的标准是贸易。
很显然,之所以贸易竞争上美国会输,根本原因是过去几十年持续不断地对外转移制造业,201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就超过了美国了。如果再算上最近十五年的发展,我们的工业制造能力已经发展到库克口中“不可替代”的高度了。严格意义上,我们已经在工业霸权上取代了美国!

川普单纯的从科技这一个维度去衡量中美贸易的输赢,很显然有失偏颇了。因为他并未从全局去思考组成美国霸权的其他要素。不过川普也是清醒的,他明白工业霸权丧失意味着什么,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再工业化,恰恰是其强化美国综合霸权的努力体现。但是川普没有想到的是,美国要完成再工业化,就必须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要削减财政赤字为制造业回流提供支持,就必须削弱军事实力。这就是当下,美元危机和战略收缩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川普正在通过削弱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的方式,来挽回失去的工业霸权。
按照当下川普的折腾劲头,接下来的几年,很有可能将美国的科技和金融霸权给搞散架。毕竟关税战还没怎么打,美债危机就有点招架不住的势头了。虽然短期内没有哪个国家的货币有取代美元的实力,但是人为制造衰退只为制服美联储的做法让大家对美元信用产生了怀疑。当下美国霸权还有科技,军事和金融三个方面维持,如果美国再失去其中一个,那么整个霸权构成依靠剩下的两个就会完全崩塌。
从过去大国博弈的历史来看,霸权国家的衰败形式是不同的,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因为组成霸权的四个部分中,要么一个,要么两个先丧失,然后整个霸权才会跟着衰败的。而且奇怪的是,一旦任何一部分衰败,其他三个部分都会跟着衰败,无论霸权国家如何努力,都无法扭转霸权衰落的最终结果。
比如西班牙,在霸权衰败的道路上先被荷兰拆掉了金融霸权,又被英国拆掉了军事霸权。最终连日不落帝国的名号都被英国夺走了。英国的衰落其实跟西班牙不同,英国是工业霸权首先被美国夺走,然后才因为两次大战的消耗加速了霸权的衰落。很显然,作为一脉相承的美国,当下也是率先失去了工业霸权。
按照川普现在的做法,无论制造业回流是否成功,美国都将再失去另外一种霸权支撑。假如美国制造业回流成功,美国成为贸易顺差国,这意味着美元开始回流美国,如此一来,金融霸权必将丧失。如果制造业回流不成功,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的科技霸权,将会因为没有产业的支撑,而失去科技研发的资源投入,如此一来,科技霸权必将丧失。
为什么工业霸权丧失后,科技霸权,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都会慢慢崩塌呢?其实原理很简单,工业基础是维持霸权的财富生成器,制造业创造的财富维持了科技产业的研发投入,而科技产业的研发保障了制造业的科技领先地位,强大的制造业可以为国家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当一国财富基础雄厚,那么货币的影响力就会天然向外辐射,这就是为什么,早在一战后,美元并非世界货币,但是却拥有和英镑同等国际地位的原因。当下,我国经济实力雄厚,人民币早就可以在周边自由流通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工业实力不再,财富创造能力下降的国家,本质上就是个空壳子。无论是科技研发还是美元货币地位,本质上都依赖债务超发来支撑。甚至就连打仗美国都要靠借钱维持。也就是说,无论是借钱维持科技霸权,军事霸权还是金融霸权,本质上借的钱都是要还的。靠什么还呢?不还是靠制造业吗?现在的问题是,就算美国制造业回流成功,没有几十年的精心打磨,能重新夺回工业地位吗?如果不能,意味着工业崛起永远无法实现,那么最终的债务崩塌势必将所有的科技,军事,金融优势全都掩埋。
有人说当下的美国虽然依然维持世界霸主地位,但是从年龄上来说,已经到了更年期。无论是情绪还是行为都显得比较混乱。我感觉这种形容挺恰当的!
中国实力还不足以取代美国的霸权地位,接下来,我们的发展目标很明确,对标美国,超越美国就可以,其他什么也不要做,静等美国出错!
从上面的描述来看,我们当下已经获得了工业霸权。这是一个国家登顶过程中最容易获得的优势,是后发国家天然具备的优势。但是如果从综合实力的视角出发,我们还不具备马上取代美国霸权的实力,这一点是需要承认的。
假如美国突然在世界上消失了,美国军事霸权压制下的地缘冲突就会重新燃烧起来,世界很多地方都会因为失去平衡而陷入战争。美元消失后,人民币的国际化体系尚不足以支撑国际贸易的结算,国际贸易会因为失去交易货币而陷入短暂的衰退。这是需要承认的事情,大家不要觉得现在美国衰落了,我们就具备足够的实力取代美国的位置了。至少在我们取得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之前,美国依然是世界霸主。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非常简单了,将发展的目标瞄准美国就行了。美国搞什么,我们就跟着搞什么。比如芯片,比如人工智能。我们虽然在追赶,但是追赶的好处是没有试错成本。当美国出错或者证明此路不通的时候,我们就不要搞了。当然,在美国没有优势的,我们又获得技术突破的领域还是可以适当加大马力搞一搞的。比如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现如今,我们也确实掌握了这两项新科技领域的主导权,这恰恰是我们取代美国科技霸权的重点领域。

我这样说,其实是从前苏联获取的教训。大家去回望历史就会发现,前苏联不管这个,什么都要搞,什么都要突破,最终将经济潜力都浪费在了军工科技研发上。最终的结果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军事成果,自己国家的经济反而因为科技研发多路出击而被拖垮了。
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限定一个相对比较窄的科技目标,就是在美国的重点科技研发领域超过他们。我们有工业利润可以为科技研发持续的投入背书,不像美国需要用发债的方式来维持科技研发的投入。长此以往,我们搞不成,无非就是浪费点相关产业的利润,但是美国搞不成,就会爆发债务危机。等到我们在科技上超越美国,获取科技霸权的时候,就不用再担心美国的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了。
当然,在科技突破的过程中,并不是说我们的金融和军事建设止步不前。我们当下在进行的一带一路,数字人民币,金砖国家支付系统都是为了绕开美元结算体系,进行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在美元普遍被世界接受的当下,人民币是很难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的。但是这不代表一定没有机会。一旦美国击鼓传花的债务游戏玩不下去,美元的国际地位就会遭遇重大打击。如果我们不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试问就算美国的金融霸权崩塌了,我们又该如何取代美国的金融霸权呢?
同样的道理,军事建设看似需要庞大的投入,但是这个成本是需要付出的。我们在科技和金融领域没有获取霸权之前,并不追求军事霸权的立即实现。只要维持军事领域的持续投入,在美国借债支撑的军事霸权面前,人民军队的实力上升总有一天能达成对美国的军事优势。总的原则只有一个,等着美国债务链条绷断,等着美国出错。当美国出现重大战略失误,我们在金融,军事上的提前铺排,就会成为美元霸权和美国军事霸权的备胎。这就是我过去所说的,用发展的方式,取代美国的由来。
说个小小的例子,我国春秋到战国时代的转折点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在这之前,晋国以一国之力压制周边齐秦楚燕,事实上形同今天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可是晋国的分裂是突然完成的,也因此,春秋时代的战略平衡骤然被打破,中国历史陷入了一场持续两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假如今天美国突然崩塌,又没有哪个国家有实力取代美国,是否意味着世界也将陷入一场长时间的混乱中呢?很显然,在我国追赶美国的道路上,迅速击垮美国并非目的,维持美国的相对虚弱才对我们最有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美债危机之下,并不急于抛售美债,对美元霸权进行致命一击的主要原因。
贸易战本身就是帝国黄昏的最好说明,之所以选择贸易战,本质上是美国手忙脚乱下的无奈。英国在衰落前,也曾试图用贸易保护主义强行为帝国续命。
本文最后,我们站在美国的视角,来聊聊贸易战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英国在一战后,为什么也会选择贸易保护主义。
1932年,英国在美国大萧条后,搞了个帝国特惠制度。当然,这是美国在1930年率先加关税之后搞的,看似为了应对美国的关税战,实际上英国最终贸易保护主义搞得美国苦不堪言。
道理很简单,英国维持着庞大的殖民地体系,在英联邦国家中减免关税,对外征收高关税。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美国商品被挡在了英联邦市场之外。其实英国的帝国特惠制的本质,是工业实力不如美国的情况下,最后的垂死挣扎。原因是一战德国对英国的巨大消耗,让英国意识到必须恢复工业强国地位才能保持国家的强大。

但是贸易保护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慢性自杀,就算没有二战,英国就能依靠帝国特惠制恢复元气吗?其实是做不到的。原因是自以为将国外商品隔绝在外就促进本国的发展了?事实上本国的工业实力会在消磨之下逐渐丧失竞争力。工业文明时代,只要工业实力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催生走私,最终自己的工业实力不但难以恢复,反而会因为种种限制衰落的更快。这也是为什么到二战爆发的时候,英国在面对工业实力比一战弱得多的德国时,依然难以招架的原因。
中美贸易战,看似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打压,但实际上,美国的目标并非是中国制造业。从对等关税的效果来看,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美国因为贸易政策陷入和全球的外交纠纷中。最后川普表示很多国家给他送上了膝盖,美国的关税政策赢了。事实上,满世界的贸易敲诈,跟英国帝国黄昏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样的,是美国面临霸权持续衰落过程中的不知所措而祭出的昏招。
从川普二进宫这二十多天的贸易政策来看,他的关税政策最终必然导致依附于美国利益的国家跟美国分道扬镳。至于川普期望的制造业回流,我这么跟大家说吧,不但搞不成,而且最终会因为这样一通乱折腾,让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提前到来。就像英国帝国特惠制一样,帝国特惠制取消后,英联邦国家马上放弃英镑,拥抱美元了。一个全球帝国想要将自己孤立于世界贸易体系之外,本质上就是在将权力拱手相让。
现在的问题是,已经无力维持霸权开支的美国,想要通过战略收缩的方式,回家搞财政重组,川普的意思很明确:“等我王者归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战略收缩和贸易政策,接下来美国关税战频繁认怂即将破产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对我们最有利?本文最后给大家留下个思考问题,我们接下来再来详细聊聊,接下来,中国应该怎么做,才是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