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方案出炉,这波红利你能抓住吗?

围炉话今朝 2025-03-21 11:35:57

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消费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宛如强劲的引擎,驱动着经济巨轮稳健前行。当下,最新出炉的国内消费数据引发广泛关注,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731亿元,同比增长4%。这一数据相较于去年一季度有所回暖,却仍与前几年存在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将拉动消费视为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路径,一场提振消费的战役正悄然打响。

政策发力:直击消费痛点,构建收入保障体系

近段时间,国务院重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这份文件犹如一份详尽的作战蓝图,为促进消费提供了清晰指引。其核心逻辑围绕两大关键维度展开:保障收入与降低消费门槛,前者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后者则面向广大民众。

在保障收入方面,保就业成为重中之重。对于重点工程,政府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主动为企业减负。即便企业处于零利润状态,也要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因为只有企业运转起来,工人们才能按时领取工资,整个经济系统才能保持健康循环。同时,针对大企业拖欠账款问题,地方持续强化审计监管,打通资金流转的堵点,让资金在经济体系中顺畅流动。

政府为何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来源格外关注?原因不言而喻。这一庞大的劳动人民群体,一旦获得收入,往往会迅速投入到日常消费之中,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而且,收入缺失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为直接和严重。为此,政府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创新方式,盘活农户闲置的住房和土地。农户可将暂时不耕种的土地出租,获得稳定收入;在一些具备旅游资源的农村,鼓励村民以合作方式将民房改造为民宿,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对在农村开展业务的主体,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此外,提高养老金标准也在稳步推进,为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对于城镇职工,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合理提高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劳动者筑牢收入底线。同时,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鼓励企业稳定用工。只要企业能让员工安心工作,就能获得失业保险费返还,这一举措成为保就业的关键一环。此外,政府积极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从财政部2025年预算草案中可见一斑,明确育儿补贴预算150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0.53%。对比海外,韩国首尔2025年育儿补贴占财政支出的2.3%,日本在2024财年投入财政支出的2.8%。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在育儿补贴方面将持续扩大力度和范围,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在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机制方面,政府积极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的债券产品品种,拓宽民众财产性收入渠道,让民众手中的财富实现保值增值。

创新举措:多管齐下,降低消费门槛

在降低消费门槛上,政府积极打造多样化消费场景,加大消费补贴力度,拓宽消费人群。景区景点、文博单位纷纷拓展服务项目,延长营业时间,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览体验;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演出的审批流程简化、速度加快,宣传力度加大,点燃大众的娱乐消费热情;冰雪主题度假区等特色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在家电、汽车、手机、电脑等传统消费领域,补贴政策持续发力。在房地产相关措施上,各地政府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减轻购房者压力。部分地区还因地制宜,推出更多优惠补贴,激活房地产消费市场。同时,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入境游环境,扩大免签范围,精心打造优质旅游路线,提升服务品质,支持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吸引外国游客来华消费,为国内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深思熟虑:政策抉择背后的考量

或许有人疑惑,既然旨在提高消费,为何不直接向民众发钱?从政府视角深入剖析,直接发钱可能导致民众将资金存入银行,无法像消费券那样直接刺激消费。更有甚者,资金可能流入金融市场,引发股票炒作等行为,这与政府促进实体经济消费的初衷相悖。此外,直接发钱容易滋生贪腐问题,且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多年的扶贫经验表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偏远地区扶贫工作中,教会当地人谋生技能,远比给予低保补贴更具长远意义。

回顾历史,每逢经济承压,消费刺激政策便及时登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推出黄金周和完善社保体系,通过增加假期消费场景和稳定收入保障撬动消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家电下乡、4万亿投资等举措刺激需求;2020年疫情期间,各地发放消费券,民众抢券热潮仍历历在目。历经岁月洗礼,政府在应对经济压力时愈发从容。

此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提振消费方面已形成系统规划,不再局限于 “头痛医头” 的短期应对,而是直击 “没钱花” 和 “不敢花” 的根本问题。这一方案如同精心调配的调理药方,涵盖解决拖欠工资、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增加育儿补贴配套、完善托育服务、增加教育资源供给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提升民众的安全感和消费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专项行动方案在此时推出并非偶然。去年四季度,政府成功解决地方债问题,降低成本、减轻压力,为方案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如今,全国各地地方政府正积极落实这一方案,未来半年的宏观数据将成为检验政策效果的试金石。若成效显著,必将为本次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实现有力兜底与复苏。

宏观经济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千家万户的生活写照。当家家户户都能实现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再结合当下蓬勃发展的科技革命,我们有理由相信,走出康波萧条期将不再遥远,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本来源@老丁是个生意人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围炉话今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