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2025年最出圈、最具流量的创始人,雷军必定名列前茅。从自导自演的 "整活" 到两会提案引发热议,其热度背后是商业版图与个人经历的交织。那些在他创业路上相遇的前同事们,如同拼图般塑造了今日的雷军。
武大岁月:创业启蒙与早期人脉雷军堪称 “别人家的孩子”,以高分考入武汉大学。尽管武大与清北相比稍有差距,但也是人才汇聚之地,为雷军积累了最初的人脉资源。大学时期,雷军有个同班同学叫陈一舟。陈一舟在筹备第一个创业项目ChinaRen校友录时,曾找雷军交流,然而雷军却认为该项目距离盈利太过遥远,缺乏吸引力,因此既未投资,也未参与。陈一舟后将项目卖给搜狐,整合校内网打造人人网,虽最终关闭,却成为成功投资人,创下400倍回报战绩。

在武大读书时,雷军十分勤奋,仅用两年时间就修满了大学四年的学分。修满学分后,雷军并未急于毕业,而是选择兼职。当时武大附近有一条数码街,为了能使用电脑学习技术,雷军化身灵活就业人员,四处打工。在此期间,雷军结识了他首次创业的合伙人王全国,以及李儒雄。
三人成立三色公司开发软件加密系统。因业务方向混乱,结果公司亏损日益严重。很快,三色公司便宣告破产。尽管创业失败,但这两位合伙人后来的人生轨迹依然与雷军紧密相连。王全国后来被雷军带到金山,在金山担任过总工程师、副总经理、CIO、副总裁等多个重要职务。近年来,王全国还多了一个官方身份,担任云计算发展和政策论坛的轮值主任。另一位合伙人李儒雄虽未跟随雷军加入金山,但他创立的孵化器光谷咖啡获得了雷军的投资,雷军甚至还担任了该孵化器的董事长。

光谷咖啡的名字源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光谷。光谷是武汉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新区,不仅有众多国资背景的投资基金,还涌现出许多知名的创投机构和创业孵化器,光谷咖啡便是湖北首批国家级孵化器之一。雷军的首次创业虽看似有些 “草台班子”,却并非毫无收获,至少为他进入金山埋下伏笔。
金山征程:职业淬炼与圈层裂变金山是雷军商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在这里他遇到了决定其技术路径与管理风格的核心人物。金山创始人张旋龙凭借倒卖芯片与IBM电脑起家,其搭档求伯君因雷军开发的加密软件将其招致麾下。1992年,雷军成为金山第6号员工,却在微软Office冲击下遭遇滑铁卢。求伯君卖房孤注一掷,终以WPS 97逆转战局,奠定国产办公软件地位。

在金山,雷军培养了多位行业翘楚:
陈睿:从技术助理成长为金山独霸事业部总经理,后投资徐逸开发B站,现任B站董事长;
傅盛:原360技术骨干,经雷军牵线合并金山安全,创立猎豹移动,对雷军言听计从;
冯鑫:金山销售出身,创办暴风影音却因战略失误破产,雷军曾以 "方向、助力、资金认知" 三句话提点;
陈年与王树彤:卓越网时期旧部,前者创立凡客诚品,靠雷军支持存活至今;后者创办敦煌网,在贸易战背景下于美国爆火。2007年金山上市后,雷军离职转型投资人,开启 "交学费" 模式,投资版图覆盖YY、UC浏览器、蔚来、字节跳动等,为小米创业积累资源。

雷军一边投资,一边学习移动互联网知识,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 小米。2010年,雷军创立小米公司。为了让这次创业取得成功,他精心挑选了6位创业伙伴,包括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负责MIUI系统研发;原微软亚洲研究院经理林斌,负责小米的销售、物流,并推动了小米之家的发展;原微软工程院首席工程师黄江吉,负责小米云服务器和小米路由器;原戴尔无线产品开发副总裁周光平,负责小米供应链;负责小米电视的王川;以及负责小米手机工业设计的刘德。
如今,这些初创团队成员大多已离开小米。2020年,雷军宣布小米重新创业后,初创团队更新为九大合伙人,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CFO周受资。周受资曾在顶级基金工作,主导了京东、陌陌、滴滴、小米、字节的投资,并成功助力小米上市。然而,功成名就后,周受资拒绝了雷军给予的1亿股权,放弃合伙人身份,离开当时面临困境的小米,加入字节跳动,成为TikTok的负责人,并在后来的美国听证会上展现出卓越的辩论能力。

曾有网友好奇,为何小米高管团队照片中的成员都没有啤酒肚、地中海,个个清爽干练,毫无中年油腻之感。或许这正是所谓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经过雷军严格筛选的团队,自然值得信赖。
雷军的创业历程犹如一部精彩的商业传奇,他的前同事们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或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或是分道扬镳的路人,但都在雷军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共同塑造了如今的雷军和他所取得的商业成就。
文本来源于@资本带鳄韭菲特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