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晌午。
故城县三区区委书记翟立普在一个村内开完会,没顾得及吃中午饭,便匆匆赶着回区内汇报情况。
然而,就在他匆匆赶路的时候,一个日军小队长,用望远镜锁定了翟立普。
这是一支200余人的日军“讨伐队”,在扫荡完周边的村庄之后,正准备撤回县里。带队的小队长非常谨慎,为了防止沿途有八路军、地方游击队的伏击,每到一个高坡之处,他都会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附近的情况。
晌午时的村外,空无一人,使得此时急于赶路的翟立普,显得甚是突兀。
“这个人,看着像是化装的八路军干部。”日军小队长指着远处的翟立普,对周边的军士们说道,随后,他便下令,让众人悄悄包围过去。
也正是因为晌午头,周边没有人迹,使得翟立普也很快便察觉到了自己的处境,四下攒动的人头,分明是日军已经包抄了过来。
若是平时,翟立普倒也不怕,毕竟路条、良民证自己都有,不怕对方查验。可现下,自己怀里正揣着刚刚开完会的会议文件,打算交回区里面呢。
眼看着日军已经渐渐逼近,此时自己既不能扔了这些文件,也没法现挖一个地洞,将其埋藏起来。
怎么办?怎么办呢!翟立普心里直发紧,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他向四周瞧了瞧,敌人正在逼近,而自己附近,只有一片长满荒草的坟地罢了。
“坟地!”翟立普的目光顿时盯在了那片坟地上面,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翟立普也顾不上多想,当即转身,扑向了一个靠自己最近的坟前。
翟立普假装没有看到敌人,强作镇定地跪在坟前,然后掏出党的机密文件,用火柴将其点燃,火苗腾地一下,顿时点燃了翟立普手中的稿纸。
翟立普看着化为灰烬的文件,心里慢慢平静了下来,随后放声痛哭了起来。
他这猛一哭,让原本逼近的日军,不由地愣住了片刻,众人打住脚步,有些狐疑、不知所措。
而敌人这么一耽搁,也使得翟立普手中的那几页稿纸,最终全部烧成了灰烬,这灰烬随风飘散而去,翟立普表面上已经哭成了泪人,心里却终于踏实了下来。
“你的,八路的干活?!”走到近前的日军,用刺刀对向翟立普,恶狠狠地问道。
翟立普却只顾埋头在坟前荒草之中,痛哭流涕,没有回答。
随后,一名胖胖的翻译官走了过来,他对着翟立普上下打量了一番,看了看坟前的烧纸灰烬,然后转身走向日军小队长处。
“太君,这人不是八路,就是一个上坟的老百姓,您看,那坟前还有烧纸呢。”胖翻译指着翟立普,轻声解释着。
日军小队长最初也就只是怀疑罢了,如今一看对方那哭成泪人的模样,也就渐渐打消了怀疑。
随后,这支日军队伍便转身离开,向东而去。
翟立普又哭了一会,眼看着日军离开看不到踪影之后,他才最终站起身,继续匆匆赶路而去。
一场原本避无可避的灾难,最终在翟立普的过人的勇毅之下,化险为夷。
在那个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93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衡水文史资料》
其实那个翻译也有心掩护
45年了,抗战最后一年,翻译官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那翻译也帮了他
翻译明显是在打掩护,不然的话多问几句话,再把烧的纸质检查一下马上知道。
不抽烟也要随时有打火机
得了吧,小鬼子得多傻,看不到文件纸和上坟烧的纸的区别,要知道东方那时候都有上坟烧纸的习俗,
其实那时候翻译也是没有节操的文人,情势下被逼混饭吃,几个真心孝忠日本人,能糊就糊过去,毕竟都是中国人。
为那个翻译点赞👍
编
场景到回来才有可能
中文说的好的鬼子基本都是特务
那个年代都用汉字的,除非鬼子是文盲!
日本人心狠手辣,见中国人就杀,怎么可能放过他
我怎么感觉翻译才是关键呢?
电视剧不是这个说法,真的
真以为翻译官没看出来吗?
为什么说到翻译大家都觉得是中国人呢,其实很多日本人中文说的也不错
翻译官是地下党?
真能编
美化汉奸的软文多起来了
翻译官是那么好当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嗯,拍神剧的好素材,加工一下,好东西。
这剧情
[得瑟]就加了积分而已,年末了我看看能兑换么
45年了嘛,三方都是明白人
开始美化汉奸
神剧!
有些真是编的,日本鬼子没事也给你找出事来,何况荒坟烧纸,明显有问题,你烧纸前,起码把草给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