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色的新装,万物开始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我们桂林这片秀美的大地上,春天就是雨水连绵的季节,春天也是播种的季节。
春雨贵如油,只有充沛的雨量,农田里灌满了雨水,农民们才能从容的耕田犁地,播种插秧。


可今年的天气,却是一反常态,在农民们急盼着来上几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之际,天气却是异常干燥,每天骄阳似火,太阳火辣辣的炙烤在大地上。
天上不下雨,地上的农田就没有水,鱼塘开始干枯,河流开始变少,水库的蓄水量开始告罄。
值此春耕之际,因为干旱导致待犁地的农田,全都长满了野草,成片成片的躺在那里,静待着主人过来开发。

往年这样的农田,因为有了雨水的浇灌,早已被农民犁好了地,蓄好了水,只待着插秧了。
已经播种了的秧苗,因为干旱而插不了秧,每天都在不断的生长着,望着越长越高,越长越老的秧苗,农民们也是愁容满面。

要知道再过一段时间不下雨的话,这些秧苗就过了最佳的种植期,已经没有了移栽的意义了,其结果就是被铲除,需再一次重新播种育秧。
本该早早犁好了地,蓄好了水的农田,现在却杂草丛生,因为天气干旱,农田里的泥土却硬如石块,很多都已经干枯开裂,使农民们无处下手。

本该移植栽种的秧苗,却因为干旱的缘故,待在育秧棚里一天天的长高,直至老去。
一些心急的农民,抬来了抽水机,从鱼塘里抽水到农田里,鱼塘抽干了就抽河水,河水干枯了,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抽水也是治标不治本,在如此干旱的日子里,仅靠着抽水来维持春耕大计,实在是杯水车薪。
今天,桂林的上空依旧是万里无云,阳光明媚,炙热的太阳,还是照遍了桂林的每个角角落落。

每天出太阳,对于上班的工薪阶层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觉得是一件好事。
但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来说,就未必是件好事了!在耕田栽秧的日子里,农民们是多么希望来上几场大雨,把干巴巴大地给浇透得湿漉漉的。
大家是多么期盼着能来上几场酣畅淋漓的春雨啊,可这样的想法,在一次次的期盼中被碾成了稀碎。
干旱到底什么时候结束?下雨真的还是那么的遥遥无期?农民们的内心,反复这样的问着自己。
这是从未曾有过的现象,有几个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大妈叹息:“我活了七八十岁,没有哪一年的春天,竟然干旱到不能耕地插秧的?今年的春天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东海龙王家也断水断电了?这种情况算是百年难得一遇了。”
一个大爷眼神深邃,他一脸凝重的注视着农田,他开口对我说:“今年不知道还能不能种出粮食来?如果老天还不下雨,真就要购买粮食度日了。”
作为一个农民,把手中的粮食卖出去换成现金,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情,可手中无粮,却要购买粮食度日,等于是丢了农民的初心,是一件无比痛心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担忧,我深有体会,作为一个农民,我何尝不是有这样的想法。
以前,村里建有一座大水库,建有多座小水库,就是在干旱的时候,给村里的农田进行灌溉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水库被承包了出去,被承租人改成了垂钓场所。
多座小水库也有多年没使用,它们都遭到了破坏,失去了蓄水功能,现在已经荒废了。
望着干旱的天气,我跟村里所有人一样,显得那么的焦躁,那么的无助。
春耕时节,桂林这片秀美的大地上,却没有下过一场灌溉到农田的大雨,干旱何时了?
春雨贵如油,什么时候来上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湿润了大地,也湿润我这颗干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