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村子里出了一位当官的村民,村民们知道了都很高兴,大家都说咱村风景不错,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这位村民后来官拜至城区国土局副局长的位子,端着铁饭碗,妥妥的一公务员。
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也兢兢业业的奉献了多年,鞠躬尽瘁。
大概在七八年前,他退居二线,过起了自由自在的退居生活。
退休后,他想的最多的?就是日后落叶归根的问题。
他觉得年轻时,城市是自己奋斗拼搏的地方,城市只不过是自己曾经战斗过的舞台,如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是该离开这个“战场”了。

那老了后该去往哪里呢?是该回到生自己养自己的老家了,他是这么想的。
他一直觉得农村是自己的根,老家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落叶归根的问题,总萦绕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
三年前,他就患有严重的病症,在弥留之际,他向儿子透露出了想要落叶归根的想法(离世后土葬于自己的村里)。
直到去年,他才闭上双眼,永远的离开这个美好的人间。
落叶归根的意思,通俗来讲指的是一个常年在外的人,等老了后想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养老,并且在老家过世,然后安葬于老家地界。
这位公务员在城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老了想要回到农村的老家养老,离世了想要安葬于老家,他对落叶归根有种特殊的执念。
只是他临终前的嘱咐,难住了他的家人们,对于一位公务员而言,想要土葬于老家又谈何容易?
按照规定,一般公务员离世后,首先尸体要进行火化,然后到公墓区择一块墓地进行安葬(火葬),尸体是绝不允许直接拉回老家进行土葬的,落叶归根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他的家人们也是伤透了脑筋,一边是逝者的嘱咐,一边是严格的规定,到底如何操作?才能使事情趋向完美呢?
他的家人们经过半天商量,还是决定先按照有关规定,先把他尸体火化了,然后把他骨灰放置在火葬场的保管室保管着,至于后续问题?则要慢慢商量,从长计议。
时间一晃而过,今年的清明节下个月就要到来,家属们为了完成他落叶归根的遗愿,就在昨天,他的家属们找来了家族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共同商量他的安葬事宜。
大家都觉得他对于落叶归根的想法执念很深,当初为了不违背原则,对他尸体进行了火化,但不能把他的骨灰安葬于外面的公墓园里,这有悖于他想要落叶归根的初衷。

应该把他骨灰取出来,迎回老家,再择吉日安葬于老家附近,让他实现落叶归根的夙愿。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的讨论着,每个人都各抒己见,最后才得出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来。
假设他不是公务员的话,在弥留之际,家人们就可以把他拉回老家了,离世后就可以直接进行土葬了,但他身份特殊,不能直接拉回来土葬,才有了它尸体火化后,只能先把骨灰保存在保管室的这一幕。
大家敲定了对策后,可以预见,在今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他将被安葬回老家,他在外面漂泊了几十年的“灵魂”将回归于故土,永远在此安息下来。
一棵大树在土里茁壮成了起来,哪怕它长成了参天大树,它的叶子在飘落后,最终也只会落到了地上,土地永远都是它的根,它此生永远也离不开土地,落叶归根这个成语也由此得来。

后来,人们把落叶归根比喻为那些生前在外面漂泊,死后又希望葬回自己故土的人。
作为公务员,老来离世后是不允许被土葬的,按规定只能火葬,村里这名公务员想要落叶归根,唯有采用火化后再迎回故土安葬的折中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