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虽启用卢象升进剿李自成,但朝臣的任意苛责使其备受掣肘

史海撷英 2024-10-25 17:31:31

李自成在真宁湫头镇之战中设伏击溃明悍将曹文诏部,曹文诏见“贼兵”数倍于己,仍率残部奋战不已,史载他“左右跳荡,手击杀数十人,转战数里”。“已而闯王、八大王诸贼犯凤翔,趋汧阳、陇州,文诏自汉中驰赴。贼尽向静宁、泰安、清水、秦州间,众且二十万。承畴以文诏所部合张全昌、张外嘉军止六千,众寡不敌,告急于朝,未得命。六月,官军遇贼乱马川。前锋中军刘弘烈被执,俄副将艾万年、柳国镇复战死。文诏闻之,瞋目大骂,亟诣承畴请行。承畴喜曰:‘非将军不能灭此贼。顾吾兵已分,无可策应者。将军行,吾将由泾阳趋淳化为后劲。’文诏乃以三千人自宁州进,遇贼真宁之湫头镇。变蛟先登,斩首五百,追三十里,文诏率步兵继之。贼伏数万骑合围,矢蝟集。贼不知为文诏也,有小卒缚急,大呼曰:‘将军救我!’贼中叛卒识之,惎贼曰:‘此曹总兵也。’贼喜,围益急。文诏左右跳荡,手击杀数十人,转斗数里。力不支,拔刀自刎死。游击平安以下死者二十余人。承畴闻,拊膺大哭,帝亦痛悼,赠太子太保、左都督,赐祭葬,世荫指挥佥事,有司建祠,春秋致祭。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其死也,贼中为相庆。”

李自成连续诛除艾万年、曹文诏两员明军大将,使他在十三家农民军中的声望又大大提升。

由于李自成等“三秦流贼”屡扑不灭,反而势力有所扩大,已经对明廷统治构成极大威胁,艾、曹两员骁将又先后成为烈士,崇祯帝只得另派得力将帅前往镇压,卢象升也是位非常出色和名扬四海的不凡人物,也是崇祯帝非常器重的统军大将。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江苏宜兴人,原本是位文臣,但“颇知兵”,“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时承平日久,同学工习举业,公独日究经史,于古将相名臣之略、军国经制之规尤悉心焉。”明末天下大乱,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大概是因为形势所迫,在烟尘四起、战乱不断的年代,许多舞文弄墨、吟诗作赋的人也不得不投笔从戎,将笔杆子扔掉拿起刀把子奔赴战场。洪承畴、卢象升等人都是这类人物。

崇祯二年(1629年)底,清军忽然捣入关内,书生带兵的卢象升把大名府一带的兵备整饬得有模有样,亦颇有成效,“公募壮士应诏勤王,民裹粮而从者三千人,事定还郡。”他亲自组建、编练的军队号为“天雄军”,军纪严明,令出必行,非常精悍。卢象升自幼攻书,成人后又是科举赢家顺利进入官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不仅学富五车,还非常有气节——“治行卓异”,因为能力出众,品行端方,很快便被擢拔为按察使。他虽然是个书生,但绝非书呆子,他善于骑射,精通谋略,算得上文武兼具的能吏。《明史》说他:“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随着农民军死灰复燃并愈烧愈旺,卢象升也被卷入到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来。“四年辛未,三十二岁,在大名。公在大名,一切治理威名流闻天子。以公才任文武,会举卓异,有诏不次擢用。寻加山东按察使,备兵如故。”“六年,山西贼流入畿辅,据临城之西山。象升击却之,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连败贼。贼走还西山,围游击董维坤冷水村。象升设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龙冈,又破之武安。连斩贼魁十一人,歼其党,收还男女二万。三郡之民,安堵者数岁。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象升以是有能兵名。贼惧,南渡河。”

卢象升‍

卢象升并不文弱,而是悍勇异常。正因如此,许多农民军首领对卢象升非常惧怕,可用畏之如虎来形容。彭孙贻的《流寇志》记载:“贼分兵向城,潜师赴滑,象升知之,戒守城者毋动,选骑出伏林莽,贼至伏发,大败之,斩首数千,贼目之曰‘卢阎王’,不敢复犯。”

崇祯七年(1634年),农民军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作战不利,纷纷南下湖广,连克湖北郧阳等七座州县,引发明廷震动,崇祯帝忽然想起卢象升,于是任他为右佥都御史,到郧阳一带去督剿。“七年甲戌,三十五岁,举卓异。三月,进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南三郡士民相向恸哭,谋伏阙上书留公,而公已单车就道,数万人遮道席呼,骑不得前。公慰谕良久,士民伏地哭,不能起,公为之动容,众乃具肩舆请公坐乘。群牵挽之,左右执香炉,送至五百里外临河乃返。”卢象升果然了得,他到前线后调兵遣将进剿农民军,数战皆胜,歼灭农民军将士5600余人,迅速收复郧阳府城。随后,卢象升上奏明廷,建议增兵镇守郧阳,减轻当地百姓的税赋,加固城防,增修各类防御设施,使郧阳变成防守坚固的军事重镇:“命象升以右佥都御史,代蒋允仪抚治郧阳。时蜀寇返楚者驻郧之黄龙滩,象升与总督陈奇瑜分道夹击,自乌林关、乜家沟、石泉坝、康宁坪、狮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诸处,连战皆捷,斩馘五千六百有奇,汉南寇几尽。因请益郧主兵,减税赋,缮城郭,贷邻郡仓谷,募商采铜铸钱,郧得完辑。”后来,湖广北部的大片地区都被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攻占,围堵郧阳这座孤城却屡攻不下,这与卢象升在郧阳的苦心经营是分不开的。

到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崇祯帝将卢象升擢为左副都御史,替代唐晖为湖广巡抚。三个月后,又命卢象升节制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仍兼湖广巡抚,等于大大增加了他的行事权。彼时,洪承畴仍做三边总督,负责剿杀陕西、山西一带的农民军,卢象升主要负责追剿活动于关外的各股农军。

卢象升

没多久,崇祯帝又把卢象升抬上了兵部侍郎的宝座,不再兼任湖广总督,而是兼管山、陕军务,赐尚方宝剑,允许他“便宜行事”。很明显,这时卢象升的事权已超过洪承畴,地位在洪承畴之上。两人都是书生带兵,都足智多谋,且久经沙场,实战经验丰富,两人携手“剿寇”,使李自成等农军首领都感到了巨大压力。“先是,大帅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败衄,诸将率畏贼不敢前,象升每慷慨洒泣,激以忠义。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因军中经常缺粮缺饷,卢象升再次上书朝廷,说官军之所以屡遭失败,主要是“流贼”声势浩大。剿贼需要增兵,增兵就要增饷,因饷银不足,导致官军也和“贼寇”一样去抢掠百姓财物。各地官员皆有守土之责,不能一有贼情,就向朝廷求援。一些朝中大臣不了解战场实情“不问难易,不顾生死,求全责备”。

朝臣不问青红皂白任意苛责,使得前线将领备受掣肘,不能因敌而变,才干也备受压抑,无法充分施展。卢象升的奏言都“切中机宜”,但由于明王朝已经完全腐朽衰败,积重难返,各种积弊很难矫枉过正,任何好建议和措施都无法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卢象升的意见也被束之高阁,没了下文。

4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