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三年(1459年)八月,当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给宗室之中年龄最长、辈分最高的亲王鲁王朱肇煇写了一封信,里面提到了一件事:修武伯沈煜、刑科给事中王俨,因为出使潞州(今山西长治)沈王府之时敲诈勒索,已经被打入大牢予以严惩。各地王府要引以为戒,面对恶势力要勇于发声,“今后但有遣去内外人员到府,除饮馔之外,一毫财物不可与之。若有无知之徒不顾廉耻,求索财物者,事发仍炤正统年间事例,正犯处死,全家边远充军。庶使人知守法,亲族不至劳费。”
堂堂亲王府还会被人敲诈?潞州沈王府怎么这么无能?整个沈王家族在天顺年间还有哪些故事呢?
沈康王朱佶焞朱佶焞生于永乐五年(1407年),首封沈王朱模庶长子,生母章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为武乡王,宣德七年(1432年)进封沈王。
除了为生母章氏争一个沈简王次妃的封号,算是和朝廷“闹”了一把,以朱佶焞为首的沈王家族始终循规蹈矩,数十年来没有任何一位宗室因罪被夺爵或治罪,称得上是明代宗藩之中的一股清流。
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十九日,沈王朱佶焞薨逝,享年五十一岁,谥曰康。谥法“温柔好乐”曰“康”,也算是一个美谥。
康王坟园
按照惯例,亲王岁禄应该从薨逝之日起“支住”。但是问题来了,明代世子没有岁禄,完全啃老,而丧事的花费又极其浩大。怎么办呢?只能向皇帝求援:“丙寅,沈世子幼㙾奏:‘父王薨,岁禄支住。乞恩给赐,以助丧事。’上曰:‘世子居丧,未襄事而住其岁禄,岂能无缺然于心?有司其给之。’”
天顺二年(1458年)二月,沈世子朱幼㙾再次向朝廷上奏,称父王虽已安葬,但“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希望能再赐空地数亩。所谓的庐舍,就是建于墓侧的守丧小屋。几亩地就建一个庐舍,算不算狮子大开口?
按照正统十三年(1448年)六月颁布的条令,亲王坟园占地五十亩,大家一视同仁,谁也不比谁多。沈康王坟园位于凤凰山下,由朝廷出资修建,占地面积自然不会短缺。所以工部给出的建议是驳回,英宗也认为有道理:“奏下工部,覆奏王府造坟地亩已有定制,沈王坟例应地五十亩。若复增益,恐各王府援例不便。上是之,遂不与。”
沈王朱幼㙾朱幼㙾生于宣德七年(1432年),是沈康王朱佶焞嫡长子,生母沈王妃韩氏,正统十二年(1447年)册封为沈世子。正统十三年(1448年)成婚,世子妃赵氏是东城兵马赵智之女。
乐舞生
在居丧期间,朱幼㙾向朝廷提出本府缺少乐舞生,春秋祭祀之时乏人供用。在举行郊社之祭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职的执羽箭,武职的执干戚,合乐作舞。
在洪武初年,亲王府乐舞生都由所在儒学的生员选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官地位的增高,不再有人愿意去王府做乐舞生。对此英宗也没办法,只能用一些道士、道通和考核不合格的扩招生员来充数:“上命礼部转行山西布政司,于所属州、县宫观有度牒道士、道童,及考退增广生员内选与之。”
册封使索贿案
天顺三年(1459年)七月,修武伯沈煜、给事中王俨出任正、副使,持节前往潞州,册封沈世子朱幼㙾为沈王,同时进封世子妃赵氏为沈王妃。
明初亲王威震一方,朝廷官员看到他们无不胆战心惊。但随着太宗朱棣、宣宗朱瞻基祖孙的持续削藩,亲王们的地位早已不复当初,前往王府的官员们公然索贿,史称“视为泛常,略无忌惮”。
而这一次的册封使沈煜来头可不小,他的祖父沈清当年以督工修造紫禁城三大殿有功,封为修武伯。父亲沈荣,正统十四年(1449年)扈从英宗出征,战死于土木堡,南宫复辟后追封为修武侯,谥僖愍。也正因为如此,沈煜在天顺初年颇为嚣张跋扈。
朱祁镇
不过这样的行径自然也引起了英宗的不满,这一次沈煜刚出发,皇帝就派锦衣卫跟着他们,结果发现二人到了沈王府以后作威作福,不但收了几百两银子,其余表里财物还有很多。皇帝很生气,不但把沈煜打入大牢,还再一次重申了宗室政策。这个很好理解,英宗靠着夺门复辟,颇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正需要各地宗藩对他的支持:“煜等奉命持节册封沈王。既行,上命锦衣卫校尉蹑其后觇之,尽得其受王馈遗状。煜等还,六科十三道劾之,遂下狱。”
弟、妹婚事
沈康王共九子,其中幼子朱幼塨景泰五年(1454年)五月册封为永年王。天顺元年(1457年)四月,朝廷册封兵马副指挥李刚之女李氏为永年王妃。此外又命潞州民李磐,为康王之女长平郡主仪宾。
由于康王在当年九月的薨逝,所有子女都要守孝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理论上应该在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以后才能举行正式婚礼。然而天顺三年(1459年)十月,沈王朱幼㙾向朝廷上奏,称康王之丧“已越大祥” ,而且《阴阳书》上说明年成婚对弟、妹不利,希望能够在今年内就“择日嫁娶之”。
所谓的大祥,就是指父母丧后第二十五个月,算下来正是天顺三年(1459年)十月,沈王的上奏时机非常准确。对此,礼部侍郎邹干进行了猛烈的驳斥,认为沈王明知“服内成亲律有明禁”,还惑于阴阳之说,实在是糊涂透顶,必须对王府长史官进行治罪:“事下礼部,侍郎邹干言:‘三年之丧,礼之大者。且服内成亲律有明禁。今沈王与郡王、郡主俱服父丧未终。乃惑于阴阳之说,而欲废此丧制。乞行代府长史司启王,俾待服阕成礼。’上曰:‘是盖长史不能辅导之罪也,其命巡按御史执问如律。’”
领导犯错,下属担责,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沈藩宗室沈简王共八子,天顺年间仍然在世的唯有次子陵川王朱佶煃,其余诸子分别封爵平遥王、黎城王、稷山王、沁水王、沁源王。沈康王共九子,除长子袭爵沈王外,其余诸子分别封爵清源王、辽山王、广宗王、唐山王和永年王。
陵川王朱佶煃
朱佶煃仅仅比兄长康王小一个月,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册封为陵川王。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陵川王向朝廷上奏,称自己府中宫眷众多,每年岁禄二千石中本色米只有一千石,希望朝廷开恩再增加二百石。此时的英宗正在对宗室大派利是,朱佶煃的这点小要求,皇帝自然是一口答应。当年九月,英宗又赐陵川王潞州税课局钞一年,以资助其子女的婚事开销。
天顺三年(1459年)三月,陵川王再次向朝廷上奏,希望能让本府良医正刘旭之子刘瑾,留在自己身边进行贴身治疗。良医正掌王府中医疗之事,正八品。一般来说,王府的人事安排都由朝廷负责,无论是亲王也好郡王也罢,都不能插手。考虑到陵川王已经是沈府仅存的元老,英宗给了朱佶煃这个面子:“甲辰,陵川王佶煃奏:‘沈府良医正刘旭次男瑾谙晓方脉,用药精详。凡臣府中大小疾病,调治悉有效。乞随臣居住得以济生。’从之。”
沁水王朱幼塐
明代首封沁水王是沈简王第六子朱佶熅,正统四年(1439年)薨逝,终年三十岁,谥曰悼怀。朱幼塐生于宣德七年(1432年)是沁水悼怀王嫡长子,正统十二年(1447年)袭封沁水王。
沈藩世系图
按照规矩,明代首封郡王岁禄二千石,嗣封郡王则降至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为了施恩宗室,英宗于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将朱幼塐岁禄中的本色米比例,增加到了七百石。此外还赐他菜户、煤户各一户。
有人说明代宗室鱼肉乡里,有的时候也不尽然。当初在修建长平郡主府第之时,做了一次动迁,百姓程怀等人得以迁居他所。未曾想沁水王看中这片地,不但上奏讨要,还威胁程怀等人不得声张。但是只要老百姓不畏惧郡王,敢于上奏朝廷,还是能让朱幼塐吃瘪:“初,造沈府长平郡主府第,徙民人程怀等于他所。沁水王复奏欲夺其所徙地。且恐喝怀等,令不得徙。怀等以为言,上命给与怀等。”
沈藩宗室自就藩潞州以后,便以诗书传家作为祖训。沁水王朱幼塐的所作所为和同在山西的晋藩、代藩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潞州的老百姓也是胆子大,换到太原和大同,他们绝不敢这么干,因为晋藩和代藩的宗室是真敢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