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彩台湾报道,立陶宛议会议长绍柳斯·斯克韦尔内利斯表示,他同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的看法一致,都认为立陶宛与台湾之间的合作预期并未实现。斯克韦尔内利斯近日在接受当地电台采访时说:“(台湾方面)当初的宣传很大,预期也很高。现在我们本应该在立陶宛有五家芯片工厂,在经济合作上实现巨大突破……但我们什么都没看到。”他强调,对台的“过度乐观”是一种“冒险行为”。
立陶宛总统(资料图)
一个人口不到300万、资源十分有限的国家,竟然在2021年的议会会议上上演了一出“外交大跃进”。即以101票赞成、11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一个相当有争议性的外交决定:允许当时的民进党当局,以“台湾”的名义设立驻立陶宛代表处。从公开的信息获悉,之所以立陶宛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个决定,原因在于当时的民进党当局送给立陶宛一个“大礼包”。即承诺会投资650万欧元在立陶宛建设半导体园区,还表示会有14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2021年,一份半导体合作备忘录横空出世,由立陶宛和台湾共同签署。双方共同出资,在立陶宛当地创办半导体合资企业。要知道,立陶宛并没有半导体技术优势,台湾不仅会给立陶宛半导体产业,还要购买立陶宛的农产品,这份香饽饽摆在眼前,立陶宛根本无法拒绝。立陶宛越过中国与台湾合作的方式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中国很快就采取了措施。中国将立陶宛开除中欧班列,把立陶宛从中国海关名单中剔除,降低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等级。据台媒报道,早在2023年台湾的工业研究院就与立陶宛企业签署了半导体合作协议,但是因为一系列变故,该项目的施工一度中断,虽然经过立陶宛政府的积极协调最终复工,但是项目至少要延期三年才能完工。但台当局的钱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些都是台湾民众的血汗钱,这些钱原本应该用来改善2300万台湾同胞的生计,但是现在却被台当局拿来赠与“友邦”,只为了换取所谓的“支持”,这种为了一己私利掏空台湾的做法,正是民进党当局的一贯手段。
立陶宛(资料图)
立陶宛不顾中方多次劝阻,在涉台等敏感问题上不断挑衅,公然允许台湾当局设立所谓“代表处”,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挑战中国核心利益 。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召回驻立大使,降低外交关系级别,并对立陶宛相关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然要求,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在债务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立陶宛开始向中国释放合作信号,提出愿将克莱佩达港租赁给中方,以换取200亿美元借款。克莱佩达港作为立陶宛重要的海上门户,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此前在美国影响下,该国拒绝向中国开放这一港口,如今态度转变,显示出其在利益权衡后作出的战略选择。这一事例充分说明,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正因如此,在中国对立陶宛采取措施后,众多欧洲跨国企业纷纷撤离该国,终止合作。
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资料图)
如今立陶宛新政府开始说软话,但中国外交部桌上的条件清单纹丝不动:先把那个违规的"代表处"招牌摘了。立陶宛商界等不及了,有人提议众筹买下代表处大楼改造成中餐馆,"至少能挽回点损失"。这场持续四年的闹剧证明:在国际政治赌场里,小国最好带着计算器而不是扩音器。毕竟在现实世界里,用政治蜡笔画不出经济大厦——这个道理,现在维尔纽斯的超市涨价标签比任何外交声明都说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