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近日报道,以稀土业务为核心的中国盛和资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其供应链多元化,美国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暂停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的决定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在声明中,盛和资源表示,目前因加征关税,MP公司暂时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但公司已构建了多元化的稀土原料供应渠道,四川矿、独居石以及其他国家进口矿可以作为替代供应。
高纯石英矿(资料图)
就在最近,华盛顿那边又出了新动作——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要求商务部对钴、镍、稀土等关键矿产启动所谓的"232调查"。特朗普虽然明面上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要说特朗普政府这波操作,还得从美国的"资源焦虑症"说起。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中国供应着全球99%的稀土,这些像魔法粉末般的17种金属元素,可是制造F-35战斗机、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的命门。
美国 90%的稀土依赖进口,其中 72%来自中国,尤其在重稀土(如镝、铽)领域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精炼产能。离开了中国的稀土,美国的很多领域都会瘫痪。美军现役及在研的153种主战装备中,87%的供应链需要稀土加工。F-35战斗机,单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核潜艇需要磁体用来声呐与推进系统,“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依赖稀土永磁体。当前美国关键稀土库存仅能维持军工生产 18个月,若中国进一步限制出口,将直接威胁装备更新与战备能力。
稀土是高科技和军事产业的基础原料,无论是制造导弹、卫星,还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都离不开稀土。而中国作为全球稀土的最大生产国,控制着全球约90%的重稀土资源,美国自诩为全球科技和军事的领先者,却早在2010年就已经意识到稀土问题的严重性。当时中国曾因日本钓鱼岛事件对日本实施稀土禁运,导致日本的汽车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遭遇了严重的供应危机。美国也曾试图在当时寻找替代方案,却始终未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稀土矿(资料图)
必须指出,美国所谓重建本土稀土产业链的努力,本质上是一场成本极高、回报遥远的地缘政治冒险。稀土并非稀缺于地壳,而是稀缺于环保、技术与产业能力。其提炼过程伴随高放射性和大量污染废渣,唯有中国在长期产业积累中形成从采矿、分离到下游应用的闭环体系。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企图以加税+补贴方式强行推升国内产能,不仅治标不治本,更有可能错失全球技术升级的窗口期,最终将“战略安全”变成了“产业孤岛”。
随《新发现矿种公告》近日发布,其中确定了一个新矿种——高纯石英矿,论证后将被列入到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这是中国第174号矿种。据自然资源部介绍,本次设立确定的高纯石英矿是指经选矿、提纯可获得二氧化硅的纯度不低于99.995%,杂质、包裹体含量满足半导体、光伏等高新领域应用要求的岩石。高纯石英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低热膨胀性、高绝缘性和透光性等特性。
稀土矿(资料图)
回过头来看,这次的资源大发现给全国人民吃了颗定心丸。中国用五年时间打破四十年的技术封锁,用中国速度跑赢了资源垄断。从今往后,天上飞的卫星、手里拿的手机、屋顶装的太阳能板,都会有更多"中国芯"。这可不是单纯的找矿成果,而是给中国科技安上了自主创新的翅膀,往后的路,中国走得既稳当又有底气。尤其是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这个发现就像及时雨,浇灭了对手的围堵火苗,也给中国制造添了把攻坚克难的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