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记耳光,这位八路军旅长就任不到3个月便被撤了职

朕侃过去 2025-03-18 03:35:21

1937年10月中旬,359旅旅长打人一事被闹得沸沸扬扬,连毛主席都知道了这件事。359旅是120师的两个主力旅之一,主要由原红6军团及红32军合编而成。

八路军成立之初,并未设立政委,原红6军团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分别担任359旅旅长、政委。1937年9月,359旅兵分两路,副旅长王震指挥717团等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旅长陈伯钧则带领剩下的部队留守陕甘宁,旅部驻守在洛川。

1937年10月中旬的一天,位于洛川的摩托学校要派车去延安办事,当时临近冬天,我们知道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陈伯钧便找到司机,希望他能捎上359旅旅部的会计去延安领军费以为指战员们购置冬衣。

但不知道咋回事,司机死活就是不同意,陈伯钧多次劝告无效,气急之下打了司机一记耳光,陈伯钧毕竟是干部,很快这件事便闹得沸沸扬扬,并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后来毛主席把他叫到延安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陈伯钧也为自己的一时冲动感到懊悔,诚恳地接受了毛主席的批评,并表示努力改正。

不久陈伯钧的旅长职务被撤销,359旅旅长由王震接任,此时距离其担任359旅旅长一职还不到3个月,数日后陈伯钧被调往中央党校学习。

当然了毛主席对于陈伯钧是爱护的,早在1927年陈伯钧就参加了秋收起义,陈伯钧是黄埔六期生,能文能武,所以被毛主席安排在红四军教导队担任区队长,教导队实际相当于于随营学校,主要是来培养干部的。

当时教导队的队长兼党代表是吕赤,陈伯钧和吕赤的关系很好,吕赤毕业于黄埔四期,二人都是黄埔生,同时二人还都是四川老乡,但后来陈伯钧不小心误杀了吕赤。

对于陈伯钧如何处罚?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的要求是枪毙,但毛主席对陈伯钧非常了解,知道他是无心之过,更何况红四军已经失去了吕赤这位优秀的干部了,不能再失去一位了,毛主席向士兵委员会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又对红四军的指战员们做了工作。

大家都同意不枪毙,当然了肯定也是要惩罚,陈伯钧受到了惩罚,并被调离了教导队。对于自己误杀吕赤一事,陈伯钧也是深深地自责,更加努力投身于工作,因表现出色先后任师长、军长、军团参谋长、军参谋长、军团长。

1938年6月,在中央党校学习数个月的陈伯钧被毛主席调到抗大担任训练部部长,抗大第二分校在河北灵寿成立后,陈伯钧又调任第二分校校长,担任校长期间曾担指挥陈庄战斗、葛公庄战斗。

1940年陈伯钧重回延安,先后担任延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385旅副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陈伯钧前往东北,最开始在东北军政大学工作,后先后任东野第一兵团副司令员、四野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

建国后,陈伯钧主要从事军事教育工作,曾先后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52年陈伯钧评级为副兵团级,1955年授上将军衔。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