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给蒋经国写过一封公开信,信是通过电报发往台北,并于次日刊发在《人民日报》上,此举颇让台湾当局意外,却令世界瞩目。
用个人私谊向蒋经国写信,倒也符合两人实际。
两人横跨半个世纪的友情一如宝岛与大陆之关系,友情天长地久,宝岛当回归祖国大陆,这是大势所趋、大义昭然。
蒋经国收到廖承志来信,戴着老花镜通读之后,默不作声,对信中内容不置可否,可他有顾虑,并不能如承志兄一般赤城,只能搬出宋美龄,让其以私人的身份给廖承志回信,回信中的内容却让人心寒。
宋美龄深陷国民党失败情绪无法自拔,自然借此机会攻讦大陆。蒋经国此次搬出宋美龄,是否一如宋美龄所想?其实不然,蒋经国和宋美龄本质上并不同,甚至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有根本性矛盾。
蒋经国与其父蒋介石很像,无论行为作风、思想,在两岸关系上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
一、不可替代的私谊力量1982年7月,蒋经国发文到悼念其父。
“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
很快,中共方面作出反应。
这便有了廖承志给蒋经国写公开信一事,他以同窗兄长之身份,对蒋经国进行鼓励、劝慰,彰显两人私谊。
廖承志和蒋经国是儿时好友,两人父亲——廖仲恺和蒋经国互为“同志”,都是孙中山先生得力干将,互有往来,廖承志与蒋经国自然相熟。
后来两人同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儿时友谊加同窗之谊,本能在那个峥嵘年代携手并进,奈何两人政治观念不同,虽有私谊,终究道不同不相为谋。
回国之后,蒋经国与廖承志“分道扬镳”,自此长达几十年不再共事、联系渐少。随后蒋经国随其父败退台湾,廖承志则留在中国大陆,为祖国团结统一事业奋斗。两岸统一,始终绕不开蒋氏家族。
早在蒋介石时期,中国大陆就一再派人和蒋介石密谈,曾一度达成共识,可惜时局动荡,加上各种外界因素,以至于统一事业一再停滞。
不过从蒋介石释放的信号来看,是希望和大陆和谈,且不愿做分裂国家的罪人,蒋经国也是如此。
针对大陆提出的“和平统一”方针,表面上蒋介石一再反对,提出“反攻大陆、恢复民国”的口号,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其病逝前,曾不止一次派密使到访北京,而蒋经国在其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之后蒋介石、毛主席等人相继逝世,蒋经国主政台湾。彼时台湾政局不稳,为巩固统治、拉拢人心,他只能继续高喊“反攻大陆”的口号,那不就得和大陆保持距离,别说和谈,就连正常贸易往来都成问题。
加上大陆这边政治过渡,两岸长时间处于断联状态,不过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两岸都在为此努力。
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平统一是方针,这并非权宜之计,更非“统战攻势”,而是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朝着祖国统一的伟大目标前进。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两岸人民为之动容、为之努力,大陆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台湾当局也颇受震动。
这是继70年代初期,中共再一次公开发声。
发声振聋发聩,不得不让台湾当局重视两岸关系。可长久形成的政治对立,即“三不”政策的实施,导致两岸关系不得寸进。于蒋经国来说,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尤其是台湾内部政坛稳定性,促使其很难主动跨出第一步。
他跨不出,就由中国大陆来!
二、廖承志致信蒋经国1982年7月,邓颖超看到蒋经国悼念其父的一篇文章,文中透露出其对大陆、父亲的思切之情,其中有一句:“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
蒋经国自1949年随蒋介石到台湾,此后经年再未回过大陆,不知溪口如何,故里是否安好?恐父亲也很想魂归故里,便有了这篇悼念亡父的思乡文章。
邓颖超读完文章后,立即召集对台小组开会研究,决定借此撬开两岸几乎断绝三十年的关系大门。经过研讨之后,决定由蒋经国故友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一封公开信。
前面讲到两人是儿时伙伴、同窗同学,却未曾提过两家也有根本上的矛盾。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廖承志之父廖仲恺与蒋经国之父蒋介石出现思想路线上的严重分裂,一时之间左右两派水火不容。
结果亲共的廖仲恺被人杀害,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蒋介石所为,他确实又是此起事件的最大受益人。
两家私人关系虽没有改变,心结却有。
过去恩怨情仇难分辨,如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廖承志愿意放下两家恩怨,只顾民族大义。
早在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由邓颖超领导的对台小组对台湾工作就已经有条不紊的展开,特别是“叶九条”提出后,对台小组拟定了具体政策——邀请蒋经国到大陆看看、成立联谊会等。
大陆将台湾回归祖国之希望既放在台湾当局,也希望台湾民众能充分意识到“和平统一”之重要性、迫切性,全面开展对台工作。
不过邓颖超、廖承志(对台小组副组长)很清楚,对台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要立足长远、细水长流,每项工作都需要扎扎实实的做,即便只是写一封公开信。
虽说这封公开信是廖承志以个人名义写给蒋经国,实际上代表着中共中央,为此邓颖超、廖承志二人就信中内容反复推敲,经过仔细斟酌后才发表。公开信转到蒋经国手中,他戴上老花镜读着。
这封偏文言文的公开信,回顾了国共两党合作历史,廖承志在信中通过国家、民族、个人等多个角度,以故友、兄长、同学的身份劝诫蒋经国,理应顺势而为,肩负历史责任,完成祖国统一。
“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没人知道蒋经国看完这封信的感想,也不知其是否会感动,只知道他看完后默不作声、思绪良久。
蒋经国并非顽固,而是“自尊心”强。
和蒋介石一样,他是“失败者”,丢掉大陆后被逼无奈退缩到台湾,他们害怕和中共有任何公开对话。
名义上是想“光复大陆”,可又何尝不知道一切皆是虚妄。他们担心依旧以失败收场,就只敢喊喊口号、搞个“三不”政策,就此蜗居台湾,做着“光复大陆”的美梦,蒋介石如此,蒋经国更是如此。
然而廖承志来信又不可能视而不见,必须表明台湾当局的立场。这个立场不能由蒋经国来说,不管是怎么表态,他作为台湾“当家人”,一旦公开回信,总会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他不愿做分裂国家的罪人,可他承受不起“和谈失败”的打击。
于是,蒋经国得“转移矛盾”。
既然廖承志以私人名义写信,蒋经国就搬出名义上的长辈,让宋美龄以私人的身份给廖承志回信。
一来双方也算平等,二来蒋经国也可以摘出来,虽说是他将宋美龄搬出来,毕竟信不是他写的,不管宋美龄答应与否,都跟他、跟国民党关系不大,这仅仅只是一封“家书”。
宋美龄何尝不知蒋经国想法,她被推到台面就要将戏做足,于是一封充满怒意、满篇攻讦大陆之语的回信交到廖承志手中。
“敝帚自珍,幡然来归。”
信中八字,尽显态度。
和谈?门都没有。纠葛在失败情绪中的宋美龄不管是为做戏、亦或发泄心中真正的怨气,这封回信都堵死了大陆和谈的路。
在常人看来,宋美龄实属冥顽不灵,欲要分裂中国,实际她本身并不赞同“两个中国”,曾义正言辞拒绝美国“两个中国”的安排,坚决“一个中国”。更何况自从蒋介石去世后,她基本定居在纽约,很少掺和到台湾政务中。
种种迹象表明,宋美龄之所以在信中言辞不留情面,堵死大陆和谈的路,无非是给有心人做的一场戏。
当然,其中也掺杂些许个人恩怨。
想当初宋美龄作为蒋介石夫人,风光无二,被称为“中国第一夫人”,她与其夫蒋介石视民国政府为正统,结果民国政府被人民推翻、新中国成立,可想对中共的怨愤。她虽然坚持“一个中国”,坚持的也是一个中华民国,绝非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
如今有机会宣泄内心愤懑,当然要在信中抒发心意。
三、台湾密使,抵达北京台湾当局表面不松动,实际已经考虑和大陆和谈一事。
这方面蒋经国和蒋介石几乎一样,表面喊“克复大陆”的口号喊得响亮,暗地里始终在考虑和大陆和谈。
公开信发表后,蒋经国先后三次派密使北上。不过联系松松淡淡,交流也算不上迫切,一直不能进入主题。
之所以如此,蒋经国是有考量的。
蒋介石时期,大陆和台湾暗地里也进行过谈判,甚至一度达成一致,结果因各种意外一度终止,这不免让蒋经国有所迟疑,一方面担心和大陆和谈一事暴露引起台湾当局震动、美国不满,一方面又担心大陆说话不算数。
于是就采用试探性的方式和大陆谈,至于谈到什么地步,那就得看大陆那边的诚意以及台湾内部的反应。
1985年,蒋经国病情加重。
饱受病痛折磨的他,愈发思乡心切,他不愿重蹈父亲覆辙,想让蒋家人魂归故里。在他授意下,密使和中国大陆最高领导层建立直接联系。
和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共高层会晤后,台湾密使返回台湾,并带回去一封国家主席杨尚昆的亲笔信。
蒋经国于病痛中反复研读这封信,一如当年读廖承志所写之信,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暗下决心。
很快,密使被召见。
蒋经国通过这封信及中共历年来所作所为,认为中共诚意十足,进行国共高层谈判的计划是可行的。
不过正如邓颖超、廖承志等人所认为,和平统一绝不是一蹴而就,要立足长远、细水长流,每项工作都需要扎扎实实的做。
进行和谈之前,蒋经国先是解禁“三不”政策——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即便只是这件事,依旧分两步走。
第一步:允许台湾民众以港澳为第一站。
第二步:允许民众(不包括军人、公职人员),皆可回大陆探亲。
与此同时,台湾陆续开放进口和翻译大陆不带政治性质的书籍,有限度的从大陆进口农产品、中药材,放宽两岸书信往来、经贸往来。
看起来这些事情都很稀疏平常,可在实行长达三十年“三不”政策的台湾,跨出这一步实属不易。
为回应台湾,大陆也颁布了不少利民政策,并建立台胞接待站。总之就一个宗旨,让台湾同胞感受到祖国怀抱的温暖。
自此,由廖承志一封信为切入点,在中共一再努力下,经过两岸人民共同努力,总算打破两岸长达三十余年不通有无得僵局。
就在两岸人民期盼关系更进一步,蒋经国却意外离世。
蒋经国离世,两岸关系再度扑朔迷离,新上任的李登辉表面上坚持“一个中国”,在稳固地位后却开始宣扬“两个中国”,意图分裂中国。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命运又一次发生转变,可两岸人民始终相信,祖国一定会一统,这是历史之必然,更是人心之所向,绝不会因为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政党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