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许多人都曾遭遇这样的困扰:满心欢喜地将新买的毛衣放进洗衣机清洗,满心期待着洗净后能继续温暖相伴,可拿出来时却发现毛衣严重缩水,小得如同童装,根本无法再穿。
这让人们不禁心生疑问:为何毛衣如此容易缩水?是否存在不会缩水的毛衣呢?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毛衣中羊毛的结构。

若将一根羊毛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表面并非光滑平整,而是紧密排列着层层鳞片结构,且所有鳞片的朝向一致。
当羊毛纤维顺着鳞片方向滑动时,摩擦力极小,能够轻松移动;然而,若逆向鳞片滑动,鳞片便会产生较大摩擦力,阻碍其运动。这就使得每一根羊毛纤维都更倾向于朝一个方向运动,而反向运动则极为困难,这种现象被称为定向摩擦效应。
当把毛衣放入洗衣机清洗时,特别是在热水、碱性水的洗涤环境下,羊毛表面的鳞片组织会迅速膨胀张开。
此时,若洗衣机进行揉搓或搅拌,羊毛受到定向摩擦效应的作用,会不断朝着摩擦力更小的方向运动,进而相互纠缠、收紧,逐渐填满原本纤维之间的空隙,最终导致织物长度收缩、厚度增加,在纺织术语中,这一过程被称作缩绒或者毡化。

除了外力摩擦,水温和洗涤剂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羊毛的缩绒性。通常情况下,热水和碱性洗涤剂会加剧毛衣缩水的程度。
那么,是否有办法尽量避免毛衣缩水呢?答案是肯定的。既然毛衣缩水的根源在于羊毛纤维的鳞片,那么去除羊毛表面的鳞片,便能有效减少摩擦效应,改善毛衣缩水的问题。
例如,丝光羊毛便是通过在处理阶段将羊毛浸泡在次氯酸钠等氧化剂中,破坏羊毛鳞片的结构,使羊毛纤维表面变得光滑,从而避免定向摩擦效应的发生。如今,不少毛衣生产厂商都采用了这类处理工艺。因此,下次购买毛衣时,不妨多留意一下产品的材质说明。

倘若毛衣已经出现了轻微缩水的情况,也并非无计可施。可以尝试使用羊毛还原剂或者护发素来恢复毛衣的原状。
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和柔顺剂,能够降低羊毛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静电摩擦效应。使用羊毛缩水还原剂处理毛衣后,适当拉伸毛衣,将织物重新撑开,便能使毛衣得到一定程度的还原。
如果想要完全规避羊毛的缩水缺点,还可以选择山羊绒制成的羊绒毛衣。羊绒取自山羊最贴近皮肤的细腻绒毛,与绵羊的羊毛相比,山羊羊绒的纤维鳞片排列更为疏松,呈环状且紧贴毛干,定向摩擦效应更弱,因此更不容易缩水。

而且,从穿戴体验来看,羊绒毛衣更加柔顺舒适,不会有扎人的感觉,保暖性也往往更胜一筹。不过,羊绒的产量远低于羊毛,价格相对昂贵。同样重量的山羊羊绒,市场价格通常是绵羊羊毛的十几倍甚至更高。
所以,在选择购买羊绒毛衣还是羊毛毛衣时,需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决定。
至于那些已经严重缩水,即便采取各种方法也无法恢复原状的毛衣,也不必急着扔掉。有一种巧妙的方法能让它们重新发挥价值,甚至还能利用羊毛缩水的特性。
那就是将毛衣拆成毛线,这里所说的并非将毛线重新织成毛衣,而是找来几根针,利用羊毛的定向摩擦效应,直接将毛线戳成羊毛毡,制作成可爱的玩偶。

如此一来,原本废弃的毛衣便以一种全新的形式重焕光彩,是不是既有趣又实用呢?
毛衣缩水虽然是一个常见的生活困扰,但通过对羊毛结构和特性的了解,我们不仅找到了避免缩水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巧妙处理缩水的毛衣,让衣物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文本来源:@科普中国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