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至4818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至11305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至20872万载重吨,三大指标连续15年世界第一,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
新接订单量创下历史新高,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除了LPG(液化石油气)船、LNG(液化天然气)船、拖船和邮轮,其余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8.5%,较2021年的31.5%增长一倍多,不少船企在LNG、甲醇、氨燃料预留、氢燃料电池等船舶订单取得突破。

船舶已成为重点出口商品之一。去年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街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比重分别为87.4%、91.5%、93.1%。出口金额433.8亿美元,同比增长57.3%。【注:同为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全年船舶出口5804艘,累计金额308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和58.7%;两项增幅均领先全类目商品】
广东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船舶出口自然也是热点。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东北侧的龙穴造船基地,产能500万载重吨/年,单船造船能力突破30万吨,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造船基地、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高端豪华客滚船、汽车运输船、支线集装箱船等产品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4年,广州市出口船舶突破100艘,同比增加41.6%。全年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192.2亿元,同比增长5.1%,在国际航运需求高涨的情况下,集装箱船出口增长21.4%。

山东也是造船大省,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聚集了约140家总装建造及配套规上企业。去年全省造船完工量469.2万载重吨、新接量1187.0万载重吨、手持量2171.7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47.4%、64.3%、49.2%,分别位居全国第五(占比9.7%)、第三(占比10.5%)、第四(占比10.4%)。
其中,94%以上均为出口订单,2024年山东船舶出口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8%至402.7亿元,出口船舶占完工量、新接量、手持量的比重分别为94.9%、98.6%、98.6%。例如,北海造船向法国达飞轮船交付了8艘5500TEU集装箱船。

长三角区域是中国船舶出口重要基地,去年船舶出口同比增长57.7%至1981.7亿元,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总值的64.2%。拥有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三大船厂的上海,去年船舶出口690亿元,同比增长49.8%;两大主力船型集装箱船、液货船分别出口340.4亿元,19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2%、39.1%。
作为中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第一大省,江苏2024年出口各类船舶1042.2亿元,同比增长59%,稳居全国首位,占比三分之一。三大主力船型液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出口分别增长165.1%、84.3%、18.3%。
根据航运咨询公司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去年新接订单量分别为123艘(510.24万CGT)、104艘(458.84万CGT),分别排在全球造船集团第三、第四位。手持订单量分别为246艘(920.47万CGT)、171艘(684.04万CGT),分别排在全球造船集团第三、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