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可变+借道”精细治理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

通云智能 2025-03-26 14:14:58

背景

西沣路与西沣二路交叉口位于西安市高新区,是连接高新区与曲江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西沣路作为贯穿南北的重要干道,每天承载着大量的机动车通勤流量,而西沣二路作为东西向的集散道路,对区域内外的交通流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周边地区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发展,该路口的交通流量持续增加,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拥堵问题日益严峻,不仅影响了通勤效率,还加剧了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对该路口进行优化治理势在必行。

问题01潮汐现象显著:南北向车流量远高于东西向,但车道功能固定,部分时段车道资源利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和交通拥堵。02左转车流排队严重:南向西左转车流需求量大,绿灯时间无法满足需求,排队车辆常延伸至直行车道,进一步加剧了路口拥堵。03慢行交通冲突: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需求与机动车通行存在冲突,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同时降低了整体通行效率。04车道布局不合理:现有车道设计未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部分区域车道功能与流量需求不匹配。治理思路

1、引入“借道左转”模式为缓解南向西左转车道的排队压力,将部分左转车流引导至相邻的直行车道,通过设置网状线和引导线规范借道区域,明确车辆通行路径。借道左转模式不仅提高了左转车辆的通行效率,还避免了左转车辆积压对直行车道的干扰。

2、实施潮汐可变车道根据早晚高峰的潮汐流量特征,动态调整车道功能。例如,在早高峰期间增设南向北直行车道,在晚高峰增加北向南的通行能力,以充分利用车道资源,缓解南北向交通压力。

3、渠化改造与信号灯优化在交叉口进行渠化改造,利用现有的辅道资源增加机动车通行车道,同时调整人行横道的布局,将其移至机动车主要冲突区域之外。信号灯配时采用智能化联控策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动态调整信号配时,以最大限度提升通行效率。

4、完善慢行交通设施为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与便利,设置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减少慢行交通与机动车的冲突。通过完善导向标志与设施,确保慢行交通的通行体验得到提升。

治理效果

治理措施实施后,路口交通状况显著改善。

高峰时段整体通行能力提升了,其中南向西左转车辆的排队长度减少,每个信号周期可多通过左转车辆。

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明显减少,慢行交通的过街安全性得到保障,通行体验进一步优化。

潮汐管理与借道左转的结合,为其他类似潮汐现象明显的交通节点提供了有效的治理思路。

结束语

西沣路与西沣二路交叉口的交通优化治理充分体现了精细化交通组织的理念。在潮汐现象显著的区域,通过科学的流量分析与创新的组织模式,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升通行效率。本次治理不仅为该路口的交通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其他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类似问题将能以更精准和高效的方式得到解决,为市民的出行创造更加便捷、安全的环境。

0 阅读:0

通云智能

简介:主动发光标志、交通诱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