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道路更新打造首都现代化交通新标杆!

通云智能 2025-04-02 14:35:26
经过20余年风雨洗礼,北京四环路迎来历史性蜕变!东四环(四元桥南-十八里店桥西)大修及环境提升工程今日全面启动,以"全寿命、全要素、全绿色、全智慧"四大核心理念,开启全国首例城市环廊立体更新典范工程。这不仅是一次道路修缮,更是城市空间美学的革命性升级!

一、全寿命设计:打造更耐久、更安全的交通基础设施

东四环路自建成通车20余年来,已远超设计使用年限,路面裂缝、车辙等病害增多,影响行车安全与舒适性。本次改造遵循“全寿命管理”理念,从道路结构、桥梁修复到排水系统,进行全方位升级。

在道路方面,采用弹性体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耐久性、抗裂性和降噪效果,同时全面修复桥面铺装、防水层及排水系统,确保桥梁状况指数达到最优水平A级。针对积水点位,市交通委联合水务部门优化排水设施,提高道路防涝能力。此外,152座检查井加固改造,轮迹带井盖进行专项治理,提升道路耐久性和行车安全性。

同时,引入“数字化管养”体系,利用智能巡检设备与监测系统,实现道路桥梁状态的实时监控,推动养护管理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科技智能型转变,确保道路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二、全要素升级:功能、空间、风貌的有机融合

突破传统单一的道路维修模式,本次改造坚持全要素升级,优化交通功能、城市空间、路域风貌,推动“交通+城市”一体化发展。

(1)交通设施升级

重新规划道路标志标线,优化指引信息,提升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全线增设紧急停车带,在重点匝道扩宽行车道,提高出入口通行能力。

57个出入口的加减速车道优化,预计通行效率提升15%-20%。

(2)城市空间优化

桥下空间综合治理,新增东风北桥等8处桥下停车场,缓解周边停车难题。

结合绿道体系拓展慢行空间,实现步行、骑行系统与城市公园、公共休憩区无缝衔接。

(3)道路景观提升

47座桥梁、10座天桥实施外立面涂装,并更换天桥桥面及梯道铺装,提高美观度与耐久性。

增设立交桥外挂花箱,形成“一带三芯多节点”绿化景观,让四环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风景环廊”。

夜景灯光优化,实施“一桥一案一特色”方案,如四惠桥定制护栏景观灯,展现首都城市形象。

三、全绿色施工:低碳环保理念贯穿全过程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本次改造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材料、工艺、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行绿色施工。

(1)绿色低碳材料应用

道路采用弹性体高黏改性沥青,减少废旧橡胶污染,同时具备高温稳定、低温抗裂等特性。

沥青旧料回收率95%、水泥混凝土回收率100%,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环保施工技术

采用温拌、再生等环保工艺,降低能耗与有害气体排放。

强化施工扬尘管控,减少颗粒物污染。

提高新能源设备和车辆的使用率,实现节能减排。

(3)绿色景观建设

因地制宜增设绿化设施,如在7公里主线桥区增设藤本月季花箱,与道路中央隔离带形成花环景观。

结合桥下空间改造,增加绿化面积,美化市政设施,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四、全智慧管理:智能交通与数字化运维并行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本次改造将东四环路打造成“智慧交通”示范道路,提高出行安全性与管理效率。

(1)智能交通设施

交通信号智能优化,基于实时交通流量调整红绿灯时长,减少拥堵。

在匝道、重要路口部署智能感知设备,提升通行管理水平。

增设智能诱导屏,为驾驶员提供动态路况信息,提高通行效率。

(2)道路桥梁数字化管养

采用“智能建造监管体系”,实现施工过程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

研发巡查、巡检及检测评价一体化技术装备,实时监测道路桥梁运行状态,提高养护管理精度。

(3)安全防护能力提升

道路桥梁防撞护栏升级,防护能力提升50%。

重点出口、分流端增设防撞垫15处,确保行车安全。

9处超高车辆易剐蹭桥梁安装防撞缓冲设施,减少事故风险。

五、全方位赋能城市更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此次东四环路大修不仅是一次道路改造工程,更是北京城市更新的标杆性示范项目。通过“全寿命、全要素、全绿色、全智慧”的系统升级,实现道路通行能力、技术状况、城市风貌、安全防护、智能交通的全面提升,最终打造一条畅通、绿色、安全、智能的四环快速路。

0 阅读:0

通云智能

简介:主动发光标志、交通诱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