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2024年财报显示,受水泥行业需求疲软及价格竞争加剧影响,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5.51%至910.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19%至76.96亿元。尽管核心业务承压,公司通过成本控制、多元化业务拓展及四季度提价策略实现单季利润环比显著改善,同时财务结构保持稳健,现金流充沛。以下从财务表现、业务结构、战略转型及行业环境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营收与利润双降
收入端:全年营收910.3亿元(同比-35.5%),主要因水泥熟料自产品销量下降6.05%至2.68亿吨,叠加价格下行(42.5级/32.5级水泥毛利率分别降0.89/1.02个百分点)。
利润端:归母净利润76.96亿元(同比-26.2%),降幅小于营收,得益于成本端优化(自产品销售成本降11.83%)及投资收益增加(同比+122%至12.12亿元)。

(二)季度环比改善
Q4亮点:单季营收228.8亿元(同比-45.5%),但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42.1%),主要受益于长三角区域提价落地(熟料价格一次性上涨100元/吨)及错峰生产带来的供给收缩。

(三)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经营性现金流:全年净流入207.5亿元(同比-8.1%),仍维持充沛水平,支撑分红能力(拟每股派现0.71元)。
财务稳健性:资产负债率21.3%(行业低位),流动比率3.24,速动比率2.96,现金储备充足(期末现金及等价物约179亿元)。
二、业务结构:水泥主业承压,多元化业务贡献增量1.水泥业务收缩
核心产品:42.5级水泥收入占比57.5%,但毛利率同比下滑0.65个百分点至24.81%,反映需求不足与成本压力。贸易业务:销量同比-60.8%至296万吨,收入占比降至1.04%。
2.新兴业务增长亮眼
-骨料与混凝土:骨料收入46.9亿元(同比+21.4%),毛利率46.9%;商品混凝土收入26.7亿元(同比+18.6%),成为利润缓冲带。
-新能源布局:光储发电装机容量新增103兆瓦,光伏玻璃项目一期投资43.9亿元(规划年产能75万吨),长期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三、战略转型:成本控制与产业链延伸并行1.成本优化举措
生产端:通过SCR脱硝技术改造降低环保成本(全年相关合同金额超1.47亿元),吨熟料煤耗、电耗同比下降。
费用端:研发投入12.57亿元,推动“水泥窑低能耗深冷直送富氧燃烧”等技术应用,提升生产效率。
2.产业链延伸与国际化
纵向整合:新增骨料产能145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210万立方米,提升全产业链协同。
海外扩张:在印尼、柬埔寨等国的产能布局逐步落地,对冲国内需求风险。
四、行业环境1.需求端压力持续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10.7%),产能利用率71.2%,创2010年以来新低,地产新开工低迷为主要拖累。
2.供给侧改革与政策支持
-错峰生产、能效标杆产能占比提升至30%等政策推动行业出清,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集中。
收尾:海螺水泥2024年财报凸显传统水泥龙头在行业下行周期中的抗压能力:通过严控成本、拓展高毛利骨料/混凝土业务、布局新能源及环保产业,部分抵消了需求萎缩的影响。但未来需关注地产政策放松带动的需求修复、海外市场拓展进度及新业务产能释放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