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联美食
『剧名叫《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是一个喜欢做饭的女孩和一个喜欢吃饭的女孩,因住在同一层楼而相识,因互补的兴趣爱好而相知,并在日常的吃饭和做饭过程中,发展出一段彼此暗生情愫的美味故事。』
作者/ 梅姗姗
懒“阳阳”的日子,刷完了一部看似自然,实则惊喜不断的美食剧。
最初吸引我的是时长,15分钟一集,可嗦完一碗酸辣粉还不带凉。刷下去,却发现电视机前的自己变成了猴:捂脸害羞,流口水(馋),姨母笑,疯狂点头,甚至床上打滚——情到深处同仇敌忾边看边骂,馋到胃咕噜抓起鞋板子也想啃;有时会突然害羞,只敢余光瞄着继续,也会眼角一酸,咸咸的热流向下滑坡。
剧名叫《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是一个喜欢做饭的女孩和一个喜欢吃饭的女孩,因住在同一层楼而相识,因互补的兴趣爱好而相知,并在日常的吃饭和做饭过程中,发展出一段彼此暗生情愫的美味故事。
十个真诚自然的生活切片,却总能出其不意地,引出一个几乎全世界女孩们都遭遇过的经历。
善意的冒犯喜欢做饭是一种什么感觉?
很难简单描述… 那是种可以在超市或菜场待上几个小时,一个摊子一个摊子的扫射,看见少见或品相绝佳的食材后会眼珠放光,如梦露看见钻石,脑海里飞速闪过无数个可以搭配这个绝妙滋味的可能组合,然后如神魔附体般,无论价格多贵都一定要拥有。
随后再搭进去无数个小时,全城地毯式搜索,打车也行,闪送也罢,成本如人生烦恼般被抛诸脑后,所有注意力就只存在于买齐能够组成脑中滋味的一切。大包小包回到家里,没有指尖勒得发紫的疼痛,只有多巴胺高速分泌的快乐。原本回家计划要做的东西再也不重要,人全身心地被脑海中的滋味所牵引,专注程度会让高三考前的班主任气到晕厥。
等再次清醒,已是味道做成之时。坐在沙发上,端详着眼前自己创造的艺术品,满脸姨母微笑。打开手机,留下照片,再浅尝一口,确保味道和自己想象的的确一模一样,过程便在快乐中结束。
最后吃不吃完其实不重要,更好的是有人能够一起分享这个味道,帮自己把它吃完。看到这个人如自己一样满足的快乐,才是最完美的大结局——当然,能得到发自肺腑的赞赏就更好了。
可是,自己是为了这份赞赏而做饭的么?喜欢做饭的背后,是为了达成某种人生成就么?因为喜欢做饭,就必须要成为朋友宴会上,那个被期待做饭的人么?
这便是片中喜欢做饭的野本遇到的困惑。
在同事眼中,野本喜欢做饭这件事让人羡慕,每当看到野本自己做的便当,同事便会发出“能跟你在一起的男人一定很幸福,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主妇、好妻子、好妈妈”的感叹,继而被关心“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男子,我们来帮你找”。
一直没有恋爱,也没想找男友的野本在如此赞扬中逐渐困惑:是自己有问题么?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想过做饭是为了某某?爱做饭没这件事,可以不为任何人么?但看着朋友们眼神里的善意,自己也似乎没理由对他们发火,内伤憋到不行。
熟悉么?爱做饭的你一定经历过。
有时候满心快乐地做好了一顿餐,邀请朋友来,却能明显听出朋友担心累积人情债,最终善意地拒绝。又或者明明今天没有灵感,却被来到家里的老友满眼期待地问“今天你打算做什么给我们吃?” 如果真诚表达自己并不在状态,则会换来困惑的眼神“你不是最喜欢做饭么?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生活遇到了问题?” 尴尬和羞愧顿时充斥全身,人只希望找个缝溜进去。
《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里并没有答案,它只是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个很少被人提及的,因热爱带来的“不理解”。那些来自身边朋友的,善良的“冒犯”,究竟该怎么反馈才最合理?如何能让朋友更理解自己的热爱?如果你有好方法,咱们可以评论区聊聊。
自我的困惑身为女性,天生拥有好胃口,又是一种什么感觉?
拥有超乎常人的胃容量,身材也明显宽于“标准”,就是春日的生活了。作为旁人,看春日吃饭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她总是能一口把一大块食物塞进嘴里,没一会儿就把超大分量的内容吃得碗底都干净。妥帖贴的吃播在眼前——这也是野本被春日吸引的主要原因。
但春日呢?则是另一种感受。餐厅吃饭,因为是女性,老板会主动少给点米饭,自己需要额外的勇气,才能顶住旁人异样的眼神,要求老板给满分量。
出门吃饭,因为点了三人份的饺子一人吃,而被隔壁桌的陌生男性“教育”:不要一下子点这么多,年轻人就是嘴大喉咙小。吃这么多还要配饭?天呐你到底会不会吃。你不知道吃饺子要喝啤酒么?然而在展示完自己并不会浪费食物后,男人却犹如看见怪物,飞一般走了。
事实上,与野本第一次相见,春日也经历了类似的“歧视”。彼时春日带着一个全家桶上楼,野本寒暄地问是不是开趴,春日只是很冷静的说:一个人吃。
习惯被歧视的春日,极度压抑着自己的性格。她没法做到跟野本一样自然地表达自己对食物的喜欢,开车去很远的农夫市集买菜,也只是因为自己饭量大,在城里买菜可能会入不敷出,完全无法体会野本那种看见食材的兴奋。
他不知道,凭借她的饭量,如果再放肆地表达自己对食物的热爱,外面的世界会怎么恶意对待自己?她不敢想,只能安静地躲在世界的某一角,尽量在不被人关注的情况下,认真对待自己的食欲,填饱自己略高于常人的食量。
理解和观赏,我到底要什么?
《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唯一接近童话的剧情,就是让春日与野本相遇了。一个爱吃,一个爱做,凸遇见了凹,欣赏遇到了理解。
遇见春日前,野本对食物的热爱无处安放。每每做完让自己快乐的食物,只能通过发社交媒体,在朋友空洞的评论和点赞里,略微满足自己分享成就的渴望。然而拍完照,发完圈,偌大的房间里还是自己一人,没有胃容量吃完自己做出的美味,只能指责自己又一不小心做多了。
遇见野本前,春日则几乎完全不做饭,每周去菜量给的更丰富的餐厅小奢侈一顿,其余就是超市的速冻食物或大份量快餐解决。即便如此热爱吃,食物带给她的也不是快乐,而是一种自我压抑和小心谨慎。仿佛一只小兔子,吃饭前不断地看着周围的环境,生怕突然地袭击。
机缘巧合,两人相遇了。那天之后,野本似乎再也没发过圈,春日的脸上也多了笑容。这并不是片中最主要的故事线,却让我不断思考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让剧情肆无忌惮的双线发展,是拥有百万粉丝,身边却空无一人的野本快乐;还是没有粉丝,只得春日一人在眼前,尽情享受自己做出的美食的野本更快乐?
是小心谨慎出门,偷带大桶快餐回家一人食的春日快乐,还是不再担心被人看见,因为眼前有无条件喜欢能吃爱吃自己的野本更快乐?
我的答案是愿得一人心,你呢?
END本文作者:梅姗姗微信编辑:孙孙Boy微信审核: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