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流塘正康骨科:"才卧床三个月,后背就烂出拳头大的洞!"这样的悲剧在护理圈并不罕见。压疮与褥疮究竟是不是同一种病症?为何被称为"比癌症更折磨人"的慢性杀手?本文将用医学证据揭开真相,并附赠临床验证的预防秘籍。
一、命名之争:压疮=褥疮=压力性损伤?医学界已明确:压疮(Pressure ulcer)与褥疮(Bed sore)本质相同,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俗称。
术语演变:早期因多发于卧床者臀骶部(与床褥接触),故称"褥疮"。现代医学发现久坐轮椅、石膏固定等非卧床情况也会发病,遂统称"压力性损伤"或"压疮"
核心定义:局部组织因持续受压+剪切力导致缺血缺氧,引发皮肤及皮下组织溃烂坏死。通俗说就是"皮肉被压烂了"
二、高发预警:这些部位最危险!从临床数据看,骨突部位占发病90%以上:
仰卧位:骶尾骨>足跟>枕部>肩胛(图示显示耳部、髋部典型病例)
侧卧位:股骨大转子>内外踝>耳廓
坐姿:坐骨结节>肘关节⚠️ 高危人群:失能老人(发生率25.8%)、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意识障碍患者
三、四期演变:从红斑到深可见骨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最新分期:1️⃣ Ⅰ期:按压不褪色的红斑,表皮完整但疼痛2️⃣ Ⅱ期:水疱或浅表溃疡,真皮层暴露(如肩部病例)3️⃣ Ⅲ期:皮下脂肪外露,常有腐肉和渗液(提到10cm×3cm严重案例)4️⃣ Ⅳ期:肌肉/骨骼暴露,可能并发骨髓炎❗ 特殊类型:深部组织损伤期(皮肤紫红如瘀血)、不可分期(被焦痂覆盖)
四、防胜于治:记住"五勤一加强"黄金法则北京三甲医院护理部总结的**"5+1"防护体系**:
勤翻身:每2小时改变体位,采用30°侧卧(显示49%患者因翻身不足发病
勤擦洗:生理盐水清洁,禁用酒精刺激(反对传统红花酒精按摩法)
勤锻炼:被动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勤更换:潮湿衣物、床单立即处理
勤观察:每日检查骨突部位
加强营养:每日蛋白质摄入≥1.2g/kg体重
五、治疗雷区:这些"土方法"越治越糟!❌ 环形气垫圈:加剧周边组织受压
❌ 烤灯烘烤:加速创面脱水
❌ 消毒剂冲洗:破坏新生肉芽组织(推荐生理盐水)
❌ 粉剂止血:结块后滋生细菌
六、现代护理黑科技新型敷料:水胶体敷料保持湿性愈合环境,泡沫敷料可吸收500%渗液
智能监测床垫:通过压力传感自动预警高风险区域
负压引流技术:加速深部创面愈合
压疮/褥疮的防治是一场"皮肤保卫战"。记住:超过2小时不翻身=定时炸弹启动!转发本文给需要的人,或许就能避免一场血肉模糊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