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怎么种产量才能高?

云谈农 2024-03-23 01:16:44

苦瓜又名凉瓜,是葫芦科植物。营养丰富,肉质爽脆,深受人们喜爱。适应性广,是南方栽培蔬菜其中之一。栽培一般于3月中下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5月中旬开始上市。现将苦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用良种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条件,新化镇年平均气温18℃左右 ,优质苦瓜品种有大白一号苦瓜、广西新绿101、绿苦瓜915、翠绿1号大顶、华研冠绿、硬宝18等。

2 种子处理

2.1 浸种

选用高产、高效、优质、新鲜、饱满、无霉变的优良种子,放入干净容器中,由于苦瓜种皮坚硬,用温汤浸种方法进行浸种: 将种子浸人55~60℃的温水中,边浸边搅动,并随时补充温水,保持55 ℃水温10~15min,再倒入少许冷水使水温降至25~30℃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为8~12h。将浸过的种子放入有效成分为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中浸泡20min,取出后用清水冲洗2次,防病菌繁殖。

2.2 催芽

用竹篮子将种子装好盖上干净的湿毛巾,种子厚度不宜超过3cm,在30~33 ℃度的环境下催芽,在催芽过程中要保持种子湿润而不渍水。经过催芽24~48h有80%的种子胚根露出后,胚根长0.2cm可播种。

3 播种育苗

3.1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选用2年未种过苦瓜或瓜类作物的,最好是未种过苦瓜的大田肥土为好。用腐熟的农家肥4份加6份未种过苦瓜或瓜类作物的大田肥土混合过筛后配制而成,再加入硫酸钾1 kg/m3、复合肥1kg/m³ 、多菌灵0.5 kg/m³ 充分均匀混合后用塑料薄膜盖闷15天左右。将营养土装入10cm×10cm的营养钵内。在播种前1d,先给营养钵浇透水,使营养钵充分湿润。

3.2 播种

采用移栽培育壮苗,每个营养杯点播1粒已发芽的种子,根尖朝下,轻轻的将种子放在营养杯中央,播完种后覆盖一层0.5~1.0cm的已消毒的细土,再淋水,并搭好高50~60cm的拱形竹架,盖上薄膜保温保湿防寒。在移栽前7天揭膜练苗。

3.3 苗期管理

苗床膜内日均温度为20 ℃以上,当遇到白天强日照气温升高膜内的温度超过30 ℃时,要及时打开苗床两头薄膜降温避免烧苗。出苗后适施腐熟的农家肥,适量加尿素和氯化钾,可用 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0倍液加喷施叶面肥300倍液喷叶面,防治猝倒病,在移栽前5~7天揭膜练苗。

4 定植管理

4.1 施足基肥

苦瓜为喜温耐肥作物,故需要施足底肥。每667m²撒施腐熟的农家肥或优质的有机肥2000kg后进行深翻。

4.2 栽前整畦

种植苦瓜要实行轮作避免连作。选用土壤疏松,土层肥沃,排灌方便且2年未种过苦瓜或瓜类作物的地块。根据实际情况按1.6m包沟划线开沟,整畦时在畦中间开一条施肥沟, 在深层沟每667m² 撒施过磷酸钙50kg、45%三元复合肥30~35kg,防止肥料流失。

4.3 移栽定植

当苗长到4片叶1心时,选用子叶完好无损、叶片肥厚颜色浓绿、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苦瓜苗定植于大田。每畦做双行种植,每行距离畦边20cm。行距60cm, 株距35cm, 每667m² 基本苗为2500~3000株为宜,定植后淋定足根水,有利幼苗迅速缓苗。

4.4 搭架引蔓

当瓜苗长至0.5 cm时,在畦两侧及时搭“人”字架引蔓,在人字架上横向分2~3格绑上2~3根竹条,将畦面上的人字架连成一片,搭架要求牢固,以避免风吹倒塌。扶蔓上架用打包绳绑蔓。扶蔓时注意不要摘去分枝,更不能摘掉低位的分枝,老病叶及时摘除,有利通风透光,集中养分供瓜苗生长。

4.5 肥水管理

4.5.1 追施回青肥 苦瓜定植后3~5天,瓜苗成活后开始生长新根,追施回青肥,这时用每667m²用用尿素4kg、氯化钾3kg混合溶于水淋施根部,每隔5天淋1次,连续淋3次,叶片开始变绿长出新芽为止。并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4.5.2 追施甩蔓肥 移植后10天每667m²用尿素8kg、氯化钾5kg混合后在株距间挖穴施肥,施后盖土。间隔10天再施一次,施肥量适当增加。

4.5.3 追施花肥 当出现雌花时,每667m² 施45%三元复合肥25 kg,施后培土,促进雌花形成从而提高产量。

4.5.4 追施果肥 在第一批幼果挂果期,每667m²施45%三元复合肥25kg,能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增加果重。果肥的施用技术是每隔10天施用一次,施肥量可根据瓜苗的长势而定,灵活掌握。一般是每667m²施尿素10~15kg、氯化钾10~12kg,以延长挂果期。

4.5.5 叶面肥 重喷施叶面肥促进雌花的形成、保花保果和增加重量,如叶面宝、硼砂、磷酸二氢钾等,在施叶面肥时加入有关的防治病虫害的农药,以达到施肥与防治病虫的效果。

4.5.6 科学用水苦瓜的生长发育需水量很多,但又怕渍水,在全生育期的各个时期,要求土壤持水量80%左右,指畦面湿润表土不发白,遇雨天要及时清沟排水,以免积水使畦面过湿而引起烂根发病。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多采用跑马水或即灌即排,使瓜苗正常生长发育。

5 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5.1 苦瓜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田间湿度过大常导致病害的发生。该病害的发生部位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病斑,后变浅黄褐色,湿度较大时发病部位常长出白色菌丝体,严重时可造成幼苗成片死亡。防治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洒,每7~10天喷1次,视情况喷2~3次。

5.2 苦瓜霜霉病

苦瓜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时易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老化后病斑由黄色变成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现多角形,叶片背面产生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造成叶片黄化干枯。防治可选用30%苯甲·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7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喷洒。

5.3 苦瓜白粉病

病害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在叶片正反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小白粉斑,以叶正面居多。植株叶片出现褪绿,造成病叶黄化干枯。主要靠空气和水流传播,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苦瓜白粉病在高温多雨、湿度大的地区发生较严重,随着种植密度加大、保护地栽培及重茬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量使用氮肥等,苦瓜白粉病的危害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生长中后期发病最盛,田间发病率可高达100%。

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用20%粉锈宁乳油 2500倍液,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等,每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或40%苯甲·咪鲜胺悬浮剂1500倍液苦瓜移栽成活后、开花前、幼果期喷1次药可取得很好的防治。

5.4 苦瓜枯萎病

苦瓜枯萎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发病时植株生长缓慢,开花结果中后期发病较重。感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褪绿变黄,发病叶片中午萎蔫下垂,早晚可恢复,随着染病叶片增多,最终导致整株干枯,病茎切开后维管束呈褐色。苦瓜连作及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会加重枯萎病的发生。防治苦瓜枯萎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 30%甲霜·恶霉灵水剂1000~1500倍液灌根,每株灌0.5kg,隔 6d 灌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

6.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6.1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在叶背为害,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3龄幼虫后造成叶片缺刻、残缺甚至全部吃光,蚕食花蕾造成缺损。可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0倍液,3.2%高氯·甲维盐1000倍液,隔7~10天1次,喷匀喷足。

6.2 瓜实蝇

成虫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蛀食,受害的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造成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在成虫盛发期,于上午或傍晚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或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800~1000倍液,隔5~6天1次,连喷2~3次,喷药喷足,被瓜实蝇蛀食和造成腐烂的瓜,应进行消毒后集中深埋。

6.3 白粉虱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造成植株早衰。白粉虱的分泌物会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降低苦瓜的商品价值。可选用的药剂有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虫螨·哒螨灵悬浮剂1000倍液、20%溴氰·吡虫啉悬浮剂1000倍液喷施。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农业、养殖方面的知识,赶快关注我们!带你走进更专业的技术领域。喜欢就点个关注呗!我们致力于传播农业知识,服务三农;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科技项目编制;农场畜牧场规划设计。

0 阅读:0

云谈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