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云随笔 素材/赵宏博
(声明:为方便大家阅读,全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作者身边的故事,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叫赵宏博,今年28岁,从小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是大姐一个人辛茹苦把我带大的。
今年二月中旬,我和处了3年的女朋友步入婚姻的殿堂,我成家立业,最为我高兴的当属我的大姐了。
俗话说得好:长姐如母。大姐从小把我带大,她在我人生的前28年里,一直扮演着母亲这样一个角色,让我的童年即便是失去了母亲,仍然有一个温暖而坚实的依靠。
而我也从当年那个只会在躲在大姐身后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可以保护她的男子汉了,想着以后要好好对大姐好。
可没想到,我结婚后的第二天,大姐拿出了一个小本子,看到本子上的内容,我的眼眶湿润了。
由于结婚当天,大喜的日子,我确实也太高兴了,喝了不少酒,脑袋瓜子晕沉沉的,就想睡个懒觉,结果天才蒙蒙亮,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我和妻子张小婷。
小婷这几天因为结婚的事情,她也是折腾坏了,整个人累的很,她是听到了敲门声,却不愿起来,就推了我一把,嘴里边嘟囔道:“哎哟,谁啊,这一大早就来敲门,宏博,你快起来去看看。”
我揉了揉朦胧的双眼,整个人躺在床上想再缓一下,门外就听到大姐的声音:“宏博,赶紧起来了,这太阳都起来了,你们还在睡懒觉,别忘了今天要回门。”
听到屋外大姐喊着“回门”,这下可瞬间清醒了过来,忙朝床上喊道:“小婷,起来了,今天要回娘家,可别迟到了。”
按照我们当地习俗,女儿结婚后得第二天是要回娘家的,这叫:回门。

小婷听到我的话,也是立马就爬了起来,到处找手机看时间,得知已经早上八点多了,她就在一旁责怪我,说道:“这么晚了,家里人等久了可不好,你咋不喊我呢?”
我简单洗漱了下,就出房间了,留小婷在房间化妆打扮,我则看需要准备什么回娘家,毕竟在我们当地来说,这个出嫁的女儿第一次回去娘家,可是要很重视的。
结果刚出房门,就看见姐夫手中抓了大公鸡,正在塞进竹筐里,大姐则是帮着准备其他礼品,我正准备上手给姐夫帮忙的时候,却被姐夫拦住。
姐夫不让碰这些,他笑着说道:“宏博,今天回门你是主角,这活你就不要干了,省的弄脏衣服了,你去帮你姐看看红包都准备好了没有。”
我走过去一看,大姐这会儿正在给一沓红包装钱呢,我凑近笑着说:“姐,这么多红包啊,你破费了哈。”
谁知大姐却看着我,随后给了我一个白眼,没好气地说:“哟,你想得美,过后记得给我补回来,你现在成家了,有人给你管钱了。”
大姐说完脸色突然变得有些低沉,手上的动作也慢了不少,这个时候小婷也化好妆出来了,她今天是淡妆加上旗袍,整个人显得很有气质。
大姐一看到小婷出来,就夸赞起她这个弟媳来了,一脸惊喜地说道:“小婷,你这淡妆配上这旗袍,可真好看啊!”

小婷得到大姐的夸奖心里也很美,拉着大姐的手,就说:“姐,咱们也买一套,到时你穿上,肯定会惊艳姐夫的。”
姐夫在那头忙着装物品,他依稀听到有人在讨论他,转头大声问道:“咋了,刚刚谁喊我啊?”
这可把我们乐的不行,逗的哈哈大笑,随后大姐恢复了往常的严肃,她喊我和小婷坐下来,然后她从包里拿出来一个小本子,交给我。
我看了看小婷,她和我一样都是觉得些莫名其妙,大姐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解释道:“宏博,你也成家了,大姐我也完成爸交给我的任务了,这本子是你出来工作后,寄回家的生活费,我都记着呢,存在一个卡上了,现在是时候还给你了。”
我听完大姐的话,忙打开本子,里面详细记录着我出来工作后,寄回家的每一笔钱,甚至还有老屋拆迁款,她都分了两份,给我留了一份。
我把本子还给她,生气地说道:“姐,你这什么意思,怎么我不算这个家的一份子吗,你咋分得这么清楚呢?”
在一旁的小婷也跟着说道:“对啊,宏博是你的弟弟,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姐你不应该分这么清楚的。”
大姐看到我们生气着急的模样,她摆摆手,笑着说道:“你们有自己的小家庭,我和你姐夫慢慢的年纪也大了,到时帮不了你们,反而成了拖累就不好了。”
我眼眶湿润起来,拉住大姐的手,坚定地说道:“姐,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是一家人,没有你,怎么会有我今天呢!”
大姐眼眶也是红了,她将小婷的手和我一起,紧紧握在手中,用力地点点头。

是啊,没有大姐,是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我3岁那年开始,就是大姐一直带着我,大姐为了我,牺牲了太多,包括前途、爱情等等很多。
我原本也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跟其他村里小伙伴一样,有爸疼有妈爱,可父亲的一场意外,导致了我们家支离破碎。
大姐曾经提起过,我们的父亲在村里算是小有名气的人,他年轻时,进过市里面的建筑队,那会年轻,脑子也灵活,学了很多修建房子方面的手艺。
后来建筑队解散后,他回村里自己组建了一个队伍,他负责教授技术,成了十里八乡第一个泥水工队伍,专门修建房子,这一门营生,在当时来说,可是不少人羡慕的。
对于母亲,我也是一样没有印象,大姐多年来很少谈及,但我还是从邻居大妈们的口中零碎听来不少,不过评价大多数是负面的。
父亲出事那年,大姐10岁,我3岁,年幼的我对于生离死别没有太多的感受,如今对于父亲,脑海中也几乎没有了印象。
大姐谈起过,父亲是在给邻村盖房子的时候,从十几米高地方摔下来,工友们把他送去卫生室途中,他嘴里一直念叨着我们姐弟俩,最后还是撒手人寰了

父亲这个也属于意外,但是屋主也还是送来了2000块钱慰问金,村里人都在叹息,同时又可怜我们孤儿寡母,往后日子可改怎么过呢。
父亲的后事结束后,母亲整个人郁郁寡欢,白天她不敢发泄出来,也不会在我们小孩面前落泪,只能半夜一个人伤心痛哭。
父亲已远去,我们也得继续生活,只能向前看。
母亲原本就有一手裁缝针线活手艺,她到镇上的服装厂打工,晚上才会回来。由于父亲是独子,爷爷奶奶早已经不在了,家里就是剩下我们姐弟俩,我全是大姐在照顾。
我们姐弟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吃饭没有个准点,两人面黄肌瘦的,村里邻居看我们可怜,又心疼我们姐弟俩,就好心让我们在她家吃中午饭。
母亲晚上回来,偶尔会买点晕菜,再加上几个馒头,又打发了一顿。
大姐原先是上小学四年级了,因为父亲的意外,她也休学了一段时间,她原本成绩不错的,可我还小,家里没人看,她也只能在家带我了。
半年后,大姐发现母亲整个人都变了,人开朗了,也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平时破旧一点的衣服也不怎么穿了,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化妆品,脸上化的粉白粉白的。
大姐当时心里有一丝不好的预感,母亲当年也才不到30岁,她身材高挑,一眼看上去都不像是农村妇女。
后来母亲晚上经常不回家,白天临出门前,她给大姐十块钱,让她自己买菜,还说不用管她。
这个时候村里就传出了闲言闲语,说我母亲在外面有了相好的男人了,大姐听到后,每次都会狠狠地骂回去。
大姐曾经说过,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母亲会抛弃我们,改嫁他乡。

母亲那天留下2000块钱后,就没再回来,大姐拉着我的手,跑了好多地方去找母亲,整整找了三天,知道邻居婶子说,我母亲有可能改嫁去了,大姐这才算是死了心,不再提起母亲。
没了父母,我们姐弟俩个生活遇到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村干部也号召过村民,让好心人收养我们姐弟,村东头的赵四,他早年丧偶,现在孤身一个人,抢着要收养我们。
可大姐却死活不同意,村里人都劝说她,她却不松口,还坚定地大喊道:“我能带大我弟弟,我们谁都不跟。”
村里人无奈,都劝不动我大姐,也就都无奈摇头,我直到现在都无法想象,那时候的大姐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她其实也还是个孩子。
那天起,大姐就没再上过一天学,但是她却供我读大学毕业。
十岁出头的她,下地干活,收拾家里,样样都拿手,闲暇时,她还会姐村里同龄人的课本来学习,虽然学起来很吃力,但好在有毅力,热爱学习的习惯,一直到她18岁的时候。她也不是一字不识的那种。
18岁那年,村里来人上门讲媒,大姐一眼就相中了现在的姐夫。
我以前就问过大姐,为啥一眼就相中了姐夫,大姐不好意思地脸红起来,她笑着说:“因为你姐夫,像咱爸。”
大姐的眼光是对的,姐夫为人性格憨厚,勤快诚恳,对大姐很好,不介意我们的家庭情况,把大姐交给姐夫这样的人,我是很放心的。
姐夫的到来,也终于有人帮大姐一起支撑这个家了,大姐也有了可以依靠的肩膀,他们省吃俭用,供我读大学。如今又帮着我成家,大姐这辈子为付出太多了。

长姐如母,大姐含辛茹苦带大我,给了我一个光明的未来。
大姐,我只想对你说,弟弟我也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也可以给你依靠,一同守护我们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