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沙野履新首秀:犀利剖析美欧裂痕

白亦聊国际 2025-03-08 17:09:12

当新任中国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在BBC镜头前笑着反问"现在谁在偏袒俄罗斯"时,这句质询如同手术刀般剖开了美欧同盟的虚伪面纱。在这场被欧洲智库称为"清醒剂"的访谈中,卢沙野既揭穿跨大西洋关系的脓疮,又为中欧合作开出战略性处方。

卢沙野指出,美国从俄乌冲突初期的"道义卫士"蜕变为如今的"利益操盘手",其政策反转颇具讽刺意味。特朗普政府近期施压乌克兰接受城下之盟,同时秘密接触俄罗斯能源巨头洽谈原油折扣交易,这种"既要制裁又要薅羊毛"的双标行径,与三年前对华"偏袒论"形成辛辣对比。数据显示,美国今年自俄石油进口量环比增长23%,而欧盟对俄能源依赖度已从39%降至11%。

"欧盟的幻灭是美国霸权转型的必然代价",卢沙野的论断直指欧洲安全焦虑的本质。特朗普对欧加征钢铝关税导致欧盟年度损失47亿欧元,叫停《数字市场法案》谈判使欧洲科技企业痛失300亿数字市场准入。更致命的是,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正以每年120亿欧元的力度虹吸欧洲新能源产业。这些现实印证了丘吉尔"没有永恒盟友"的警示,也暴露欧盟对美依附的战略代价。

卢沙野提出的"互补性合作"框架,正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找到现实注脚。中欧班列年度开行量突破1.8万列,在红海危机中保障了78%的中欧陆路货运;空客天津第二条总装线投产,将欧洲航空制造优势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资73亿欧元建设的100GWh电池工厂,为欧洲电动化转型提供核心动能。这些项目构成中欧关系的压舱石,也是破解"去风险"迷思的关键。

面对美国单极霸权的衰退,卢沙野呼吁欧洲拥抱多极化绝非空谈。德国总理肖尔茨携12家龙头企业访华签下210亿欧元大单,法国达飞海运加码中国港口投资,荷兰阿斯麦顶住压力维持对华光刻机供应——市场选择已然指明方向。当冯德莱恩表态"中欧是必要合作伙伴",当欧盟搁置多项涉华限制提案,战略自主的欧洲正在觉醒。

这场坦诚的外交对话,恰似照进美欧同盟裂痕的聚光灯。卢沙野以"东方药方"医治"西方沉疴"的尝试,不仅展现中国外交的智慧与定力,更为动荡中的国际秩序提供新的解题思路。当中欧班列的汽笛穿越亚欧大陆,当互利共赢的逻辑穿透意识形态迷雾,世界格局的重构已然在路上。

0 阅读:44

白亦聊国际

简介:目光所致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