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爆发大规模暴力事件,阿拉维派聚居区沦为修罗场——超千人在冲突中丧生,包括745名平民。暴行引发国际社会震动,绝望的民众涌入俄罗斯军事基地,呼吁普京出手干预。
这场被外媒称为“叙利亚十四年来最血腥屠杀”的冲突,撕开了该国权力真空期的残酷现实。
据多家媒体报道,叙利亚临时政府以剿灭阿萨德残余势力为由发起军事行动,阿拉维派聚居区遭到系统性清洗。目击者称,武装人员将男子拖出屋外射杀、劫掠房屋后纵火焚烧,迫使数万民众流离失所。
阿拉维派虽仅占人口12%,却长期在军政系统占据要职,成为政权更迭后的重点打击目标。
掌权者朱拉尼被指与极端组织渊源颇深,其麾下的沙姆解放组织遭英方观察机构指控“无差别处决平民”。尽管临时政府宣称打击对象是“阿萨德武装残余”,但《经济学人》尖锐指出:“我们正与披着天使外衣的魔鬼共舞。”俄罗斯外交部紧急表态支持叙主权完整,要求各方立即停火。
前总统阿萨德当前身处俄罗斯境内,普京的接见意向牵动各方神经。分析认为,若俄方公开支持阿萨德势力,可能激发其旧部反扑,导致局势进一步复杂化。而土耳其力挺临时政府的动作同样明显——在其斡旋下,叙利亚时隔13年重获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资格,国际承认之路迈出关键步伐。
这场血腥冲突揭开了叙利亚权力重构期的深层矛盾,美俄土伊等域外势力持续角力,使得该国和平进程沦为地缘政治筹码。美国及其盟友对临时政府态度暧昧,既担忧朱拉尼与极端组织的历史勾连,又试图借其削弱伊朗在叙影响力。
伊朗则通过支持残余的阿萨德势力维系战略支点,与以色列的“影子战争”在叙境内持续发酵。更严峻的是,占叙人口15%的库尔德武装控制着东北部产油区,其自治诉求与临时政府的中央集权政策形成直接冲突。
经济困局加剧人道灾难,叙镑贬值与能源短缺已让80%人口陷入贫困,而此次屠杀事件导致国际援助组织大规模撤离。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仅有12%的人道主义援助请求获得资金支持。
随着各方势力在能源、水源等战略资源带展开争夺,叙利亚正陷入“战争-贫困-极端化”的恶性循环。朱拉尼政权若无法兑现稳定承诺,恐将重蹈“阿拉伯之春”覆辙,这场始于民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革命,正以更惨烈的代价吞噬整个国家。
土耳其是叙利亚这个恐怖政府支持者,也是东突支持者,中国应该出兵到叙利亚打击东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