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背叛不能怪谁:两个故事告诉你,老板和员工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老方说老方说 2025-04-25 09:27:20

先从刘强东的故事说起吧。

宁做出海蛟龙,不做南河刀鳅。刘强东从小就有“创业打天下”的志向,历史告诉我们,凡是胸怀大志的人,都乐于财散人聚,他们所图甚大,不是以赚多少钱为追求。

刘强东这种人适合当老板,简单说就是适合带队伍,而且必须是一把手,他不会甘居人下。当然这也是相对的,比如说遇到刘邦那样的人,不管是英雄还是枭雄都得拜服是吧?

在电商、互联网领域,还没有人能够让刘强东低头的,在京东还弱小的时候他见那些名人、大佬也没什么感觉,这是他发自内心的一种自信。

但刘强东也栽过跟头,被员工教育过。

老板和员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很多人都讲过刘强东大学期间创业失败的故事,他本来计划在餐饮业大展宏图,从一个饭馆开始干起,为了让“兄弟们”看到希望,刘强东给员工租了房子,让他们从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搬到带空调的明亮房子里。

然后提高待遇,送员工礼物,刘强东希望员工跟着自己好好干,以后都有好的前途。

但那时候的刘强东太年轻,尽管聪明却也欠缺经验,特别是低估了人性恶的一面。他的年轻、大学生身份,以及他的“好”,都被员工当成了软弱可欺。大厨和收银,采购和服务员,饭馆里的员工变着花样坑老板。

熟悉餐饮业的朋友知道,员工餐都是大锅菜,毕竟都是要成本的,而在没有老板的监督下,员工是什么贵吃什么,喝酒还要喝好酒,收银员中饱私囊,采购收回扣,最后就是刘强东的钱都亏完了,他还要出面结清供应商的货款,给员工发工资,然后离开了这个伤心地。他当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对员工好,员工反而是这样对他呢?

表面看这是一个恩将仇报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违背管理规律的教训。老板可以跟员工打成一片,但老板的职责就决定了他必须恩威并施,赏罚分明,让员工既不敢欺也不能欺。就是说你要镇得住人性中恶的一面,否则员工就可能把你“生吞活剥”。

等到刘强东有了职场经历后就想清楚了,这是自己管理不到位才导致的结果。不过那些员工也确实过分,要知道刘强东的钱也都是他辛辛苦苦干活赚来的血汗钱,他们因为一时的贪念就错过了可能是人生最大的机会,不知道他们后来再看到刘强东会不会后悔。人生就是如此,一念之差就导致了命运的改变。

遭遇背叛不能怪谁:两个故事告诉你,老板和员工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刘强东之后,再讲一个故事。多年前跟一个装修公司的老板有点业务,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十来岁就出来闯江湖,在工地当过小工,跟着装修队干过活,后来自己开了个小门面,一步步做大规模,乘着行业的东风,他的生意做到了好几个城市,摊子铺大了后最要紧的是人手不够,他一方面是招聘,一方面是提拔老员工,有个原来跟他干了十多年的老员工就被他派到外地当分公司负责人了。

对于这个老员工他还是比较放心的,这么多年一直是兢兢业业,但没想到有次公司做个大项目出了事,公司一度风雨飘摇,那个老员工就把分公司的钱卷跑了,关键当时他也没有什么制度设计,法律层面漏洞很大,所以钱也要不回来。他当时恨得咬牙切齿,说什么也要让这个员工付出代价,最后终于找到这个人,他问为什么,对方说“公司找来的施工队一年都赚几百万,我辛辛苦苦一年无休才拿几十万,你觉得公平吗?”他哑口无言。

“其实是我想错了,我以为他是我带出来的,必须是对我忠心耿耿,谁都可以背叛我,唯独他不行,我一直觉得他原来跟我从每月拿几百块到现在每年拿几十万就算对得起他了,他的一切都是我给的,是我在养活他……我这样的想法和态度就注定了他的背叛。”

当然,员工的做法是错的,但暴露出来的问题确实很严重。要知道,不是每个老板都能像任正非一样“分钱分得好”,分钱是大事不是小事,它关乎团队的稳定和公司的持续发展。

所以老板一定是要慎重对待利益分配的问题,在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要做好顶层设计,你的制度和业务模式都要跟公司的现状匹配好。

慈不带兵,义不行贾:员工对老板和公司的所谓“感恩”是错的!

我听很多老板抱怨过,他们认为自己开公司开厂子是提供了就业,给了员工一个饭碗,员工应该心里知道感恩才行,但实际上呢,“现在的人就没有一个知道感恩的”。

事实上,有些老板就从来不认为员工应该对自己感恩,“员工感恩公司说明给他发钱发多了”,“钱是员工干活赚来的,不应该感谢老板”,这是他们的想法。通常来说,是后者的事业做得成功,而且他们越是没有这方面的期待,员工反而对老板越尊重,对公司越忠诚。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是白手起家,他熟悉江湖和人情世故,他对员工很好,工资待遇、家庭福利和住宿什么的都是行业的高标准,但如果员工要感恩他,他也很不乐意听:

拉倒吧,你去看一下《资本论》,就知道我是怎么剥削你们的。其实我一点都不善良,算账很清楚。我只有把账算清楚,你一个农民才可能在北京买房子。现实是残酷的,我不能天天靠理想过日子。我得打竞争对手,我得想办法让客人来吃饭,我得赚钱,如果不赚钱,我死了你也死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事实就是如此,公司不是家,老板和员工之间更准确的定义是等价交换的关系,而且员工的贡献必须大于其成本才行。

毕竟公司还要有生产、房租、水电和管理等成本,不能说一个员工创造了100元的价值公司就应该给他发100元。员工可以叫老板大哥,可以觉得老板好,但你也要清楚彼此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公司不赚钱的话,你们也就没关系了。

如何看待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在企业界,对于老板、公司和员工的关系,老方说任正非是做得最经典的,他对公司这种组织有体系化的认识和构建,不管是公司机制还是企业文化,都已经做到了符合商业和人性的规律,非常先进,这也是华为有核心竞争力,战斗力很强的缘故。

华为公司没有老板,老板也是天天干活、打工,他上班的时间比别人长,从来没有吵过加班工资。员工是未来的老板,都在劳动过程中创建企业未来,这是平等的。但是从工作经历、能力、年龄优势来看,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岗位。

华为认为,是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这个认识跟很多企业都不一样,一般企业都是认为是老板和老板、股东的投资创造了一切,员工是市场化的人力资源。

而华为公司是用转化为资本这种形式,使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累积贡献得到体现和报偿;利用股权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坚力量和保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使公司可持续成长。这是性质上的差异,不是说所有企业都应该采取这种方式,但要想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没有合理的机制是不行的。

老板的重要价值体现之一就是既看他对高效能组织的构建能力,又要看他有没有识人之明,能不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其发挥出最佳贡献。

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当然其中必然会有矛盾,但管理就是化矛盾为发展的动力,共同营造合作共赢的局面。老方说“合作关系”应该是更趋于老板和员工关系的本质。我们对事情有了本质的理解,行为就能趋于正确。

认识不到位就会导致态度有问题,然后自然会出现员工觉得自己拿钱少、心里委屈,从而离职走人的结果。

老板发不出工资的时候,公司就树倒猢狲散了!

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无所谓背叛和忠诚,人性趋利,永远不要尝试去考验人性,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顺应人性的规律,对人性负面的东西保持警惕和防范。

管理学中有个“围捕牡鹿”的概念,就是说合作共赢是一种理想,但背叛可能更符合现实,大家都知道彼此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可在面临个人利益跟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利益。在个人利益面前,大局算什么。你可以批评这种短视和自私,但你无法阻止这种选择的发生。

西方在这方面就看得很透,根本不做任何幻想。比如我们知道乔布斯在公司可谓“暴君”,他要求苛刻,对下属和员工不留情面,苹果前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伊夫曾劝乔布斯不要太刻薄,可以柔和一些对待员工,乔布斯反问他为什么要柔和,乔纳森表示是因为自己很在乎团队,乔布斯就毫不客气的指出这是一种虚伪:

不,你只是太虚荣了,你只是想让别人喜欢你。你让我惊掉下巴,因为我以为你真的认为工作最重要,而不是别人对你的看法。

一流的企业家一定是真诚的,哪怕这种真诚有时候会表现出残忍的一面,但我们必须承认唯有如此才能把工作做好。乔布斯认为跟优秀的人才合作有个好处就可以不顾及彼此的面子和自尊心,非常有道理。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沟通直接,提高效率,更快拿到结果,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生命。

只有软弱和思路不清醒的管理者才想着当好人,他们不明白如果自己太想当好人了,别人反而不把你当好人,而且你因为内外的不一致会带来痛苦,这种痛苦既折磨你自己,也会释放出来折磨别人。所以我非常瞧不起职场上那种所谓的人情世故,通常来说,大家都不是朋友,职场还是要靠能力和价值贡献说话。想一想,谁愿意跟一个拖后腿的人做朋友呢?

总而言之,作为老板就不能对人性有任何幻想,唯有让自己站在规律一边,才能带好队伍赢得胜利。胜利是最重要的,哪怕你脾气不好,大家也会喜欢你,比如乔布斯就很受员工的尊敬和爱戴。你能够利益到的人越多,你就越成功,然后你的所有缺点都会被人夸奖为个性。

0 阅读:1

老方说老方说

简介: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