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生打开微信小程序,绕过画面上哇哇大哭的孩子开始答题。第一个题是“我考试没考好,你会怎么说”;范先生如果回答得简单粗暴,页面就会弹出“说话没有考虑孩子的心理,闯关失败。”
这是范先生10岁儿子设计的一款反向教育家长如何与孩子说话的小程序。
26日,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落幕。范先生与儿子的这个小程序也成为获奖作品之一。
01 能不能有个程序,让父子俩“好好说话”
“这题都改过几遍了?怎么又做错了!”“你这又是什么情况!”隽璇的爸爸范先生用食指快速点了几下题目,对着儿子大声地呵斥起来。
话音落地,紧接着是一阵沉默,时间仿佛凝固,隽璇盯着作业本,皱着眉头,一脸的郁闷。学习进度在父子俩“跌破冰点”的氛围下“龟速”推进。
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成了一个被无限放大的问题。40多个小学生相会在云端,隽璇的注意力总是不由自主地从老师的共享屏幕转移到同学们的头像上,“他上课总盯着其他同学的表情看。”这种情况下,范爸爸一顿严厉的训斥常常无可避免。而处在青春期的隽璇正处在叛逆的阶段,常常会和爸爸对着干,这无疑令范爸爸更加恼火。
孩子的专注力不强,不注重时间规划,家长着急上火,稍不留神,锋利的话语就会脱口而出,亲子关系动辄剑拔弩张。如何才能心平气和地辅导孩子做功课,对此,无数家长深感苦恼。
范爸爸和隽璇
创意与灵感来源于生活,“好好说话”小程序正是基于这一鲜活的亲身经历,完成了设计构想。
“我说话一向不绕弯,说教孩子也不分场合、时机。有时,孩子正在兴头上,我一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浇了下去。”范爸爸承认,为了改善父子关系,早在比赛之前,他就买来了一摞儿童心理学、亲子沟通类的书籍,钻研如何把一句话说得“更好听”。
这次参赛,父子俩商量,不如直接把这一案例编进小程序,名字就叫“好好说话”。
“我希望爸爸妈妈们能通过玩游戏、过关,学到与孩子好好说话的方法,让我们小孩不再难受,同时改善家庭关系。”隽璇说。
02 自学编程,父子俩制作闯关小游戏
隽璇今年10岁,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目前,他正在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学习VEX机器人编程。任课老师王昕不但教授编程知识,还会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用编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0后“码农”隽璇
虽然隽璇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但“好好说话”这个小程序的诞生过程却并非一路顺畅,隽璇还是碰到了许多培训课上老师不曾讲解到的细节问题,另外界面设计、图片处理等多个步骤中总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和bug,而很多具体问题在线上难以表述清楚,总是请教大赛培训老师也不方便,于是,文科生出身、对编程毫无基础的范爸爸也自学起编程知识来。很快,对于隽璇提出的简单的操作问题,他也能解答一二。
最终,小程序以爸爸闯关的小游戏形式呈现了出来。
小程序的主页面,隽璇选择了一张三口之家坐在草地上的温馨图片作为背景。“开始游戏”四个字嵌在一颗跳动的红心里,它意味着亲子沟通,从心开始。点击红心,在一段欢快的儿歌《好爸爸坏爸爸》中,游戏正式开始。
只见一个小人开始奔跑,正前方设置有高矮不一、旋转发光的金币和张牙舞爪的仙人掌,点击屏幕可以让小人跳起,碰到金币会得分,碰到仙人掌则扣分。隽璇说:“仙人掌代表的是‘说了带刺的话’,所以要扣分。”
紧接着,小人的面前会出现一个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孩子,孩子头顶飘着的对话气泡中写道:“爸爸,有些问题我想问你,你要回答我哈。”再次点击屏幕,将跳出一个答题界面,答题系统是隽璇用表格制作的,问题由系统随机给出,比如“我考试没考好”或“我怕黑不敢一个人睡觉,你会怎么说”等等;回答正确,就会弹出“你说话听起来很舒服,继续前进吧”,回答错误则会弹出“你说话不好听,没考虑我们孩子的心理,金币没收了”。这时,金币计数器会清零,闯关也随即宣告失败。
“好好说话”小程序界面
03 意外收获,父子终于“冰释前嫌”
“好好说话”小程序的精华在于游戏中孩子提出的问题。从隽璇收到参赛通知到提交作品的短短半个月时间里,父子俩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编写题库上。
题库里的20道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题干与现实生活场景密切贴合,比如,“如果今天我不高兴,您会怎么说?”与之对应的两个选项分别是:“爸爸觉得你今天有点不开心,是发生什么了吗?”以及“你又怎么了,一整天摆个臭脸,给谁看呢?”
范爸爸在编写题库时特意查阅了大量资料,还专门参考了专业书籍《非暴力沟通》,在构思场景和答案时更是相当费神。但在范爸爸看来,即便费了一番功夫,他们也不确定现在给出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玩家也可以想出更好的回答。”
小程序设计完成后,范爸爸邀请亲戚朋友们轮番体验了一把,反馈结果在意料之中,“好好说话”广受好评,大家对作品的现实意义表示十分认可。当然,也有人提出了不错的改进建议:将游戏内的文字回答转成语音答案,从而感受话语中的语气。
范爸爸称,未来如果有时间和精力,他会找专业配音人员,实现回答语音化,同时在游戏中增加更多的情境和关卡,对作品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在测试时,范爸爸闯关过无数次,所有题目早已烂熟于心,于他而言,答案已经毫无悬念,但对他来说,过程远比结果来得更加深刻。
在编写题库和找寻设计答案的过程中,范爸爸不仅学习到了更加委婉的表达方式,也开始尝试换位思考以及更加关注儿童心理。
范爸爸和儿子的关系因设计小程序得到改善
现在,如果隽璇到了学习时间还坐在电视机前,范爸爸不会再直接以命令的语气喊他回房间学习,而是让隽璇自己说出还要再玩多长时间,这样,时间一到,隽璇便会自觉地起身走向书房。
站在隽璇的角度,显然,他也从爸爸的点滴变化中受益颇多,他开始不再抵触爸爸的教导,父子俩的关系也从原来的僵硬、紧张逐渐变得亲密无间。
04 少儿编程的真正魅力:锻炼逻辑思维
对于编程,颇多人的印象仍停留在IT程序员、格子衫以及霸占整个屏幕的复杂代码。而今,借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编程的教学和应用都在迅速向低龄化推进。
本次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腾讯微信共同发起。大赛主办方收到来自全世界490多件作品,所有作品都是由00后和10后设计编写。
在颁奖礼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茜表示,根据“青少年AI素养框架”,青少年AI认知包含四个维度:信息意识、注意力管理、信息搜索利用、信息分析评价。
其实,此次参赛选手中,多数人很小就已经接受过编程培训。对某些同学来说,这次比赛也并非是他们的“首秀”。
早在4岁时,隽璇就开始上乐高课程,教程从易到难,从学习积木拼搭到给装置中增加动力,再到EV3编程。靠着这些初级编程的基础知识,隽璇做出了能够扇动翅膀的鸟,也为小车安装上了探测器,让小车在即将碰到墙壁时实现了自动转弯。7岁那年,隽璇报了Scratch图形化编程的培训班,编程学习再次进阶。
另外,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很多青少年从小就接触电脑和编程。编写代码对有些孩子来说,更像用铅笔写字一样便利。他们的编程学习,更多的是以游戏化及生动形象的图形化界面激发兴趣,再从最基础的模仿开始,直到想要开发出自己的程序。类似微信小程序等编程工具具备实用场景,更加鼓励青少年将生活中的思考变成小程序产品,为生活难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除了“好好说话”,参赛小程序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还有很多,这些作品的共性在于立足于日常实践,并能解决现实生活中令人头大的难题。
来自上海的鞠文萱和王一涵就把目光聚焦在了居家生活的食物保质期管理上,他们观察到,人们在囤菜时经常会忽略食物的保质期,导致食品浪费的问题时有发生。为此,他们专门设计出了“食物保质期智能管理”小程序。
文萱和一涵
同样是来自上海的10后男生徐畅景则把关注点放到了对食物过敏的人群上。他的好朋友小刘对多种食物过敏,因此无缘学校食堂的佳肴,只能每天自己带饭。下馆子、点外卖时,对菜品的选择也要十分谨慎,非常的不便。曾有一次,畅景邀请小刘来家里吃饭,为了想菜单,徐妈妈绞尽脑汁……畅景开发的“智能点菜”小程序便实现了避开过敏原点菜这一功能。
10后“码农”徐畅景
另外,来自澳门濠江中学的三位中学生发现,在聊天过程中,经常有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情感的时候,会导致聊天很生硬。虽然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表情包,但是都不能展现出当下的真实表情,所以他们就构思了小程序产品“AI智能表情包”。
来自澳门的00后梁嘉浩设计了“智慧公交”小程序,他的创意在于将乘客信息纳入公交运行系统。小梁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因为上学需要,总是搭乘公交在澳门岛和凼仔岛间来往。路途中,他曾见过残障乘客等上下公交时的种种不便,也曾眼睁睁地看着想要搭乘的公交从自己的面前开走。“如果下一站有残疾人上车,司机提前知道这位候车乘客的信息,就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至于公交满载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让乘客在小程序内提前预约等方式解决。”梁同学说。
(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撰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婧懿
统筹/林艳 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