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人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周运宜与发妻吴淑媛的爱恨情仇

凡旋聊历史 2023-06-23 22:43:01

湖南益阳——栖霞寺

周运宜,字起应,笔名有绮影、谷扬、周苋等,后改名单字“扬”。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1907年出生在湖南益阳板桥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益阳周氏是当地名门望族。按照族谱记载,周运宜系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周瑜第59代孙。运宜是周家最小的儿子,上有一姐一哥,人称二少爷。二岁时,父亲周稚仙过世,从此家道中落,每年收700担租子的周家,以后的日子只能卖田卖地了。10多岁时,周运宜砸碎周家神龛和菩萨,被族人视为不孝。而启蒙老师认为“非池中物”,力荐他去县城一所教会学校——信义中学读书。周母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支持儿子出外读书。

周运宜像

一、周吴联姻,轰动益阳

在益阳县城信义中学(今益阳一中)读书期间,周运宜的房东是一位私塾先生,他有一个女弟子是吴公馆的小姐,名叫吴淑媛,与周运宜年岁相当,聪明漂亮。私塾先生便对周少爷的母亲说:“一个好伢子,一个好妹子,正好一对”。吴家亦是益阳名门望族。咸丰年间,吴淑媛的祖父以攻打太平天国起家,曾在江苏瓜州任水军总督,曾三次觐见皇帝。而吴淑媛的母亲周氏是扬州艺妓出身,人长得漂亮,生下一女一子。本来丈夫死后,族里并未分得这个小妾任何财产。但周氏牵着一女一子的手,闯进祠堂,最后分得吴公馆和若干良田。从此,周氏带着儿女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益阳碧云峰

周母将私塾先生的提议告诉运宜后,他便邀同学一起到吴公馆看亲。吴淑媛乳名娇娇,人称娇小姐,是当地有名的“美女”。当时的娇小姐正在绣花,健康丰满的身材,端庄大方的脸蛋和一条乌黑发亮的大辫子引人夺目。俩人一见倾心,吴母也相中这小伙子的家世、才学与容貌。虽说家境不丰,但吴家有大把的银子,这些都不算事儿。最主要的是与吴母同姓周,一笔写不出两个周字,命中注定的缘分。吴母欣然同意。那段时期,“五四运动”已经爆发,反帝反封建已成为社会的主要潮流。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运宜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并开始了文学创作。

名门望族——庭院深深

1923年2月,15岁的运宜和16岁的淑媛成亲了。周家对吴母妾的身份颇有想法,未以“正礼”相待,运宜对吴母一直不肯磕头。直到吴母面露不悦,他才连连道歉,急忙跪下。结亲的队伍浩浩荡荡,轿夫扛起八人抬的大红轿子去迎新娘,大红绸子铺满了整条街,锣鼓声、炮竹声震耳欲聋。新郎胸前绑着大红花,骑着骏马,英姿飒爽。迎亲队伍到了吴公馆,新郎下马扶新娘上轿。新娘一身刺绣红喜服,窈窕身姿,娇艳欲滴。吴母周氏很怕女儿受委屈,置办了大笔的嫁妆,玛瑙碧玉、银镯金钗样样不落,光首饰珠宝就有一抬盒,就连陪嫁的丫环都穿金戴银。厚重的嫁妆,表达了娘家人对淑媛深深地疼爱。

窈窕身姿,娇艳欲滴

他们是天作之合,命中注定。当时周家族人没见过这么大排场的婚礼,也没见到过如此漂亮的新子。一个叫傻胖子的无赖为首闹洞房,闹得把新房中的被褥全搬走,使运宜进不了洞房。婚礼后连续几天都不得安生,不断有人听“壁脚”“捅窗户纸”,搅得小夫妻不能圆房。后来运宜干脆把木窗揭起,说道:“你们要看尽你们看”,这才让闹房的人散了去。婚后,小夫妻俩甜得像蜜一样,浓得化不开。两人共用一个杯子一把壶,形影不离。他们在婚姻之中“谈起恋爱”来,甜蜜的味道仿佛永不变质。淑媛回娘家,即使下大雨,运宜也要陪着一同前往,一起归来。

鸳鸯双栖,形影不离

二、助夫成名,挥金如土

婚后不久,运宜由新娘子陪同到长沙湘雅中学读书,还带着一个男佣人和一个丫环。四个人都住在旅馆里,开销可不小。此时运宜已与哥哥分家,他分得周家大屋的一半,40担田产和一些财物。在给周母过40岁生日时把钱花得差不多了。他开始卖田,没有多久,名下的40担田也就全卖完了,幸好吴淑媛的娘家有的是钱,才免受贫穷之苦。岳母大人非常喜爱年轻的东床快婿,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1924年,吴淑媛生下一个女儿。小千金聪颖过人,两岁时就认得街头牌匾上的字。1926年,周运宜考入上海民国大学,吴淑媛带着小千金陪同前往上海。次年,他转入上海大夏大学,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找革命真理。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1927年,吴淑媛生下长子艾若,而小女儿却不幸夭折了。当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5月,运宜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即因暑假回家未带组织关系而脱党。1928年,益阳女县长是党员,因被通缉,带着妹妹逃到上海,寻求保护。吴淑媛二话不说,大方地另租一屋,让其与运宜扮成夫妻,与小姨子三人混住,生活了二十余天。有时吴淑媛发现运宜口袋里有异性的书信,她坦然地还给运宜。吴淑媛对他是绝对的信任。当年,周运宜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后,同年冬赴日本留学,他在留学生中传播进步思想,因而引起日本警方的注意,一度被捕后获释出狱。1931年回国,次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成为“左联”的实际领导人。当年,吴淑媛生下次子周迈。

近代教育家——黄炎培书法

1932年3月,运宜在上海重新入党,任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参加文化反“围剿”的斗争。同年10月接编左翼刊物《文学月报》。他闭门写作翻译,日夜埋头书案,西装革履的出入舞厅,结交大量对革命有益之人。这时,吴淑媛就是他最好的战友。每次“熟悉的人”来了,吴淑媛总会找人在一楼打麻将。明面上是搓麻将,实质上是 “望风”。运宜一家人生活在上海,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背后都是吴家对女儿的资助。运宜那微薄的稿费收入,可以忽略不计。每次女儿离家回沪,吴母周氏总会给一包包金首饰或者银元,供他们开销。运宜与多位革命党人的生计,都是靠着吴淑媛从益阳带去的钱财资助的。吴淑媛为运宜倾尽了家财,她自己的,甚至还有娘家人的。

上海滩旧影

三、移情别恋,瞒天过海

作为左翼作家联盟负责人的周运宜时常到各大学的“左联”小组去演讲。1934年春天,他在复旦大学认识了一个叫苏灵扬的女大学生,对她产生了好感。而当年吴淑媛偏偏又怀孕了。她每次怀孕时,吴母周氏总叮嘱女儿:生孩子是女人的鬼门关,一定要回家生产,这样妈妈可以很好地照顾你!当年秋天,运宜送吴淑媛回老家待产,同行的还有两个公子。往常运宜都会等到婴儿落地后才离开妻儿。而这次却借口工作忙,没等孩子落地就离开了。为了工作,吴淑媛也能理解。临走时,运宜留下一本信纸,叮嘱妻子:一定要多多给我写信哦。望着夫君深情的目光,吴淑媛万万没有想到,她和他之间以后只能是信笺上来往的夫妻了。她当时更没想到,此行一别,与丈夫竟成永诀。

上海复旦大学旧校门

这次从益阳再度返回上海后,运宜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形象已经焕然一新,他已换下惯常穿的西装,穿一件白绸长衫,戴一顶白色礼帽,身边有了另一个女人。运宜离开益阳不久,吴淑媛顺利生下了第三个儿子,按交待取名“约瑟”。1935年春,吴淑媛打算回上海。毕竟在上海生活多年的她,更适应繁华的大都市。再说长子艾若曾在上海上过小学,那儿的环境更适合孩子成长。这时运宜来信,打算暑假回益阳。既然夫君暑假归来,那我就在家放心等着好了。吴淑媛买来上好的梅子,为夫君做他最爱吃的甘草梅子。艾若兄弟都懂事,那是妈妈特意做给爸爸的,等爸爸回来才可以一起吃。夏天过去了,但运宜仍不见踪影。

梅子熟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青梅上市,吴淑媛又开始为他做第二坛甘草梅子。这时,运宜又来信说今年暑假回来,但他又没有回来。1937年,运宜又来信说暑假回来,结果他却去了延安。到了延安,运宜仍与吴淑媛保持联系,还给儿子捎过一件紫红色的呢大衣。1938年,吴淑媛收到运宜寄来的一本《安娜·卡列尼娜》,吴淑媛一边读着丈夫的译著,一边动手为他做第四坛甘草梅子。有大衣,有译作,唯独不见本人归。就连周母都看不下眼了,她写信责问儿子:“你是不是把家里人都忘了,是不是都不要你的老婆孩子了?”周运宜很快回信,大意是:我现在在肤施(延安)当教育厅长,我不会做对不起家人的事。

延安宝塔

其实,早在1934年秋吴淑媛返乡时,周家的住所第二天就挂了一件红色大衣。那不是吴淑媛的,因为她的身材高,大衣是小个子女人的。她就是周运宜的第二任妻子苏灵扬。苏灵扬于1924年出生在常熟,家境贫寒。靠着一手绣花的绝活,为有钱人家的小姐绣嫁衣,赚得的钱补贴生活、交学费。1932年,苏灵扬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教育系。受进步力量的影响,她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并结识了左联党团书记周运宜。在秘密活动中,运宜爱上了这个追求进步的女学生。之所以运宜未等吴淑媛生下孩子就急急返沪,其实就是为了与苏灵扬在一起。为了苏灵扬,他特意改名“周扬”,可见其用情之深切。而在1935年春,吴淑媛要求回上海,运宜怎么会答应呢?

苏灵扬像

从来只听新人笑,有谁见得旧人哭。周运宜正陶醉于苏灵扬的爱河中,何况远在益阳的吴淑媛还一无所知。1936年元旦,苏灵扬生下女儿周密。这一切,都是瞒着吴淑媛的。1937年,周运宜前往延安,苏灵扬也一同去了。著名作家周立波与周运宜是同宗同族,此时也在延安,他当然知道周运宜在延安的情况,尤其是婚姻问题。但他已经好久没有与留在家里抚养孩子侍奉老人的结发妻子姚芷青联系了。姚芷青经常来看望吴淑媛,吴淑媛暗暗庆幸自己的夫君还经常写信回家呢。但总有乡里乡村的信息灵通人士,传来“运宜在外面怎么怎么了”。吴淑媛当然不相信,叮嘱儿子“不要听别人瞎说,你爹爹不是那种人”。她对自己的婚姻还是充满自信的。

益阳资江风景如画

四、真相大白,悲愤气绝

1941年6月的一天,正读寄宿中学的长子艾若从学校回来,感觉周家大屋气氛紧张。从乡邻到家人都在传阅一张报纸,那张报纸令全家人失色。艾若再看母亲,母亲则是木然的,看不出任何表情。艾若一直不知道那是一张怎样的报纸,只知道那张报纸透露了他爸爸的消息。原来那一张报纸是桂林办的《救亡日报》,报上登了周运宜给郭沫若的一封信,信的末尾附了这样一句:“苏(指苏灵扬))已上抗大,小孩已进幼儿园”。白纸黑字,字字诛心。吴淑媛的头顶,如一声晴天惊雷,她的精神支柱垮了。本以为你在外做革命工作,而我在家抚养三个公子,鸿雁传书,情深意长。如今你家外有家,令人情何以堪?

《救亡日报》旧影

周家老小、亲朋好友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岳母周氏经受不住自己宠爱的姑爷的如此作为,本来就年迈体衰的老人家很快就病故了。而失去了母亲的吴淑媛更是彷徨。她难以接受夫君变心的事实,更是走不出丧母的悲痛。受到双重打击,吴淑媛悲痛欲绝。慈母病故后的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带着三个儿子走十多里路,趴在母亲的坟头上痛哭。她痛哭自己最爱的母亲走了,痛哭自己最爱的夫君移情别恋。哭坟比哭灵更惨绝人寰。那种哭是湖南那种带唱的哭,听起来很悲凉凄惨,一唱就是一两个小时。也许只有集悲号与悲歌于一体,才能释放出她心中深沉的悲痛。

嚎啕哭坟,悲凉凄惨

原本把悲苦严严实实包裹在自己心中的吴淑媛,在这荒郊野外,身边只有拉着她靠着她陪着她一道流泪的儿子时,她才会如此一缕缕地向孤独的坟头,申述着自己的绝望心情。1942年春天,周家大屋东侧院花圃有一丛牡丹花盛开了。那牡丹多年不枝不叶,偏偏那一年突然从地里冒出来,长出枝叶并开出花来。这牡丹开得有点蹊跷,老人们以为是异兆,深感不安。不久,悲愤过度的吴淑媛得病了。脖子上的淋巴一串串的,很快就像荔枝一样大,接着全身浮肿,痛苦不堪。请医生诊治,先是托人卖掉一批批皮货,后来又一批批卖掉景德镇精致的上品瓷坛。来不及卖掉时干脆以瓷器相赠酬谢医生。吴淑媛卧室中那一排红漆玻璃立柜中琳琅满目的器皿,逐个依次消失。

清花瓷器——传世之宝

医生换了一位又一位。有个医生使用一种织毛衣般粗细,近筷子般长短的什么针,先往炭火盆上烧,然后往她皮肉里扎,拔出后皮肤上留下一个个黑色圆圈。她就这样默默地忍受着,日日夜夜,从不呻吟,从不喊叫着内心或皮肉的任何巨痛。几个陪在她病榻前的年幼孩子,只能泪流满面,爱莫能助。吴淑媛病危时,送去医院,医生也摇头。当时家境,已一贫如洗,经济没有进项了。而吴母去世后,吴淑媛的弟弟因开厂经营不善,欠下一大笔债。卖田卖地卖房产,吴家从小康已滑向了贫困。一天,吴淑媛突然想吃一种北方的大梨。当她弟弟好不容易托人买来一只新鲜大梨时,她已经吃不下了,弟弟俯身抱着姐姐,泪如雨下。

北方大梨——悲欢离合

吴淑媛知道自己大限将临,面对周母及周家大哥大姐,她平静地说:“我没想到自己与运宜夫妻只有这么久,二十年真是好快,不晓得这么快就过去了。我死后,一定要给我的寿衣袖子上加上白条,我走在长辈的前面,是我的不孝”。在1942年的一个连绵秋雨的寒夜,她半夜悄悄地走了,三个公子被叫醒,齐齐地跪在母亲的床边。那时吴淑媛只有35岁。她没有任何遗言留给她钟爱的三个儿子。她的忧伤,她的耐力,她的遗言,连同她的厄运,一起包揽着带走了。下葬时,运宜依旧缺席。吴淑媛死后,艾若曾给运宜写信控诉他的狠心与绝情,他声泪俱下地在信里说吴淑媛是想他而死的。可他的父亲依然没有任何表态和动作。

善良坚强的母亲——流水为其哽咽

五、世道轮回,结局无言

周运宜与苏灵扬结婚后,又生了女儿周密和儿子苏苏。抗战胜利后,苏灵扬离开延安,奔赴华北地区,被分到了《晋察冀日报》社当编辑在塞北重镇张家口安了家。1946年夏,在国民党大举进攻张家口的前夕,苏灵扬一家随机关撤退,在途中,他们一家乘坐的马车不慎从山路上翻了下去,还不到6岁的儿子不幸被沉重的文件箱砸死,她和女儿受了伤。运宜获知后急忙骑着马打着灯笼赶了过来,悲痛欲绝,嚎啕大哭。1948年秋,已经20岁的艾若带着两个弟弟费尽周折,终于在北平与运宜再见了。这是已经13岁的三弟约瑟第一次见到父亲。周运宜给他们说了一句让他们无法忘却的话:“我对不起你们的妈妈”!而后,运宜带艾若与弟弟去见苏灵扬,说:“这是苏灵扬,你们可以喊她妈妈,也可以喊她同志”。

周运宜与苏灵扬及子女们

但艾若与弟弟喊不出来,什么也没喊,一辈子也没喊。此后,运宜几乎很少跟孩子们提及母亲,仿佛一直在回避。新中国成立后,运宜一直负责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在疯狂的年代,曾被公开点名,投入监狱。1979年复出后,曾诚恳总结个人工作中的失误教训,对遭受不公正批评和待遇的同志,一再表示歉意,赢得人们的尊重。1980年春天,运宜回到益阳老家。他在田庄湾稍作停留,先看了老屋,终于鼓起勇气想去见吴淑媛一次,哪怕是去看看她的坟头。墓地很近,几分钟就可以到达。而且已经走了一半了,吴淑媛墓就在前面了,只需几脚便可抵达。可他却愈发地紧张起来,他再一次想要退缩。仿佛上天听到了运宜心中的迫切,竟在烈日炎炎下,撒下了这般没来由的雨。

周家老屋

这雨水太过温柔,它丝毫不会阻挡任何人前进的步伐,不必让人折返拿伞。湿润了的泥土,也不会弄脏一双只要再行走几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的鞋子。这时有人说“下雨路滑,还是不去了”。听到此言,周运宜如释重负。他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转身挽着苏灵扬原路折返。百余米处水灵灵的白菜地中,吴淑媛的坟就在那里,静静的等了他40多年。他终究因为没有勇气面对她,再一次选择了逃避,永远的逃避。是啊,他又有何面目去见一个对自己掏心掏肺、一片赤诚的人啊?荏苒9年,周运宜沦为植物人,躺在了病床上,多是由他与吴淑媛的二儿子周迈克照料。1989年,他因病去世,享年81岁。人们都说“没有亏欠,不会相见”。不知在下个轮回之中,周运宜与吴淑媛又会生出怎样的情缘?

益阳石窟

1 阅读:314
评论列表
  • 2023-08-20 14:24

    薄情

  • 2023-09-22 18:46

    负心薄幸,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