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天台营伎——严蕊外传

凡旋聊历史 2023-06-11 02:28:05

隋代名刹——台州国清寺

严蕊,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期女词人,是一个才貌俱佳的绝色女子。她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歌舞无所不通,出落的秀外慧中,绝代风华。后家道中落,沦为台州营妓、也称官妓。虽身份贫贱,但崇尚正义,不畏强权,舍己为人,忍辱负重,其凛然不屈的风骨气节,赢得侠女美名,令人可敬可叹。严蕊诗词艳丽清新,超逸绝伦,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相访者。但其词作多已散佚,仅存《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三首。根据严蕊生平改编的戏剧《莫问奴归处》,历经千年,久演不衰。

秀外慧中——绝代风华

一、才色俱佳,委身侍客

官妓是古代供奉官员的妓女。宋时法度,官府酒宴皆召有官妓侍候。她们只站着唱歌送酒,不许私侍官员寝席。才色俱佳的严蕊作为台州的官妓,自然成为时任太守唐仲友心仪的头牌。唐仲友(1136—1188年),字与政,骛州金华(今属浙江)人,世称说斋先生。绍兴年间进士,授陕州西安簿,其少年高才,风流文采。后又中博学宏辞科,通判建康府,孝宗时上万言书以议时政,遂擢秘书省著作郎、江西提刑等。淳熙七年(1180)十二月以朝奉大夫知台州。他留恋严蕊才色,尽有眷顾占有之意,只为官箴拘束,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但一逢良辰佳节,或是宴请宾客,必定召她侑酒。严蕊成为唐太守专用歌妓。淳熙九年(1182年)春日,红白桃花盛开,唐仲友置酒赏玩,招来严蕊助兴。

梨花不是——杏花不是

饮酒中间,他以红白桃花为题,命严蕊赋词。严蕊应声成阙,词寄《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此词从空处着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之高标逸韵,并隐隐标示着她虽身处污浊,心似净水的操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她在词中提到了红红白白,却没有明确说出这是什么花。最后点出:人在武陵微醉。熟悉陶渊明的人知道,武陵人出自于《桃花源记》,严蕊婉转地暗示出桃花。她不在词中明确说出所咏之物,而是通过事物独一无二的特点委婉道出,含蓄地点明此花乃属桃源之花。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不正是这位沦落风尘而心灵高洁的女子自己的写照吗?仲友听毕大喜,对其更加爱怜,赏她两匹缣帛。

台州古城——揽胜门

转眼七夕佳节,太守唐府更是华衣香鬓,歌舞升平。严蕊依旧侍立佐酒。唐仲友的好友谢元卿坐对佳人,闻其妙香,大觥连饮,兴趣渐高。他对唐太守道:“久闻此子长于词赋,可否当面一试?”仲友欣然答道:“既有佳客,宜赋新词。此子颇能,正可请教”。严蕊奉命盈盈趋前。谢元卿高声说道“就把七夕为题,以小生之姓为韵,求赋一词。小生当饮满三大瓯”。严蕊领命,轻启朱唇,娇声吟出一首《鹊桥仙》:碧梧初坠,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到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

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词已吟成,谢元卿跃然而起道,“词既新奇,调又适景,且才思敏捷,真天上人也!我辈何幸,得亲沾芳泽”!他倒了大杯美酒相酬道:“也要幼芳饮此瓯,略表小生钦慕之意”。严蕊嫣然一笑,从容地接酒喝下。想来此人也是一个风流情种,他喝下三瓯酒后,眼中露出炽热欲火。唐仲友看出端倪,竟命严蕊随往谢元卿馆中,侍以枕席。元卿笑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但未知幼芳心下如何”。仲友笑道:“严子解人,岂不愿事佳客?况为太守做主人,一发该的了”。是啊,太守是她的主人,严蕊只好从命。楚馆留客,枕席之欢,百般缱绻,千般柔情。元卿意气豪爽,见此佳丽倾心不已,所得珠宝珍玩,尽情遣送,以讨欢心,留连半载,好不销魂,千金散去,方才别去。

台州古城——朝天门

二、太守多言,祸从口出

唐太守有一好友姓陈名亮,字同父,是婺州永康县远近闻名的秀才。他赋性慷慨,任侠使气,一时称为豪杰。他知道唐仲友好客,特来台州拜访。仲友留住同父,两人谈古论今,饮酒赋诗。宋代程朱理学开始发源,各种派别争斗异常激烈。永康学派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反对程朱理学,与朱熹为代表的性命之学相对立。唐仲友为永康学派的顶头人物,他恃才傲物,轻薄朱晦庵,竟说他字也不识的。而陈同父虽怪道学,与其意见亦同,却与朱晦庵相好。惟有为此,两个议论有些相左,但不影响彼此的友谊。陈同父客居台州多日,春心荡漾,思游妓馆。此时严蕊名满州郡,人多晓得其为太守专用营妓,难得空闲。同父是个急性汉子,哪里有心等待?

闻得有一营妓赵娟,色艺虽在严蕊之下,却也算得上台州数一数二名妓。同父就去她处逍遥,缱倦多时,两情欢爱。同父挥金如土,毫无吝啬。妓家见他如此,百倍趋承。赵娟就有嫁他之意,同父也有心娶之。两个商量,彼此乐意。只是赵娟是个官身,必须落籍,方可从良嫁人。同父道:"落籍是府间所主,只须与唐仲友一说,易如反掌"。赵娟道:"若得如此最好"。陈同父特为此来府见太守。唐仲友笑道:"兄台在此不交严蕊而交赵娟,何也?"同父道:"吾辈情之所钟,便是最胜,那见还有出其右者?况严蕊乃守公所属意,即使与交,肯便落了籍放他去否?"仲友也笑道:"非是属意。果然严蕊若去,此邦便觉无人,自然使不得!若赵娟要脱籍,无不依命。但不知他相从仁兄之意已决否"?

台州名胜——古城兴善门

同父道:"察其词意,似出至诚。还要守公赞襄,作个月老"。仲友道:"相从之事,出于情愿,非小弟所可赞襄,小弟只管与他脱籍便了"。次日,唐仲友唤赵娟前来问道:"昨日陈官人替你来说,要脱籍从良,果有此事否"?赵娟叩头道:"贱妾风尘已厌,若得脱离,天地之恩"!太守道:"脱籍不难。脱籍去,就从陈官人否"?赵娟道:"陈官人名流贵客,只怕他嫌弃微贱,未肯相收。今若果有心于妾,妾焉敢自外?一脱籍就从他去了"。太守心里想道:"这妮子不知高低,轻意应承,岂知同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汉子?况且挥霍无度,家中空虚,怎能了得这妮子终身"?也是出于好意,他冷笑道:"你果要从了陈官人到他家去,须是会忍得饥,受得冻才使得"。

台州赤城山——萧妃塔

赵娟一时变色,好些不快活起来。她想:"我见他如此慷慨大方,道他家中必然富饶,故有嫁他之意;若依太守的说话,必是个穷汉子,岂能托付终身"?唐太守一时取笑之言,只道她不以为意,岂知一句关心言语,使其陡然生变。虽然唐太守与了她脱籍文书,但见了陈同父却不提起嫁他的话。连相待之意,亦比平日冷淡了许多。同父心想:"难道娼家真是如此薄情?哄我与她脱了籍,就变心了?"他问了赵娟,她回道:"太守相公说来,到你家要忍冻饿。这着什么来由"?同父闻得此言,勃然大怒道:"小唐是这样人物!只许你喜欢严蕊罢了,也须有我的说话去处"。他是个直性急躁的人,也就不留恋赵女,也不去拜别太守,一径来到朱晦庵处。

台州名胜——东湖

四、挟私泄怨,伤及无辜

此时朱晦庵提举浙东常平仓,正在婺州。常平仓是古代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朝廷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宋代提举权力很大,随时可以罢免地方官吏。同父与晦庵相见已毕,问说是台州来,晦庵道:"小唐在台州如何?"同父道:"他只晓得有个严蕊,有甚别勾当?"晦庵道:"曾道及下官否?"同父道:"小唐说公尚不识字,如何做得监司?"晦庵闻之,默然了半日。盖是晦庵早年登朝,茫茫仕宦之中,著书立言,流布天下。见唐仲友少年高才,心里常疑他要来轻薄。闻得他说自己不识字,岂不愧怒!佛然道:"他是我属宦,敢如此无礼"!然背后之言未卜真伪,遂发令牌,巡历台州,星夜抵达。

台州古城——雄镇东南

朱晦庵有心寻不是,来得急促。唐仲友一时迎接不及,来迟一步。晦庵始信同父之言不差,果然如此轻薄,不禁恼怒不已。当日下马,就追取了唐太守印信,交付与郡丞,说:"知府不职,听参"。他将严蕊也拿来收了监,要问她与太守通奸情状。晦庵心想仲友风流,两人必然有染;况且妓女柔脆,吃不得刑拷,不论有无,自然招承,便好参奏他罪名了。谁知严蕊羸弱的身躯,却是铁石般的性子。随你朝打暮骂,千棰百拷,只说:"循分供唱,吟诗侑酒是有的,曾无一毫他事"。她受尽了苦楚,监禁了月余,到底只是这样话。晦庵无奈只得糊涂做了"不合蛊惑上官",狠毒将他痛杖一顿,发去绍兴,另加勘问。

绍兴太守原是晦庵的同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他想在这羸弱女子身上得到收获以逢迎上司。严蕊解到后,他见严蕊模样标致,身姿曼妙,竟无怜香惜玉之心,反而冷面说道:“从来有色者,必然无德”。听了这番话,刚毅的严蕊气愤难平。任是遭受痛打,又被施以拶刑(硬木棍夹指),疼痛难忍,拒不求饶。太守见此情形,又要用夹棍夹双腿,夹得严蕊死去活来。但无论如何用刑,严蕊银牙咬碎,还是不招半字。太守无奈,将其关入大牢。此时正是秋冬之交,风寒刺骨,严蕊已不再为自己的苦命而流泪。如果就此死去,也许一了百了,但清白的名节却要誓死坚守。

台州天台山——国清寺隋梅

在绍兴又是近一个月的拷打羁押,她的娇声惨叫,连狱吏看守都生了怜惜之情。狱官见她可怜,分付牢卒不许为难,并好言劝她:“上司加你刑罚,不过要你招认。你何不早招认了?这罪很有限的,女人家犯淫,极重不过是杖罪。况且已经杖断过了,罪无重科。何苦舍着身子,熬这等苦楚”?她淡然一笑,正色回答:“身为贱伎,纵是与唐太守有滥,料亦不至死罪。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她出身贫贱,心如磐石。始终坚持做人的基本道德,高压之下,决不诬陷他人;酷刑面前,更不混淆是非。其风骨犹如迎风挺拔的青松,傲雪凌霜的红梅。

傲雪凌霜——江南一梅

五、圣主明断,冤狱昭雪

晦庵收监唐仲友与严蕊后,给南宋孝宗皇帝具本参奏,大略道:唐某不伏讲学,罔知圣贤道理,却诋臣为不识字;居官不存政体,亵昵娼流。鞠得奸情,再行复奏。唐仲友有同乡友人王淮正在中书省当国。唐仲友也具一私揭,要他达知圣听。大略道:朱某不遵法制,一方再按,突然而来。因失迎侯,酷逼娼流,妄污职官。公道难泯,力不能使贱妇诬服。尚辱渎奏,明见欺妄。孝宗皇帝看见晦庵所奏,与宰相王淮商议,王淮也拿出仲友私揭呈与孝宗。孝宗见了问道:"二人是非,卿意如何?"王淮奏道:"依臣之见,此乃秀才争闲气耳。一个道讥了他不识字,一个道不迎侯得他。此是真情。其余言语多是增添的。都不要听就是"。孝宗道:"卿说得是。却是上下司不和,地方不便,可两下平调便了。"

圣主明断——冤狱昭雪

王淮奏谢道:"陛下圣见极当,臣当分付所部奉行"。亏得丞相帮衬,孝宗明断,此事得以了结。虽然历经牢狱之灾,但并没有受到多少拳杖之苦的唐仲友安然无事,恢复官爵,换了地方,依然春风得意马蹄急。当他走出那阴暗大牢时,是否犹豫片刻,往绍兴方向看去?那里的大牢有一个曾经与他知交的红颜知己,此刻正因他而受着严刑拷问。他能安然出狱,完全得之于那弱小女子坚强清正的品性,他却不曾去看她一眼,抚慰一下她苦痛的心灵。不久,朱熹调离了两浙,改作他任。那一意讨好他的绍兴太守,亦因上司的改任及严蕊的坚不改辞,方才放了她出去

台州名胜——东湖逢源亭

严蕊历经重重磨难,出了大牢已气息奄奄,几乎死去。在行馆卧床月余,无法见客。病痛难忍的严蕊不知,只因死不肯招认唐仲友一事,四方人士重她义气。她出污泥而不染,侠义与清骨,青史留名,堪比英雄。此刻她名望身价比以前更高;门前车马,比以前更盛。那些认识的人要来问她安,不曾认得的人要来识她面。虽然许多人渴慕她,赞赏她,然而严蕊的心却再也暖不过来了。这一番牢狱之灾,她并不觉后悔和惋惜,让她完全看透了人情的冷暖。一切往事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尘世表相。此刻,她只想寻找一个安静之处,平淡半生,安然老去。历尽千般劫难,严蕊仍是个营伎,她那向往自由的理想仍然是那么遥不可及。

出污泥而不染

五、山花满头,莫问归处

但苍天有眼,她的命运从此改变了。自晦庵调任后,由岳霖任提点浙东刑狱。岳霖(1130-1192),字及时,号商卿,宋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汤阴)人,岳飞的儿子,母李娃。岳飞遇害时,岳霖年仅12岁,孝宗皇帝为岳飞昭雪时,岳霖已‬32岁了‬。岳霖到任之时,正值晚春时节,台州城内,桃花片片,东风缕缕。岳霖不禁想起友人传给他的那一首“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的《如梦令》,而写出这清丽淡远词句的小女子严蕊此刻就在这座城内,两度饱经牢狱之苦的她,是否还有着“人在武陵微醉”的幻想呢?微微的叹息后,他转身走向那盛宴华庭。新官到任,自然少不得一番接风贺喜。那一群花枝招展的俊俏美人亭亭玉立于华宴四周,吸引了众多男人贪婪的目光。

花枝招展——亭亭玉立

她们是台州城内的营妓前来侑酒助兴。岳霖淡然地环视一周轻声问道:“哪一个是严蕊?”严蕊早已习惯了这番应酬场景,谁让她艳名远扬,声动四方呢?哪个公子官员来时都要好奇地点到她的。她平静地应声而出,盈盈一拜,举止自然,神色安然。虽是容颜憔悴,更显风姿绰约。在众多佳丽中宛若凤栖鸡群,超然于众女之上,清丽绝世,冷俏如梅。岳霖晓得前事,甚为可怜她的不幸遭遇,柔声对严蕊道:"闻你长于词翰,你把自家心事,做成一词诉我,我自有主意"。严蕊领命,略加构思,应声口占《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岳霖听罢,大加称赏道:"你从良之意决矣。此是好事,我当为你做主"。立刻取伎籍来,将她除了名字,判与从良。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从良后的严蕊以其姿容绝世、傲世风骨而得到许多公子贤士争来求美,却被婉拒于外。一个赵姓宗室近属子弟,刚刚丧了正配,悲哀万分,好友们怕他悲伤过度,伤了身性,便有意把他介绍给严蕊。那赵氏公子的愁眉与忧郁,让严蕊似乎看到了些许真诚的情谊。至少在那样的年代,一个男子肯为故去的妻子忧伤不已,已是极其难得的了。这一个重情忠义,那一个多情苦命,饮酒漫谈间,彼此逐渐生出情愫。倾心来往多时,二人郎情妾意,仿佛水到渠成一般,严蕊终同意了赵公子的婚嫁之约。虽然她仍是妾的身份,但那赵公子一心爱恋严蕊,情深意浓,此后竟不曾再娶,只与严蕊白首偕老,安然自得终享天年。这也许是严蕊立心正直之回报也!

台州天台山——国清寺隋塔

后人有七言古风一篇评论严蕊:天占有女真奇绝,挥毫能赋谢庭雪。搽粉虞侯太守筵,酒酣未必呼烛灭。忽尔监司飞檄至,桁杨横掠头抢地。章台不犯士师条,肺石会疏刺史事。贱质何妨轻一死,岂承浪语污君子?罪不重科两得答,狱吏之威止是耳。君侯能讲毋自欺,乃遣女子诬人为!虽在缧绁非其罪,尼父之语胡忘之?君不见,贯高当时白赵王,身无完肤犹自强?今日蛾眉亦能尔,千载同闻侠骨香!含颦带笑出狴犴,寄声合眼闭眉汉。山花满头归夫来,于潢自有梁鸿案。另有倾慕严蕊的后人写了一阙《如梦令·爱严蕊》词:夜恰合欢天气,红白一窗桃李。情味至今犹,不见故人词寄,悲矣!悲矣!画一个圈儿替。

台州天台山瀑布

0 阅读:1